![]()
最近两天,在央视的公开报道中,作者又看到俄制老熟人,当年进口的苏30MKK战机,以及配套的R77中距弹、R73格斗弹。其中,R77中距弹的进口,对于21世纪初期的解放军空军来说,至关重要。在很长程度来说,属于这一时期,解放军空军唯一的空战利器。今天,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聊聊这个问题。
![]()
俄制R27半主动中距弹
首先,我们聊聊现代空战的发展。七八十年代,世界主要航空强国,战机发展进入了四代机时代。例如法国的幻影2000、苏联的苏27和米格29、美国的F15、F16、FA18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空战模式也已经从近距离格斗,一步步发展为超视距空战。开始出现各种半主动中距弹,例如美国的AIM-7系列、苏联的R27系列等等。
这一时期,解放军空军的情况如何呢?截止80年代中后期,霹雳5格斗弹刚刚定型成功,解放军空军,各种战机以霹雳2或者霹雳5格斗弹为主,根本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和技术。我国与欧美各国,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技术差距。为了尽快提升解放军空军的空战水平,进一步加强现代化能力。
![]()
我国进口的苏30系列战机
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陆续分三批,从俄罗斯进口了70多架苏27系列战机,包括了苏27SK、苏27UBK等等。同时,也进口了俄制R27半主动中距弹。随着,R27中距弹的进口,我国终于获得了一定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在整个90年代,R27系列中距弹,属于解放军空军,唯一堪用的中距弹。但是,R27系列中距弹,存在2个绕不开的问题。
首先,R27中距弹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差,这与苏俄的电子信息技术滞后有关。第二,R27采用了半主动制导模式。在打击敌军战机的过程中,需要自身机载雷达,提供不间断的数据引导。这一段时间内,大大限制了战机的其他能力。尤其是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世界各种主力战机,已经陆续装备全主动中距弹。
![]()
俄制R77系列中距弹
例如美式AIM-120系列、法式米卡系列等等,尤其是米卡系列,90年代后期,已经装备海峡对岸。这一阶段,国产半主动、全主动中距弹项目,已经在推进过程中,但短时间内无法技术成熟。迫于无奈,还是只能从俄罗斯进口。90年代末期,我国从俄罗斯订购了第一批次的苏30MKK战机。
作为配套产品,也进口了俄制R77系列全主动中距弹。R77属于俄罗斯90年代发展的主动中距弹,最大射程70公里左右(后来的事实证明,大约只有50公里)。虽然R77系列中距弹,并不完美。但是在21世纪初期,确实是解放军空军唯一的主动中距弹,属于利器,轻易不会使用。截止2004年,我国陆续从俄罗斯进口了100架苏30系列战机。
![]()
苏30战机,挂载国产弹药
包括了苏30MKK、苏30MK2等等,分别装备空军、海军航空兵部队。截至目前,上述100架苏30系列战机,仍在解放军部队使用。不过,作为已经服役超过20年的机型,目前,已经退居二线。在21世纪初期的几年,各种俄制武器装备,在解放军部队中,地位非常高。历经过那个时代的朋友,对于那一时期的俄制武器,肯定不会陌生。
![]()
俄制R77系列中距弹
在21世纪初期几年,解放军空军的作战框架中,苏30系列战机,挂载R77中距弹,属于顶配模式,主要负责压制对岸的幻影2000战机、米卡系列中距弹。不过,这是21世纪初期的故事。2006年左右,国产霹雳12中距弹定型。同一阶段,国产歼11B、歼10A战机,也先后定型。霹雳12中距弹、霹雳8格斗弹,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挂载标配。
![]()
霹雳12系列中距弹
到了2015年之后,新一代的霹雳10格斗弹、霹雳15格斗弹,先后定型,装备各种四代半战机、五代机。2020年代以后,随着解放军空军的持续高速发展。当年进口的苏27、苏30战机,以及各种俄制中距弹、格斗弹,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未来,数量会越来越少。例如苏27SK战机,已经正在陆续退役,苏30系列战机也退居二线使用。
![]()
霹雳15E、霹雳12AE中距弹
关于解放军各种机型发展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