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以花式表现刷屏网络,被网友们称为“最会整活的吉祥物”。这对中华白海豚造型的萌物已然成为新晋网红,相关文创周边也被人们抢购。这场走红,是文化打底、活力赋能与情感共振的成果,以趣味化表达解锁了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新方式。
不同于传统吉祥物相对静态的展示,“喜洋洋”“乐融融”的每一次亮相都充满“不按常理出牌”的鲜活感:开幕式上蹦跳踩水的调皮模样,赛场内外倒立行走、鲤鱼打挺的憨态身姿,甚至偶尔“翻车”的呆萌瞬间,让它们从一个符号变成了有情绪、有个性的“显眼包”,自带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吉祥物的走红密钥,在于真实生命力的展现。“喜洋洋”“乐融融”的蓬勃生机,离不开武校少年们作为“内胆”的真诚演绎。孩子们骨子里的活泼自由,让吉祥物跳出了程式化的表演框架。他们“停不下来”的盎然姿态,正是“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生动注脚。那些“可爱到发芽”的名场面,消解了大型体育赛事与民众的距离感,让全运会成为触手可及的“全民盛会”。
这场“出圈”,也彰显了文化传播“多向奔赴”的巨大潜能。官方借助匠心设计赋予吉祥物深厚内涵,为体育赛事传播凝聚情感认同;厚重人偶服下藏着的少年意气与灵动身姿,让“喜洋洋”“乐融融”像观众的“自家娃”一样可亲;而网友则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份美好,通过表情包二创、短视频分享、趣味解读等方式自发传播,将吉祥物乃至整个十五运会推向“顶流”。
从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到十五运会的“喜洋洋”“乐融融”,民众对体育赛事IP的喜爱,不仅是对体育精神的崇敬,更饱含对本土文化的深切认同,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羊城晚报)
编辑: 段琪琳 责编: 张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