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厦门11月14日电 (余乃鎏、陈博)40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影视界专家、行业代表、高校师生及青年影人共赴一场光影之约,以电影为桥梁深化两岸文化联结……13日,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全年金鸡”系列活动——第三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暨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颁奖活动在厦门市集美区举行。
![]()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本届影展以“青春映两岸 影韵共潮生”为主题,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交流基金管理委员会指导,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福建省文联)、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两岸交流协会、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以下简称台北影音公会)联合主办,旨在汇聚两岸影视力量,搭建起两岸青年影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活动现场,揭晓了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5个奖项获奖作品。其中,1部作品获颁评委会最佳短片、3部作品获颁评委会荣誉短片、5部作品获颁评委会潜力短片,另有2部作品获评赛事特设的集美题材短片、12部作品获颁评委会推荐短片。
![]()
颁发集美题材短片奖。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据悉,本届大赛共征集到参赛作品918部。征集期间,吸引到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台湾艺术大学、昆山科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等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148所院校,以及伦敦电影学院、纽约电影学院等9所国外知名影视院校,其中,醒吾科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多所台湾地区院校首次向大赛投稿。同时,大赛参赛作品题材丰富多元,涵盖家庭情感、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使用语言达36种,充分展现了青年影人开阔的文化视野和蓬勃的创作活力。最终,经过两岸影视专家组成的评委团严格评审,上述23部佳作进入终审环节。
此外,此次大赛优秀作品主题展映已于11月11日至12日举行,展映设置“家·岁月情长”“根·故土情长”“生·成长蜕变”三大主题单元,已吸引500余名观众走进影厅。期间,各主创团队到场交流互动,围绕青春成长、文化传承、创新表达等主题分享创作心得,展现了两岸青年的创作活力与情感共鸣。接下来,主办方还将举办获奖作品海报展,前往省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大赛获奖作品巡展,并走进多所台湾高校展映。
![]()
颁发评委会荣誉短片奖。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希望大家用镜头拍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传得开的好作品,让影像成为连接两岸心与心的超强纽带,让两岸情怀真正住进每个人心里。”台北影音公会负责人说,这次影展的主题“青春映两岸 影韵共潮生”说得特别好,两岸年轻人就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拍出能让两岸同胞都“戳中泪点”“get到共鸣”的好作品。比如,记录妈祖信仰从福建到台湾的传承,讲述两岸学子携手创业的故事,“这类作品的感染力,远胜万句说教,更是推动两岸融合的强大动力。”
“每一届影展都涌现出许多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两岸青年的才华与激情,更传递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深厚情感。”福建省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福建省重点培育的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平台,海峡两岸青春影展自创办以来,不仅见证了一批批优秀青年电影人才的成长轨迹,更促进了两岸青年在创作理念、艺术表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未来,该影展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引导两岸青年影视创作者用镜头记录时代、用影像传递真情,进一步深化影视文化交流互鉴,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在两岸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青春影展必将越办越好,成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
颁发评委会潜力短片奖。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举办地——集美区,不仅吸引了近900家台企扎根、近2000名台胞常驻,还是厦门市重要的影视产业聚集区和拍摄取景区。近年来,该区凭借其独特的对台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为两岸影视人才互学互鉴提供“集美机遇”,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注入新动能。特别是从2019年策划举办“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到2023年提升为“海峡两岸青春影展”,该项目已发展成为两岸青年电影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这里,是两岸交往的热土,是两岸青年的家园,是厦门影视产业的高地……”活动现场,集美区相关负责人致辞介绍,近年来,集美把影视产业作为重点方向,高标准打造集美集影视文创园,出台了一系列影视产业扶持政策,在资金补贴、场地免租、人才落户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现已聚集影视企业超千家,累计吸引近500个剧组入驻拍摄,成为海峡西岸影视创作的重要基地,并吸引两岸青年电影人带着各自的视角与梦想汇聚于此,用镜头对话,以光影传情,让集美成为两岸青年“拍电影、交朋友、共发展”的极好去处。
“越来越多的两岸创作者在影展相遇,从合作一部短片到组建长期团队,从镜头前的配合到生活中的挚友,这方舞台不仅让两岸青年看见彼此,更让全世界看见中国青年的共同视野、才华与情怀。”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集美将着力做优创作生态,强化政策扶持效能,完善从剧本孵化到宣传发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把影展打造成“最有温度的聚会”,持续拓展影展的形式维度与内涵深度;构建两岸青年影视人才联合培养与产业链联动机制,通过项目共研、导师共带促进人才成长以及推动剧本共创、取景联动、后期协作、宣发共享等环节深度合作,让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为两岸青年影视交流铺就更宽的路径、搭建更好的平台。”
![]()
聘任海峡两岸影视学院联盟“飞行导师”。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当天,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海峡两岸影视学院联盟“飞行导师”名单,此举旨在通过“飞行授课”模式,汇聚两岸影视高校优质学者资源,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专业指导,有效破解“从课堂到片场”的实践难题,构建起可持续的两岸影视人才共育机制,进一步培育两岸青年影视人才。本次影展期间,特别设置《我们成为角色的那一瞬》互动体验、主创交流会等特色环节,特邀一位知名戏剧导师为青年创作者进行授课指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