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万万没想到,美国与郑丽文就台海问题达成共识!

0
分享至

2025年11月12日,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与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闭门磋商。

而根据台媒公布的消息,谷立言在会谈中声称:美方强调“美国从来不寻求台海对抗或者是冲突”、“当务之急就是要避免战争”、“要确保两岸分歧能够得到和平处理”。

郑丽文也明确对其回应“和平的基础是统一”,事后在社交平台上还发文称,“任何改变现状的举措都必须尊重海峡两岸民众的意愿。”

这场会谈,不只是一次普通互动,它标志着美国对台政策的风向,悄悄拐了个弯。

表面上,美方依旧在重复那套熟悉的“战略模糊”话术,实际上却选择与国民党这一“非主流”力量展开对话,已经说明问题。



过去几年,美国几乎将全部筹码押在民进党身上,军事援助、贸易政策、外交资源,全都围着一个目标转——维持所谓“台海现状”。但如今,这种押注明显正在缩水。

美郑会谈的出现,更像是华盛顿主动释放的一个信号:不再死守民进党,也不再愿意为它的激进路线买单。

这种转向并非临时起意,过去一年,美国对台“战略耐心”正在被现实一点点打碎。

从解放军常态化绕岛演训,到美方军售项目一拖再拖,再到台积电赴美建厂成本暴涨、效果不佳,美国开始意识到:如果再照着赖清德那套“抗中保台”路线走下去,台海不是稳,是炸,而且炸的时候,美国得自己收拾残局。

一向坚定“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对这点看得尤其直接,当前的主旋律不是“保护”,是“止损”。

这就是郑丽文“被请进房间”的大背景,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热门政客,但她的定位恰好符合美国当前的需要:理性、务实、熟悉美式政治语法,又能代表国民党,还有与大陆对话的政治通道。

更重要的,是她提出的那句“和平来自统一”,直接戳破了过去几年那种“靠军购、靠对抗来维稳”的迷思。



在会谈中,她不但把防务预算问题引导到“和平优先”的轨道上,还强调两岸人民的共同意愿不应被单方面代表,这种表述,显然是冲着“台独”路线和军费防务来的。

郑丽文的策略很清晰:打破长期以来被民进党垄断的话语空间。她没有喊口号,围绕现实利益展开博弈。

她知道美国担心的不是谁统一谁,是半导体断供、台海失控、战略节奏被打乱。所以她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通过对话来换稳定,通过统一来换和平。

当然,这场会谈把民进党逼到了墙角。面对这种“越界式接触”,台行政机构几乎将其视为“背叛”,而驻美代表萧美琴更是加快推动台企“去中化”,试图用产业绑架换安全承诺。

但问题在于,这种操作已经失去了美方的耐心。过去一年,美国对民进党政府的“经济换安全”做法越来越不满意,尤其是在台积电事件之后,华盛顿开始怀疑:民进党到底是在配合,还是在利用。



随着美国态度的转变,国际社会的表态也变得微妙。那些曾经在“战略模糊”里试图模仿美国步伐的国家,如今都开始向“稳定优先”靠拢。

接下来的变化也许不会一下子显现,但方向已经明确。国民党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推动恢复两岸经贸论坛,重建政策沟通机制。而美方则可能以减少对台军售的方式,换取中方在科技、气候等领域的配合。

特朗普政府的算盘很简单:台海不能乱,但也不能成为美国的“燃点”。一旦能通过谈判换稳定,哪怕是统一,也未尝不可接受。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万万没想到”成了这场会谈最真实的注解。谁也没料到,美国和郑丽文能在“统一”这个敏感词上达成某种默契。而这场共识,背后真正的推动力,不是意识形态,是现实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次会谈不是结束,是开端。台海问题从“对抗模式”逐步向“协商机制”过渡,也意味着美国在涉台政策上,开始摆脱情绪,回归理性。

是否统一、何时统一,不再是禁忌,是可以讨论、可以协商的议题。这一步走出去了,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变得更加清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扶苏聊历史 incentive-icons
扶苏聊历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4819文章数 57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