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西安钟楼附近的小巷里,17岁的小航正蹲在酒吧后门抽烟。他身后是震耳欲聋的音乐声,面前是三个染着黄毛的男孩在拍短视频——最近这种“酒吧夜生活”在中学生群里特别火,可谁又知道,这背后藏着多少家庭的眼泪?
![]()
小航原本是个成绩不错的孩子,去年刚考上重点高中。可自从迷上网红酒吧的“打卡文化”,他开始频繁撒谎说“在同学家复习”。直到班主任打电话通知家长“孩子连续三天没来上课”,他爸妈才慌了神——这孩子哪是去复习,分明是跟着“兄弟”混迹酒吧夜场。
要说这“坏圈子”的杀伤力,比你想的还邪乎。小航的“兄弟”里有个叫阿杰的,上个月刚因为偷电动车被拘留;还有个叫强子的,总在朋友圈发“今天又赚了三百块”——后来才知道是帮人倒卖演唱会门票。可这些在青春期孩子眼里,全是“混得开”的标志。
西安千岛家庭教育的王老师说过,这种“坏圈子”最会伪装成“兄弟情”。孩子们觉得跟这些人混有面子,可实际上呢?小航的零花钱全用来请客买酒,上个月还偷偷把妈妈的金项链当了。更让人心酸的是,有次他喝多了在医院吐得昏天黑地,那些“兄弟”早跑得没影了,还是他爸背着他往急诊室跑。
现在很多家长一提“夜不归宿”就火冒三丈,可光骂孩子解决不了问题。千岛教育做过统计,80%夜不归宿的少年都存在家庭沟通障碍——不是爸妈只会问成绩,就是家里除了“吃饭”“写作业”没别的话可说。小航他爸现在每周都陪他打篮球,他妈也不再翻他书包,反而开始聊学校里的趣事。你猜怎么着?小航最近主动把手机里的“酒吧群”退了,说要跟着爸爸学做羊肉泡馍。
当然,光靠家庭也不够。千岛教育还联合社区搞了个“夜间护航”计划——在酒吧街附近安排志愿者,看见穿校服的单独晃悠就上去问问。上周就有个姑娘哭着说“跟闺蜜吵架不敢回家”,志愿者联系家长时,她爸骑电动车来接,裹着军大衣的样子让姑娘破涕为笑。
所以说,“夜不归宿”哪是孩子一个人的错?那些藏在酒精和烟雾里的“坏圈子”,不过是利用了孩子渴望被认可的心理。作为家长,与其堵着门骂,不如坐下来聊聊——你小时候有没有偷偷干过啥傻事?那时候最希望爸妈怎么帮你?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西安千岛家庭教育不是要教你怎么“管”孩子,是想帮你和孩子把话说开。毕竟,这世上最贵的代价,从来不是酒吧里的一杯酒,而是孩子对家的失望,和对亲情的误解。
夜深了,钟楼的灯光依然璀璨。但愿每个迷途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不是因为怕被骂,而是因为家里有盏灯,永远为他亮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