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9日,NBA常规赛,开拓者客场不敌热火,这一夜,我对场边的执教安排看得直摇头。斯普利特在五连客伊始做出两大争议决定:一是连续第4场弃用杨瀚森,二是扶正里斯、再加上大量小阵容,把三中锋的总时间压缩到只有约39分钟。比赛输了,轮换还这么摆,这锅真不好甩。
![]()
这场球最刺眼的点摆在那儿——外线三分比热火还多进了4个,还是输了。为啥?内线被打穿了,禁区丢了74分。这个数字像一把锤子,直接砸在了球队的软肋上。你外线再准,篮下像筛子,那就是白忙活。
我把中锋出场一看就更闹心:克林根21分钟,里斯11分37秒,罗威7分29秒,三个人加起来也就39分钟出头。剩下时间全是小阵容硬扛热火的冲击。节奏是快了点,可一旦对面往里杀,护框没人,篮板也没有,分差就跟着水位线一样上上下下,最后崩掉。
最关键的对位,落到里斯身上。数据看着体面点:三分3投2中,拿了6分3板。可正负值-14摆在那儿,不是吹风的。11分多钟,球队净输14分;全场热火只赢了你5分,也就是说里斯不在的其他37分钟,开拓者还能赢对面9分。这种上场效果,怎么也不像“挤掉杨瀚森”的理由。
![]()
罗威那边呢?就打了7分29秒,谈不上状态如何,时间太短。想找“更强的那一个”也找不出答案。反倒是被弃用的杨瀚森,成了这个轮换里最尴尬的名字。
杨瀚森连续第4场DNP,这个决定我是真看不懂。你要说弃用是为了赢球行不行?行。问题是你没赢。你要说顶上来的人强不强?这场的对比也摆着,里斯上来不但没稳,反而是被针对的点。那你不用小杨的逻辑在哪儿?暂时没有官方解释,暂无相关信息。
我不反对教练根据对位和状态做选择,可篮球是讲究场上效果的,你给上场时间,就得看回报。里斯的11分钟输14分,这就是“回报”?还稳坐轮换?这事放谁身上都会憋屈。
![]()
更让我着急的是时间线。五连客已经开了头,未来11天都在路上。发展联盟这边,开拓者下属球队季前赛拿到两连胜,状态正热。你不让杨瀚森上场,也不下放去发展联盟,那等于让他在板凳上虚度11天。对一个年轻内线,这不是练级,是“挂机”。这才是耽误成长的关键点。
你要真不打算用他,就别拖着,把他下放到发展联盟,起码能上场、能犯错、能复盘、能长球。现在这半吊子安排,跟着一队跑酒店、坐板凳、看战术板,连一秒实战都不给,意义在哪儿?
![]()
回到“两个争议决定”,我给个清晰的定性:
这两点放到一起看,逻辑是矛盾的:你既担心年轻人犯错,又容忍在场上更明显的失分点;你既要速度,又付出禁区防线的代价。这不是取舍,这是自我打架。
![]()
我也尝试换位思考一下,教练有教练的难处,想要空间、要五小的流动性,想让外线火力最大化,这都能理解。可你得看对手,热火就是一支纪律性强、冲击篮筐坚决的队伍。你用小阵容去吃内线对抗,篮下被打穿是必然。与其被动挨揍,不如多给一个能护筐、能站位的大个子试试。哪怕只给杨瀚森6到8分钟的试错窗口,也不至于让对手在油漆区“自由出入”。
更现实的一点,轮换的公平感也很要命。里斯11分钟-14都能留在轮换里,杨瀚森连一个上场窗口都没有,球员心里是有尺子的。你要树立标准,就得对事不对人,把“场上效果”摆在第一位。
![]()
我不想把话说绝,也不想贴标签。年轻人谁都有起伏,教练也要为结果负责。但在这条线上,我的观点很明确:
夹在中间最伤人。尤其五连客这11天,真等不起。开拓者这支队伍处在重建周期,培养的节奏一旦乱了,代价不是一场球,是一整季的成长曲线。
写到这儿,心里有股子不甘。外线多进4个三分还输了,内线倒了74分,这不是实力被碾压,是轮换决策在跟自己较劲。别耽误人,别浪费时间。要练就练,要赢就赢,但千万别两头都不占。
您怎么看?是我想多了,还是这两步棋确实走偏了?我更愿意在下一场看到一个明确的选择——要么尝试启用杨瀚森,要么大大方方让他去发展联盟打出存在感。只要路走对了,输一两场球,球迷都能等。难等的,是看不到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