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两个字,在70后户口本上正悄悄褪色。
![]()
杭州西湖区人社局上周刚公布的数字:50-59岁新登记求职者同比暴涨41%,其中七成是刚领完退休证的人。
![]()
他们不是来跳广场舞,是来抢工作的——而且抢得比应届生还凶。
把镜头拉远,全国60岁以上劳动人口已突破5500万,相当于一个意大利全国在上班。
这波“退而不休”不再是农村老人蹲在村口等零工,而是城市里有职称、有房贷、有孙辈要带的“新银发”在写字楼里重新打卡。
70后成为第一代“退休主力”,却也是第一代“退不起”的人。
为什么退不起?
把家庭资产负债表摊开,答案一目了然:
- 上端:四位父母80岁+,医疗账单年均12万起跳;
- 中端:自己30年房贷还剩9年,利率4.2%,每月1.3万;
- 下端:子女刚结婚,首付把家里存款清零,孙辈奶粉钱等着“赞助”。
一条时间轴上压着四代人,退休金替代率却只有43%,相当于工资腰斩,谁敢说“拜拜职场”?
更扎心的是,负债周期被银行悄悄拉长。
央行2023年报告里,30年房贷占比已飙到43%,比5年前翻了一番。
很多人50岁才换完第一套房,60岁又给子女担保了第二套。
“银发负翁”成了新物种:头发白了,账单还青丝满头。
政策端早已闻到火药味。
人社部延迟退休方案2025年铁定落地,男职工每年多刷4个月,女职工多刷2个月,像火车补票,一站一站往后挪。
上海、北京抢先开“银发人才市场”,岗位写得直白——“会Excel、能出差、接受出差”,年龄上限直接划到70岁。
平台经济更现实:美团社区团购55岁以上团长占18%,他们靠“邻居信任+时间弹性”,一个月拼出三千到五千,刚好堵住医保后的自费窟窿。
不想跑团购,还有“时间银行”兜底。
北京、青岛等22城试点“今天帮人做饭、明天别人给你输液”,服务时长可存可取,像支付宝里的余额宝,老了再提现。
听起来温情,实则残酷——账户里“时间”的购买力,取决于未来年轻人数量,而出生率已经两连降。
有人把出路押在“再就业”上,可市场只认两样:技能便宜或技能稀缺。
会计、教师返聘率37%,因为证书越老越吃香;
普通行政岗,58岁投简历,HR直接问“体检报告能过否”。
数字化鸿沟横在中间:全国仅29%的70后会用数据透视表,剩下的人连扫码打卡都要年轻人代劳。
于是出现荒诞场景——退休前是领导,退休后连“熟练使用智能手机”都成了求职硬门槛。
身体也在悄悄写账单。
中国老龄协会跟踪了2.3万名“退而不休”人员,发现每周工作超过30小时者,慢性病发病率提高42%。
最普遍的是腱鞘炎+高血压套餐,医院给起了一个新名字:退休加班综合征。
医保报销比例在职和退休差20%,不少人为了多报一点,宁愿留在原单位“返聘”,也不敢真正办手续离开。
区域差异把棋盘撕得更碎。
长三角出现“退休移民”:上海老人把社保关系留在上海,人却跑到嘉兴、湖州做培训讲师,工资低一点,房租便宜一半,净赚。
东北老工业区相反,国企退休人员再就业率58%,因为养老金基数低,2000多元根本撑不过供暖季。
![]()
粤港澳大湾区更魔幻——12%的香港退休老人跑到深圳上班,白天在福田教粤语,晚上回香港住公屋,赚汇率差、物价差,一天双城。
观念也在反转。
腾讯2023年调研显示,67%的70后把“工作认同感”排在继续上班理由第一位,高于“赚钱养家”。
“新退休主义”口号越喊越响:退休不是句号,是重启键。
可现实像双车道——有人把第二春过成诗,有人把第二春过成事故。
诗与事故的分水岭,只有两个字:规划。
怎么规划?
给你三张“防翻车”清单,今天就能抄作业。
第一张:现金流清单
- 先算“缺口”:把四代人吃喝、医疗、教育、房贷列成时间表,用退休金+再就业收入+投资收益去填,缺口>30%立即拉警报。
- 再设“安全垫”:至少准备6个月家庭固定支出,放在货币基金或短债,防止大病或裁员双重暴击。
- 最后加“阀门”:负债率=每月还款/每月收入,退休前务必压到40%以下,银行延迟退休可不会延迟你的体检报告。
第二张:技能保鲜清单
- 每年拿出1200元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额度,免费学一门线上课,Photoshop、短视频剪辑、养老护理员任选,证书到手就更新简历。
- 把“会什么”写成三行:一行证书、一行作品、一行可量化的结果,贴在手机备忘录,遇到机会直接转发,比“我经验丰富”好使。
- 45岁后就该开“个人品牌”账户:知乎写回答、抖音拍科普、小红书发读书笔记,粉丝=潜在雇主,越早攒越不慌。
第三张:健康投资清单
- 每年做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多地已纳入医保,别等心梗才想起自己不是钢铁侠。
- 工作场所申请“适老化改造”补贴,从人体工学椅到放大字体软件,政府最高报销30%,别客气。
- 把“喘息服务”写进年计划:一周请两次专业护工上门,给自己放4小时假,去游泳、去约会、去发呆,防止情绪崩盘比防止血管崩盘更急。
工具箱也升级了。
个人养老金账户2023年全国放开,年缴1.2万可抵税,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退休再领,相当于国家给你发“延迟红包”。
REITs养老版已在上海交易所试水,年化5%左右,房租收益+资产升值双通道,比“以房养老”更灵活。
杭州“退休人才共享平台”上线半年,3200名老会计、老工程师被抢光,平均日薪800元,平台抽成仅5%,比猎头厚道。
深圳甚至推出“养老贷”,用未来养老金预期收益做还款来源,利率3.8%,给短期周转开了一扇窗,但记住:贷款不是收入,是带利息的闹钟。
最后一句话送给所有70后:
退休不是时间点,而是资产折旧表上的一个新科目。
谁能提前把折旧年限拉长、把残值做大,谁就能把“退而不休”从被动生存变成主动选择。
今天多算一笔账,明天就少看一次老板脸色;
现在多存一项技能,将来就少求一次人。
愿我们60岁那天,手里拿的是登机牌,不是病历本;
眼里装的是远方,不是房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