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1月11日,他表示希望台海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紧接着,据中国驻日本使馆公开文章,回顾伪满洲国的历史,并把台湾问题的性质讲得很明确,这个提醒点到了关节处。
![]()
回到今年5月,东部战区组织环台演训,科目包括远程打击、海空封控、联合侦察等。这种节奏向外界展示了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日本一侧当时主要加强监视与通报,没有介入现场动作。
再看公开文本,2021年和2022年的日本防卫白皮书把台海稳定单列出来。往前追,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写明:日方理解并尊重中方关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这些表述至今有效。
现场的常态也能说明问题。近两年,日本在西南方向的海空力量频繁警戒,海上保安厅在与那国、石垣一线增加巡逻,自卫队机舰保持跟踪,但还是停在外沿观察。
大陆这边,火箭军和海空力量训练公开透明,东风系列常规导弹演训报道持续出现,东部战区舰机绕台巡航逐步常态化。外界看到的是体系配合更顺畅。
对比外部行动,美国军舰多次穿越海峡,英国、加拿大偶尔跟随。日本更多站在情报共享和后方保障的位置,这样的分工一直延续到现在。
历史事实很清楚。伪满洲国从1932到1945存在,是日方在中国东北扶植的傀儡机构。使馆文章把这段历史摆出来,就是提醒不该触碰的线。
法律层面也有承接。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确认遵守《日中联合声明》,这让台海相关表述有明确参照。日方今天的态度回到文本,是一种收束。
从时间顺序看,先有演训带来的现实压力,再有历史与法律两个依据,然后出现“和平解决”的口径,这个过程对外界是可验证的。
在装备与部署上,日本近年在南西诸岛推进部队进驻,补给设施扩建,岛上防空与反舰力量加强,但总体还是以守为主,更多考虑自身周边。
大陆则把联合封控、远程打击、信息支撑这些关键环节不断练熟,海空与岸基力量的协同更紧,外部介入的空间被压缩。
把这些事实放在一起,日方强调和平,其实是对现实能力、文本约束和风险评估的综合反应,而不是临时调整。
我们的做法也很清楚:行动给出明确信号,话语严格对照公开文本,既形成约束,也留下沟通空间,减少误读。
台海稳定依靠的是可预期的处置能力和明确的边界说明,两者都在持续强化,外界的选择自然会趋向稳。
说到底,底线不变,表达更准,态势更稳。这就是今天的主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