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菏泽人的义和勇

0
分享至

近日,一则来自南京的救援消息在家乡菏泽引起广泛关注:在南京南站25米高的立交桥上,菏泽籍武警战士张念东凌空探身,勇救轻生男子。这位入伍前曾是人民教师的菏泽汉子,用奋不顾身的一抓,展现了新时代菏泽儿女的勇敢与担当。

11月9日的南京南站南广场,危急关头。面对悬挂在25.5米高桥外的轻生者,张念东卸下装备,探身而出。这个瞬间的决定,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深植于心的担当。从人民教师到人民武警,张念东的职业在变,但菏泽人骨子里的善良与责任从未改变。他的这一抓,抓住的不仅是一个生命,更是菏泽人“义不容辞”的精神传承。

张念东的事迹并非孤例。近年来,菏泽人在外地见义勇为的事迹频频见诸报端:在青岛,菏泽务工人员勇救落水儿童;在北京,菏泽籍医生路遇急症患者施以援手;在杭州,菏泽快递小哥协助警方抓获嫌疑人;在深圳,菏泽籍救援队员舍身救助溯溪被困人员……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义举,共同勾勒出“菏泽好人”的群体画像。为何菏泽人总能在他人危难时挺身而出?这背后,是深厚文化底蕴的滋养,是淳朴家风的传承,更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菏泽,这片古称曹州的土地,历来不乏侠义之风。水浒文化中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深厚根基。然而,今天的菏泽人已将古代的“侠义”升华为现代的“义勇”——不再是简单的拔刀相助,而是基于社会责任与人间大爱的自觉担当。

张念东的选择正是如此:身为教师,他教书育人;身为军人,他保家卫国。角色在变,但“为民”的初心不变。这种精神特质,在许多在外菏泽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他们或许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却始终怀揣着一颗不平凡的济世之心。

“菏泽好人”现象的不断涌现,绝非偶然。近年来,菏泽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雷锋、做好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好人文化”日益深入人心。

更重要的是,菏泽人将这种美德带到了全国各地。在外务工、求学、工作的菏泽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菏泽精神”,成为家乡最生动的名片。每一个在外菏泽人的义举,都是在为家乡增光添彩,都是在传递正能量。

张念东的故事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从未远去,见义勇为始终就在我们身边。当每个菏泽人都能以张念东为榜样,当“菏泽好人”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标签,那么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让他人感受到菏泽的温暖,感受到山东人的担当。

让我们为张念东点赞,为所有在外展现菏泽人优秀品质的老乡们点赞。因为这份义勇,不仅温暖了他人,更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菏泽日报 incentive-icons
菏泽日报
菏泽日报
11730文章数 99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