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衡阳11月14日电 (记者孙博洋)12日,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十大重点领域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年度“十大重点项目”发布。
11月12日,在湖南衡阳举行的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创新发展会议暨2025测量科学与产业计量测试技术报告会上,举行了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年度“十大重点项目”发布仪式。
据了解,半导体芯片封装电路关键结构尺寸测量与计量标准化能力建设、运动条件下冷原子绝对重力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及应用等10个项目牵头单位代表签署了项目任务书。
据介绍,为充分发挥计量在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2025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项目征集与评审工作。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十大重点领域,重点征集解决产业关键计量技术“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重大项目。共收到124项申请,经多轮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年度重点项目”。
以下为“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年度重点项目”:
集成电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半导体芯片封装电路关键结构尺寸测量与计量标准化能力建设》,颠覆传统扫描模式,创新“汇束聚能”靶向扫描技术;独创“仿芯内嵌”在线计量解决方案,实现仪器动态实时校准;建立封装电路检测专用标准体系,打通从量值溯源到标准规范的质量基础完整链路,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奠定坚实科技基石。
量子科技: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运动条件下冷原子绝对重力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及应用项目,将解决在运动状态下的冷原子绝对重力仪无法直接溯源等核心难题,实现在运动状态下进行重力测量的能力,对支撑国家在极区导航、深远海探测、空间重力场反演及量子计量体系建设等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人工智能: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牵头承担的《数据驱动的智能感知计量测试平台建设》项目,针对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需求,将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数据基准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测试充分性计量、智能算法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等关键技术,建立可客观衡量智能感知能力的计量测试平台,为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计量支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承担的《400G/800G光通信计量技术支撑5G/6G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项目,针对5G/6G承载网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对高速光传输和光互联的重大需求和计量能力缺失的问题,将通过研制400G/800G高速光通信计量标准装置,填补我国在400G/800G传输速率下的高阶调制矢量误差幅度、数据网络时延、消光比等关键参数的量值溯源能力空白。
新材料: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超硬材料产业关键计量能力建设及示范化应用》项目,将通过研究超硬材料关键专用装备校准技术,研制系列产业专用计量检具,形成系列专用标准物质,为超硬材料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保障我国超硬材料产业链安全,助力夯实我国超硬材料全球优势地位,支撑我国半导体、航空航天以及油气开采等产业链自强自立。
高端装备: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牵头承担的《纳米级工业CT检测装置研制》项目将通过研究突破百纳米级X射线3D检测技术,研制纳焦点X射线源、高精度运控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开发高通量、智能化检测算法软件,填补国内该领域国产化高端检测装备空白,扭转国内高端工业CT设备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支撑和保障我国高端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航空航天: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牵头承担的《低空气象风场计量测试平台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项目,将通过研制风场精确测量与校准仪器设备及标准装置,研究复杂风场校准方法,形成低空气象风场关键参数计量测试体系,打通低空风场计量保障服务链条,为农业植保、工业巡检、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物流运输、文旅服务、消防救援、空中出行等低空场景的规模化落地保驾护航。
仪器仪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牵头承担的《高端多功能标准源/电能标准源研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将系统性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模块研发,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计量标准源系列产品;突破高端计量标准源技术瓶颈,实现进口替代,夯实产业技术基础能力,支撑仪器仪表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升级,提升制造水平与产品质量。
生物医药: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承牵头承担的《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医用同位素产业计量攻坚与应用示范》项目,将通过研制便携式医用同位素液闪活度绝对测量装置,开展医用同位素的绝对测量方法研究和标准物质研制,建立多种医用同位素的量传链条,填补现在新型医用同位素测量设备和量传链条的空白,为医用同位素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新能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产业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能耗计量测评技术开发及平台建设应用》项目,以构建CCUS产业碳捕集能耗性能计量测评支撑平台为导向,以实现我国碳捕集工程的国际比对、国际互认为目标,构建碳捕集能耗测量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开发碳捕集计量测试评价技术支撑平台,形成我国单位碳捕集能耗数据比对榜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