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本田飞度(参数丨图片)在中国市场的终端销量仅3台,这个数字与巅峰时期月销破万的辉煌形成强烈反差。曾经的“国民神车”“平民超跑”,如今在小型车销量榜中跌至第32位,彻底沦为边缘车型。这场销量暴跌的背后,是新能源浪潮下传统燃油车的集体困境,更是本田产品策略与市场需求错位的集中体现。
![]()
(2025年10月,本田飞度全国销售量为3台)
飞度的陨落并非偶然。2025年小型车市场前十名已被新能源车型全面占据,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等车型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而飞度全年累计销量不足3000辆。这种断崖式下滑,本质是消费者需求从“代步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型的必然结果。新能源车型以每公里几分钱的电费、静谧的驾驶体验、智能语音交互等功能,彻底颠覆了传统燃油车的竞争优势。以吉利星愿为例,其百公里电费仅5.35元,而飞度的油费高达39.6元,用车成本差距悬殊。
![]()
产品力停滞是飞度失速的直接原因。现款飞度为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加装颗粒捕捉器后动力调校明显保守,零百加速跌至12秒开外,“平民超跑”的核心卖点彻底消失。配置方面,2023款车型虽恢复部分功能,但8英寸中控屏、无语音助手、织物座椅等设计仍停留在十年前水平。相比之下,比亚迪海鸥搭载DiLink智能系统,支持高快领航辅助驾驶,海豚高配版可选装激光雷达,智能化水平形成代际差异。
![]()
市场策略的滞后加速了飞度的衰落。当自主品牌以6-8万元价格区间推出配备通风座椅、大屏辅助驾驶的车型时,飞度8.68万元的起售价显得毫无竞争力。广汽本田虽通过清库存策略将部分车型裸车价压至7万元以内,但热门配置早已断货,消费者只能选择冷门版本或等待调货。这种“有价无车”的尴尬局面,暴露出本田对新能源转型的准备不足。
![]()
值得注意的是,飞度的困境并非个例。本田中国10月整体销量同比下降20.6%,CR-V成为为数不多的支撑点,而雅阁、思域等曾经的爆款车型同样销量大幅下滑。这种集体失速反映出传统燃油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全面滞后。当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已构建起完整的智能生态时,本田的Honda SENSING 360+系统仍不支持NOA等高阶辅助功能,电池技术也依赖外部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
不过,飞度的故事尚未彻底终结。在二手车市场,车况良好的三代飞度GK5仍能保持较高保值率,部分消费者因“燃油情怀”或特殊使用场景(如无充电条件地区)选择购买。但这些零星需求已无法支撑主流市场地位。对于本田而言,飞度的沉浮是一记警钟: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中国市场,唯有彻底革新产品思维,加速电动化转型,才能避免重蹈三菱汽车的覆辙。当马路上的绿色牌照越来越多时,任何对“发动机优势”的执念,都可能成为被时代抛弃的理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