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生孩子不结婚、年轻人正“连根拔起”式逃离东北?

0
分享至

东北如今正遭遇着一场魔幻又现实的困境。最近一组统计数据看得人心里发沉:2024年全国出生率排名里,黑龙江、吉林、辽宁稳稳占据倒数前三,出生率分别低至3.35‰、4.17‰、4.32‰,远低于全国6.77‰的平均水平,而死亡率榜单上,黑吉辽又齐刷刷高居前三,死亡人口是出生人口的2.49倍。



更扎心的是离结比,黑龙江81%、辽宁79%、吉林77%,包揽全国前三甲。不生孩子、少结婚、老人扎堆、年轻人跑路,成了东北最真实的写照。

有东北网友自嘲:"现在连东北的狗,都在琢磨要不要去南方当流浪狗"。这话听着好笑,细品全是心酸。

东北的人口外流和别处截然不同——湖北人去广东打工,大多是小两口先打拼,混好了接老人暂住,老人终究要回湖北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可东北人是"连根拔起"式迁移,卖房卖地、拖家带口,走了就不回头。



不信你去深圳、海南、惠州转一圈,街头巷尾的东北饺子馆、洗浴中心一抓一大把,老板张口就是地道的大碴子味。

我上次在广州吃东北菜,老板跟我聊:"全家搬来五年了,哈尔滨的房子早卖了,回去干啥?挣不着钱啊"。

这种彻底的迁移,让东北十年间常住人口净减少千万级别,留在当地的几乎都是老弱妇孺。

外地人眼里的东北,满是"魔幻福利":鹤岗几万块一套房,一碗面三块钱,不少人调侃"东北是不是流通着专属货币"。



2025年11月数据显示,鹤岗东山片区二手房均价才1209元/平,最便宜的老房子真就几万块能拿下。可东北人听到这种羡慕,只会苦笑——物价低的背后,是收入的窘迫。

哈尔滨作为省会,大量基层岗位工资不到4000元,超市收银员、小区保安这类工作,月薪普遍在2000-3000元。

人社部2025年数据更直观:黑龙江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2080元,吉林2120元,辽宁2100元,在全国各省中排名垫底;而上海最高档已经到2740元,江苏、浙江也达到2490元。



物价永远和收入挂钩,上海物价高是因为购买力强,东北物价低,不过是"穷出来的实惠"罢了。

让年轻人绝望的,是投资经营环境。"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老话,不是空穴来风。我东北朋友开宾馆,装修完刚开业,就遇上各种突击检查,市场监督、卫生防疫轮番上门。就连看病,当地老人都习惯先托关系找熟人,仿佛不找关系就看不好病。

这就像个"巨大的县城",人际关系网盘根错节。如果你是"县城婆罗门"阶层,有资源有人脉,日子过得滋润;可普通年轻人没背景没门路,想创业没环境,想升职靠熬资历,自然形成了"毕业就逃离"的共识。



他们的目的地很集中:北京、上海、广东、海南,这些地方机会多、规则相对透明,凭本事吃饭比靠关系靠谱。

有人会问:东北曾经那么牛,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是绝对的工业霸主。1950年代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工程,57个落在东北,仅哈尔滨就占13个,比很多省份总数还多。当时东北人口只占全国10%,却创造了69%的化工品、93%的钢材、95%的机械产值,第一辆汽车、第一架直升机、第一艘万吨货轮,全是东北造的。

巅峰时期,全国14个直辖市里东北占7个,GDP前十城市东北占4个,长春、大连的繁华程度能和上海掰手腕。

电视剧《人世间》里周家的故事,就是无数东北工业家庭的缩影,那些工厂大院的热闹、工人的自豪感,都是真实的历史。



东北的衰落,绕不开苏联这个关键变量。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勃列日涅夫甚至威胁"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作为中苏边境的东北,成了战略前沿,国家不得不启动"大三线建设",把东北的钢铁、机械、军工等核心产业链,拆分迁移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内陆地区——毕竟真打起来,东北根本守不住。

很多人其实搞错了重点。东北有渤海湾港口,为啥我们要去南方画经济圈?实际上是北方的战略压力一直没缓解。后来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崩溃,东北失去了最重要的外贸伙伴,原本的地缘优势彻底变成劣势。

工业外迁、战略转移,让东北陷入恶性循环:没产业就留不住年轻人,没年轻人经济就没活力,财政收入自然缩水。民生保障的差距,又进一步加速了人口外流。

有机构预测,到2040年东北常住人口可能只剩6000万,变成"巨型养老基地"。想象一下,冬日的街头全是回忆往昔的老人,他们聊起当年工厂三班倒、过年发福利的热闹,眼里全是光,可转头看到空荡荡的街道,又会沉默。

那个曾经照亮中国工业前路的东北,难道真要变成"空巢城市"?

其实东北从不缺希望:大庆的石油、鞍山的钢铁依然是国家战略资源,冰雪旅游每年吸引上亿游客,长春的汽车产业也在向新能源转型。但要打破困局,光靠资源不行,得打破关系网、优化营商环境,让年轻人觉得"回来有奔头"。

那些背井离乡的东北人,谁不想老了能回故土?希望有一天,东北能再焕生机,饺子馆里聊的是"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年轻人不用再逃离,老人不用再远迁。

你觉得东北能迎来第二春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削桐作琴
2025-11-13 16:50:53
沃尔:浓眉可能已经不想留在独行侠,他想去家乡球队公牛

沃尔:浓眉可能已经不想留在独行侠,他想去家乡球队公牛

懂球帝
2025-11-14 08:26:39
给员工降薪50%却在外面捐款一个亿!对自己人好一点就这么难吗?

给员工降薪50%却在外面捐款一个亿!对自己人好一点就这么难吗?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0-17 09:54:36
男子去试驾开了40公里,销售小姐姐提醒也不听,网友:买车送媳妇

男子去试驾开了40公里,销售小姐姐提醒也不听,网友:买车送媳妇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10 10:42:26
湖南富婆发现路上“陌生女人”长得很像自己,查验DNA后发现,竟然是自己的双胞胎姐妹

湖南富婆发现路上“陌生女人”长得很像自己,查验DNA后发现,竟然是自己的双胞胎姐妹

励职派
2025-11-14 12:45:25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博览历史
2025-09-10 20:25:07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已成闭环!西甲官方晒20队胜负关系图:谁都可能战胜谁

已成闭环!西甲官方晒20队胜负关系图:谁都可能战胜谁

懂球帝
2025-11-13 15:45:12
1991年中央派人请张学良回大陆,张:回大陆可以,但我有三个要求

1991年中央派人请张学良回大陆,张:回大陆可以,但我有三个要求

墨兰史书
2025-11-09 12:45:03
她是上海知名主持,母亲是骆文莲,师傅是曹可凡,如今却转行幕后

她是上海知名主持,母亲是骆文莲,师傅是曹可凡,如今却转行幕后

阿讯说天下
2025-11-13 12:35:10
拉菲尼亚评巴萨历史巴西球员TOP5:内马尔居首,小罗第二

拉菲尼亚评巴萨历史巴西球员TOP5:内马尔居首,小罗第二

懂球帝
2025-11-14 05:53:11
杭州保姆纵火案通灵实录:通灵人与被害人交流,得知朱小贞真实死因

杭州保姆纵火案通灵实录:通灵人与被害人交流,得知朱小贞真实死因

可儿故事汇
2024-08-29 12:50:53
辛柏青状态不对劲了!丧妻后首露正脸,眼神空洞憔悴到不敢认

辛柏青状态不对劲了!丧妻后首露正脸,眼神空洞憔悴到不敢认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14 13:31:28
越南合流日本

越南合流日本

求实处
2025-11-12 21:15:03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2 11:48:56
造纸厂储罐发现3具女尸,法医:三人为亲姐妹,生前骨盆均被破坏

造纸厂储罐发现3具女尸,法医:三人为亲姐妹,生前骨盆均被破坏

罪案洞察者
2025-10-28 15:33:21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火山诗话
2025-11-13 14:47:42
最大的访问团,国王携家族三百多名成员访问中国,在中国生活至今

最大的访问团,国王携家族三百多名成员访问中国,在中国生活至今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14 11:44:01
朱雨玲首战胜世界第三,孙颖莎4-0封神,王楚钦急躁失利

朱雨玲首战胜世界第三,孙颖莎4-0封神,王楚钦急躁失利

残梦断忆
2025-11-14 13:38:42
女性“高潮”的秘密:别再假装了,教你的伴侣如何带你到达巅峰

女性“高潮”的秘密:别再假装了,教你的伴侣如何带你到达巅峰

精彩分享快乐
2025-11-12 00:05:03
2025-11-14 15:47:00
媛来这样
媛来这样
热点新闻趣事
243文章数 2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头条要闻

中方密集就日首相言论发声 孙卫东连用五个"严重"表态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旅游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数码要闻

EPOMAKER推出TH33综合小键盘,集成数字、方向、功能键区

旅游要闻

北京青龙峡景区11月17日起暂停对外开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房产要闻

最新!海口三亚房价双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