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不用对簿公堂,在‘家门口’就把烦心事解决了,还没花一分钱。”近日,一起合同纠纷的成功化解,让某物流企业负责人王强(化名)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王强的物流企业位于牡丹区天华电商产业园。此前,这起合同纠纷让他颇感困扰。位于该产业园的政法护航工作站获悉后,主动介入,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最终促成纠纷圆满解决。“这真是为我们企业办了大实事、解了真难题。”王先生感慨道。
王强的经历,是牡丹区厚植法治沃土、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法服务主动靠前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牡丹区聚焦企业关切,通过织密制度“保障网”、搭建服务“连心桥”、打好司法“组合拳”,让法治从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变为企业可感、可知、可及的坚实依靠与温暖力量。
牡丹区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置于区域发展战略全局进行谋划和部署。“我们制定印发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系统梳理出22项重点任务,部署开展5个专项行动,”牡丹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姜兴军介绍,“方案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考核问效’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力戒政策‘空转’,推动惠企红利精准直达。”
目前,牡丹区已设立3处政法护航工作站。为延伸服务触角,尧舜牡丹产业园法治接待处等特色服务平台也相继挂牌运行,力求在“家门口”为企业提供精准政法服务。“我们的工作理念是实现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转变。”天华电商产业园政法护航工作站驻站法官刘延河道出了服务团队的共同目标。数据有力印证了成效:今年1月至9月,各站点累计受理企业法律咨询1200余次,有效解决各类法律难题980余件,成功调处涉企矛盾纠纷370余起。
除定点值守外,牡丹区还对辖区内56家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包联。由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主动上门、问需于企,累计已协调解决融资、用工、审批等实际困难64项。
在维护市场秩序、打击涉企犯罪方面,牡丹区政法机关持续发力。通过推进“铁拳”等专项行动,完善“小案侦防”机制,并对重大涉企案件实行“快侦快诉快审”模式,今年已依法审结非法经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案件14件,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净化了市场环境。
在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纾困解难方面,牡丹区人民法院专门设立破产审判庭,探索建立企业破产资源共享机制。同时,加大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力度,已依法为87家企业屏蔽失信信息105条,移出失信名单企业千余家。此外,法院还加大了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的清查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及时恢复执行,今年已恢复执行938件,执行到位金额4228万元,切实将企业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牡丹区人民检察院持续加大涉企“挂案”清理力度,对近三年的涉企刑事案件进行逐案筛查、动态监督,有效防止企业因案件“悬而未决”而背上沉重包袱,影响正常经营发展。
牡丹区司法局则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全面应用“鲁执法”平台,加强对涉企行政行为的在线监督。今年以来,累计备案涉企行政检查计划1000余条,收集并推动整改执法问题线索9条。同时,创新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推行听证审理,提升复议公信力。积极推动纪检监察、法治督察与执法监督协同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力求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德光 通讯员 赵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