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位二年级女生接连回家反映,班里男生课间拿隐私部位开玩笑、起外号,甚至出现互相戳的行为,老师已介入制止,这件事迅速把家长的焦虑推到台前:该不该严肃管、怎么管才算不越界
吃晚饭时,热气腾起,李女士的女儿夹着青菜忽然停住,皱着眉说班里几个男生又凑在一起“起名字”
![]()
她小声补了一句:我不想听,但他们就在旁边说
说白了,第一次听到凳子上的洞被拿来开玩笑,李女士还觉得“离我家不远也不近”,劝女儿不喜欢就别参与,走开就好
第二次再听见“隐私外号”一串串从孩子嘴里冒出来,她明显意识到:孩子不是偶遇,是被反复包围
那一刻,她也难免问自己一句
“是不是到了这个年龄,好奇心开始往身体上伸手了?”
类似烦恼,不止一个家庭
方女士家里,小一的女儿曾特别爱跟着爸爸去卫生间看热闹
“不让看越想看”这句话,在家里忽然成了规律
她干脆买了儿童科普绘本,讲男女身体的区别和隐私边界,陪孩子读、也跟着聊
几次之后,孩子开始懂得关门,上厕所也不再“围观”,这不是压抑,而是把好奇放回安全的轨道
![]()
还有家长提到,女儿一年级时常被同班男生打屁股
“我让她先说清楚自己不喜欢,再发生就要还手”
结果现实很快给了一个醒:“女生打不过男生”这句实话太直
他们选择告诉班主任,老师与对方家长沟通,后面这事就没再出现
有时候,边界需要大人出声,孩子才敢守住
学校一线的感受更具体
有班主任在走廊看到男生玩得兴奋,居然互相戳隐私部位,立刻严肃制止
她不是简单一句“不要这样”,而是让孩子停下来认真想
“隐私部位不是指甲头发,剪了还能长;
它受伤了,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上厕所和生育,不是道歉和赔偿就能补回”
![]()
这句话不吓人,但足够敲脑门
老师还明确要求:不想别人这么对你,先管好自己的手;
遇到有人这样做,第一时间告诉老师
换句话说,恶趣味不是“玩”,是会出事故的
别觉得“轻轻一下没事”,重复就可能带来无法承受的意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