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晋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晋城市住建局专场举行。晋城市住建局局长赵光义携班子成员出席,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成果,并围绕城市路网优化、“好房子”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等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晋城住建领域总投资超1400亿元,实现了城市品质、城乡融合、行业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全方位提升。
“十四五”期间,晋城市住建事业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理念,纵深推进城建三年行动,交出了四份亮眼答卷。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统筹推进总投资1162亿元的城建项目,百灵街西延、文博路-文峰路连通等工程相继贯通,古书院街东段、英雄路等微循环道路建成通车,累计新增城市道路超30条;晋城市人民医院新址、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投用,97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落地,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比超50%,城市路网通达性与综合能级显著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累计实施131个项目,总投资270.77亿元,市政与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提档升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效显著,作为全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0个)和中国传统村落(186个)数量双第一的城市,晋城打造了沁河、丹河沿线示范带,实现186个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全覆盖,其保护经验入选住建部可复制清单,大阳古镇、皇城相府等成为文旅融合标杆。
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十四五”期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累计达644.41亿元,是“十三五”期间的1.69倍,在库一级建筑业企业从7家增至21家;新开工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92.4%,节能标准执行率100%。房地产市场平稳回暖,累计完成开发投资664.7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十三五”期间增长60%,“20条”调控措施与“好房子”建设试点方案共同推动行业升级。
民生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农村危房与抗震改造累计完成1701户,发放补助超3000万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9616套,发放租赁补贴3356户,504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并加装电梯383台,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针对交通拥堵痛点,住建部门通过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提升“品质感”三大举措,治理14处交通堵点,文博路-文峰路连通工程等项目提前完工,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相关负责人就重点工作作出回应。在“好房子”建设方面,联合13部门出台试点方案,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维度明确标准,配套6个方面15条支持政策,计划3年内形成示范效应。城市更新工作将聚焦宜居韧性智慧目标,谋划20252027年17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520亿元,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带动与多元资金保障,探索具有晋城特色的更新路径。
赵光义表示,下一步晋城市住建局将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以前瞻思维布局乡村建设,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好房子”建设落地见效,为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注入住建力量。(本报记者 李茹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