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杨浦
生活在杨浦,说说自己的生活,夸夸杨浦新变化。“生活在杨浦”是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小宇宙(播客App)推出的一档关于城市空间与人的播客节目。
“生活在杨浦”第二季将邀请在杨浦生活学习的高校师生,扎根杨浦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分享他们与杨浦共成长的故事。让大家在声音的世界里,感受杨浦的创新氛围,文化魅力和多彩生活。
在杨浦生活、在杨浦上大学,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让我们跟随多位嘉宾,
从不同视角感受杨浦的魅力。
收听节目详情
![]()
本期嘉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生周嘉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生何其
![]()
大学是杨浦得天独厚的创新资源
从百年大学的历史底蕴
到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
知识的脉动和街巷的烟火深度交融
大学路、五角场的车水马龙
大创智、V聚场的创新活力
复兴岛、杨浦滨江的人文魅力
都极大丰富了学子的学习生活
校园与街巷共生
解锁杨浦多元生活场景
杨浦最独特的魅力,
在于大学与城市的深度交融。
百年学府的历史底蕴
与街巷的人间烟火,
碰撞出不一样的质感。
![]()
![]()
在同济大学的校园内,
藏着无数青春印记。
图书馆前情人坡的秋日枫景
是同学们心中的限定浪漫,
半红半黄的枫叶下,
有人晒太阳、有人讨论作业。
三好坞,
这片幽静的中式小园林,
则承载着“身体好、学习好、
工作好”的美好期盼,
令人念念不忘的是酸奶冰淇淋,
滋味香甜,环境惬意。
![]()
春日里的樱花大道
是记忆深刻的校园盛景,
粉白花瓣飘落铺成浪漫小径,
是同学们的打卡热门地,
走过这条道路时,
仿佛整个世界都通畅开阔起来,
散发着满满的青春气息。
而四平路校区图书馆的靠窗阅读区,
则是同学们的精神角落,
沉浸式学习静谧又安心。
![]()
走出校园,
杨浦的精彩同样目不暇接。
共青森林公园是
不少同济学子的青春记忆载体,
这里有烧烤、定向越野,
也有公益交换活动,
草木间满是青春气息。
江湾里商业园区的科技感,
保留老上海肌理的杨浦区图书馆,
都各自承载着
同学们不同的生活体验。
![]()
五角场更是同济学子的聚集地。
对于在杨浦求学生活
8年时光的周嘉宜来说,
印象深刻的是五角场的“多面性”,
这里既能感受大学路的文艺,
又能拥抱商圈的繁华,
周边还有许多
亲民的、极具烟火气的小吃,
承包了同学们的舌尖快乐。
![]()
![]()
同济校园里的书香
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交织融汇,
让杨浦成为兼具学习氛围
与生活温度的青春栖息地。
城市空间与高校资源的衔接,
既拓宽了生活的广度,
也让成长的印记更加鲜活立体。
探索与成长并行
刻在时光里的杨浦记忆
在杨浦的学习生活时光,
跨校联动与城市探索
成为同济学子最鲜活的青春注脚。
复旦、同济、上财三校的联建活动,
让校园生活更具广度,
在周嘉宜的记忆中,
学生会和社团会组织龙舟赛,
还会参与复旦的校园活动,
打破了校际之间的界限。
![]()
杨浦滨江是周嘉宜与何其
成长路上的重要见证。
2019年城市空间艺术季,
周嘉宜和同学骑车前往滨江,
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
傍晚时分,居民们在江边散步,
烟火气与江风交织,
成为她心中难忘的画面。
![]()
![]()
后来,周嘉宜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杨辰的指导下,
和团队参与编写了
《蝶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上海杨浦实践》,
挖掘15个工业遗产点位的故事,
将珍贵档案挖掘出来进行数字化。
而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改造,
让她尤为印象深刻,
新增的儿童设施
让工业遗址焕发新生,
也让她期待着电厂未来的更多可能。
![]()
![]()
何其眼中的杨浦滨江,
是工业肌理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由工业遗产改造而来的
长阳创谷和互联宝地,
是兼具历史感和创新动能的园区。
长阳创谷让社区、公园绿地
与图书馆结合得很好,
并非单纯的园区,更有生活感。
互联宝地企业集聚,
则藏着城市发展的无限动能。
![]()
![]()
谈及杨浦的特色场所,
承载着一代人的情感记忆。
周嘉宜推荐了妙亭涮羊肉,
这里见证了
她与亲朋好友的珍贵时光。
本科时常去的四平电影院,
不仅价格便宜,楼下有肯德基,
周边还有打折商店,
即便后来更新改造,
那份属于学生与居民的共同回忆,
依然温暖动人。
![]()
何其与老师约见的
NICE公社咖啡店,
正是同济师生与四平路街道携手,
街校融合创新的“试金石”,
更是社区改造的惊喜之作。
在阵阵咖啡香中,
藏着杨浦城市更新的温度。
![]()
探索是青春的底色,
杨浦用开放的空间与丰富的场景,
为年轻人搭建了
链接校园与城市的桥梁。
在触摸城市肌理、
参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不仅收获了珍贵记忆,
更沉淀了对生活与成长的深刻认知。
在杨浦
找到热爱与方向
杨浦不仅是生活的港湾,
更是职业探索的沃土。
周嘉宜的职业之路,
始终围绕着建筑与城市的热爱。
成为同济大学遗产保护
编外研究员、
第一财经旗下媒体兼职研究员,
专注于遗产保护领域。
而这一切的起点,
源于江湾体育场项目——
暑期实习时,
参与策划的体育快闪活动获奖,
硕士阶段明确遗产保护方向后,
她更加坚信自己的方向,
在热爱的领域坚定前行。
![]()
何其的职业探索
则充满了转折与成长。
考取同济研究生后,
她加入校内社团做产品开发,
在美团点评实习,
却在秋招中碰壁。
春招时,借着AI发展的契机,
她3-4天做出微信小程序,
这份经历不仅提升了简历竞争力,
更让她心态转变——
原来产品经理的核心是创造价值。
这段探索让她明白,
要多尝试、多与人交流,
拓宽信息渠道,
让自己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
![]()
杨浦开放包容的土壤,
既允许对热爱的坚守,
也鼓励自由的探索,
让每一种职业选择
都能找到生长的可能。
文字 |奚宇轩
编辑 |奚宇轩
图片为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