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003型航母“福建舰”完成首次试航并正式服役,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三艘现役航母的国家。不过,关于中国航母的发展路线,讨论仍在持续,但实质上就是两条路线的较量:一种认为核动力是顶配,续航长、补给少、远海扛旗更稳;另一种则更加务实,建议先把成熟的平台批量制造出来,数量和训练体系上去,战斗力才会有厚度。
权威的表述中关键的一句话就是:核动力航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也就是说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纸面和实验室里,正在走向工程化,“004”也不再是传闻。央视旗下的账号也表明:003是成熟的型号,在成熟的平台上可以进行优化改进,具备量产条件。两条线互相配合,画出一幅清楚的画面,核动力加速发展,常规动力批量生产。
![]()
拆开来分析的话,常规动力的优势就比较清楚了,技术成熟、建造周期可以控制、维护灵活、成本可以承受。保持在重要海域的存在,航母的数量很重要。西太、印度洋都很关键。以成熟的003为底子,推出003A式的改进升级,把电磁弹射、综合保障、舰载机运行节拍再细化,连同保障体系一起标准化,部队才能更快地形成合格的出海节奏。
核动力为远洋旗舰。续航的优势意义除了续航更远之外,还在于能站得更久。业内测算,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可以在广阔的海域中长期驻留,半年的一线部署不是一句空话;覆盖已经不是点状的,而是片状的远海纵深。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有南北分担的现象。南方的江南造船握住了003这张成熟的底牌,继续系列化;北方的大连造船则被普遍认为要承担起004的开拓工作。
![]()
福建舰的意义不只是一艘新舰。平直甲板、电磁弹射放在一起,就是现代航母的“门槛”。这就意味着掌握核心技术的判断并不夸大。但是接下来就不走全核了。大国装备路线重在组合,有的舰做常态化存在,有的舰做关键时刻压舱石。不能用一个扳手解决所有的问题。
外界所关注的数量,坊间经常提到的一个推演是“2核4常”。四艘常规动力(辽宁、山东、福建加一艘003改进型)负责第一、第二岛链内制海制空与区域拒止,在印度洋方向做常态化巡航;两艘核动力作为远海旗舰,向更深的海域延伸存在感。这个图景很燃,但是节奏怎样落实还没有公布,大的工程要一步一步来。
![]()
舆论场的声音各不相同。年轻的军迷高呼“有生之年见核动力”,老船厂工人则告诫不要只看船,要了解背后的夜班和一厘米一厘米的焊缝,也有人泼冷水说不要神化核动力,维护保障、队伍训练、舰载机节拍,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成为硬伤。其实这些声音就是现实的不同侧面。
真正使航母事业跨上新台阶的,当然不是一艘船那么简单。制度、工艺、供应链、训练体系、使用理念,是五根绳上的五个结,越拧越紧,战斗力就越强。对于外界的质疑不必生气,对于内部的分歧也不急着定论。争论是有价值的,但前提是建立在信息透明、基本常识的基础上。
![]()
回到原来的问题,是核还是不核?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了,而是核常叠加。常规平台批产为速度和性价比之选;核动力冲刺工程化为战略和纵深之选。两者结合起来,才会有“体系感”。
接下来看三方面:一是004工程节点,哪怕一张高清现场图也足以引发热议;二是003系列后续优化,舰载机起降节奏、甲板运行组织、补给链条协同能否迅速标准化;三是海上存在密度,关键海域是否出现了更加稳定的航迹。
方向比节点重要,节奏比口号重要。研发和建造两条线同时发力;舆论由求有到求好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