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那天,何小鹏在科技日活动上说,小鹏以后不做L3了,只做L2和L4,这话一说出来,很多人没反应过来,因为就在半年前,他还把L3说成是“AI智驾的iPhone4时刻”,现在突然放弃这个方向,变化实在有点快,不过这不是他改变主意,而是他想清楚了。
![]()
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忙着推进L3自动驾驶,工信部九月刚批准了L3车辆的生产许可,华为的ADS 4 Ultra系统已经在高速路上实际应用,长安、比亚迪和极氪这些大厂也都拿到了测试牌照,看起来L3技术很受欢迎,但小鹏汽车却选择不跟随这个趋势,他们认为L3存在责任划分的问题,如果系统提醒驾驶员接管车辆而驾驶员没来得及反应导致事故,就很难判断是车辆系统的责任还是驾驶员的过失,这让保险公司也感到棘手,干脆不愿意提供相关保险,法律方面也没有明确规定,同济大学的朱西产教授之前就提过,与其纠结人的反应问题,不如先把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好,小鹏现在正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做的。
![]()
小鹏现在的目标已经不是卖车了,它要成为一家做“具身智能”的公司,计划在2025年试运行Robotaxi,还要量产人形机器人以及飞行汽车,这些项目全都需要L4级别的技术,L3级别根本支撑不了,因为Robotaxi里面坐的是乘客而不是司机,如果系统突然要求乘客接管操作,会让人感到紧张,整个体验就会变得很差,而且责任归属也更复杂,李彦宏早在2022年就说过L3迟早会被跳过,现在小鹏正在把这句话变成现实。
![]()
它的技术底子也很扎实,云端部署了阿里云三万张显卡的集群,模型参数达到七百二十亿,只需五天就能完成一次全链路迭代,车端自研的图灵芯片单颗算力为七百五十TOPS,四颗组合起来达到三千TOPS,推理效率更是提升了十二倍,第二代视觉语言模型参数超过七十亿,比主流规模高出十倍,这不是单纯堆砌硬件,而是真正让系统实现自主运转,L4级别自动驾驶并非简单升级,而是完全无需人工干预的成果。其他车企的做法没有那么激进,蔚来的李斌说过不做Robotaxi,担心会抢了司机的饭碗,理想的李想认为未来五年是个分水岭,要么大家都开L4级别的车,要么就转向共享的Robotaxi,华为、吉利和比亚迪这些公司更实际一些,他们关注的是L3政策能够通过、量产速度快、用户容易感受到功能,而且供应链也成熟,赚钱比较稳妥,小鹏没有拿到L3牌照,这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他们不想参与这种规则模糊的游戏,他们追求的是清晰、可控并且能长期发展的路线。
![]()
![]()
行业对自动驾驶终点的看法已经分裂,有人认为L3是通往L4的必经阶段,比如理想的郎咸朋支持这一观点,也有人认为L3是多余环节,只要数据足够,L4自然会出现,真正的分歧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取舍选择,是否愿意为了短期利益去承担L4的风险,小鹏选择了后一种路径,他们不把L3看作过渡,而是视为陷阱,他们想要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现在很多人不明白它在做什么,但看它布局的方向就知道不是胡乱行动,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都是瞄准L4级别的东西,它不是逆着行业潮流走,而是重新定义自动驾驶应该服务谁,对象不是车主,是乘客,操作者也不是人类司机,而是系统本身,这事听起来有点玄乎,可它已经动手做了,别人还在考虑怎么实现L3的时候,它已经在搭建L4的框架,这步棋下得很有力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