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别吃太清淡,181 个国家研究:吃得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0
分享至

一、母亲突然晕倒,儿子怪罪“太咸”,医生却说——你妈是吃得太清淡!

“医生,我妈盐吃得特别少啊,怎么还会低钠昏迷?不是都说清淡饮食最健康吗?!”

在急诊室走廊,55 岁的小刘几乎要崩溃了。

他 78 岁的母亲段阿姨,是邻里公认的“养生达人”。
别人吃饭放两勺盐,她坚持“少吃盐、少放油”,白粥小菜、蒸菜水煮,十几年如一日。



可就在几天前,她刚走出电梯,就突然脚下一软,整个人往前倒,脸色惨白、呼吸微弱。
送到医院抢救后,主治医生一句话让儿子当场愣住——

“你母亲的血钠只有 121 mmol/L(正常 137-147),属于严重低钠,已经出现脑水肿前兆,幸亏送得及时!”

小刘瞪大眼:“怎么会低钠?她不就是吃得清淡吗?”

医生叹气:“现在很多老人把‘清淡饮食’理解成‘不吃盐、不摄入脂肪’,这是严重误区。盐吃太少,比盐吃太多更危险,会让血压忽高忽低、肌肉抽搐、甚至昏迷。

而就在急诊大厅另一边,120 刚送来的一位阿姨却是另一种情况——
长期爱吃咸菜、火锅、各种重口味,结果血压飙到 185,险些脑出血!

同一个医院,同一天,有人因“太咸”进急诊,有人因“太淡”进抢救。



可生活中,大多数人却只听过一句话:

“吃得越清淡越健康!”

但一个来自181 个国家的大型研究却抛出了一个“反直觉”的结果:
钠摄入太低的人——死亡率反而更高!

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
是不是“吃得越咸越长寿”?
是不是“越清淡越健康”?

今天,我作为医生,把真相掰开揉碎讲清楚。
看到最后,你会明白:饮食清淡≠不吃盐;控盐≠戒盐;健康饮食永远是“适量”。

二、反直觉观点:为什么 181 个国家的大型研究,竟然说“钠摄入太低反而更危险”?

这项研究来自《柳叶刀》(The Lancet),覆盖 181 个国家,是目前关于钠摄入量最大规模的研究。

研究发现:

每日摄入钠<3g(相当于食盐约<7.5g)的人群,心血管死亡率反而更高。

换句话说:

❌ 不是“吃越咸越长寿”❌ 也不是“吃越淡越健康”✔ 关键是——必须“适量”!



就像医生常说的:

盐吃太多伤血管,盐吃太少伤大脑、伤肾,还可能致命。

为什么“太淡”反而更危险?
因为钠是人体必需电解质,它负责:

  • 调控细胞水分
  • 维持血压稳定
  • 保证神经传导
  • 心跳节律
  • 肌肉收缩

当你盐吃太少,就可能出现:

  • 头晕
  • 乏力
  • 食欲差
  • 恶心
  • 心率异常
  • 严重者脑水肿 → 昏迷 → 危及生命

这就解释了段阿姨为什么突然晕倒。

三、吃得太清淡,有时比吃太咸还可怕(很多老人都中招)误区 1:清淡 = 不吃盐

很多老人以为“健康”就是:

  • 白粥+咸菜
  • 清水煮菜
  • 水煮面条
  • 一天盐不超过一小撮

结果出现:

  • 全身乏力
  • 手脚无力
  • 容易跌倒
  • 血压忽高忽低
  • 心脏不舒服

严重者直接低钠抽搐!

误区 2:清淡 = 不吃油

有人炒菜前甚至用开水冲掉油,说“去油更健康”。

实际上——

长期不吃油:
→ 便秘
→ 皮肤干
→ 免疫力下降
→ 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困难

特别是 50+ 人群,本来就胃口差,再不吃油,身体会更糟。



误区 3:清淡 = 常年白粥小菜

粥=高淀粉,升糖快,吃饱后两个小时又饿,反而更容易变胖。

长期吃粥的老人常出现:

  • 腹部肥胖
  • 血糖忽高忽低
  • 肌肉减少症

清淡≠只喝粥!

四、真正威胁老年人的,是“吃得不均衡”

我们国家几十年健康调查一直强调——
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三大饮食问题:

① 蛋白质摄入不足(老人变瘦、变弱)

  • 自来水煮青菜
  • 半块豆腐当一天蛋白
  • 不敢吃肉、不敢吃蛋

结果肌肉掉得飞快,走路不稳、容易摔倒。

② 盐吃太少,血压反而不稳

很多老人越控盐越晕,结果经常以为“脑梗要发作了”。

③ 碳水吃过多,脂肪吃得太少

典型早餐:

  • 1 碗粥
  • 1 根油条
  • 1 个馒头

营养几乎为零,靠淀粉硬撑血糖!

五、“吃得越咸越长寿”?来,还原真相

网上很多短视频喜欢夸张标题:

  • “重口味地区寿命更长?”
  • “盐吃多一点,身体更不容易生病?”

其实这是曲解研究。

真实结论是:
极低钠摄入(少于 3g/天)不健康;
极高钠摄入也不健康;
中间区间最健康。



多少算中间?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每日食盐摄入量 5g(相当于一瓶盖的量)

✔ 但大型研究发现:

食盐摄入 5~7g/天,整体健康风险最低。

注意:这里的差别不大。
和“盐吃越多越长寿”完全不是一回事!

六、那到底该怎么吃?——50+ 人群专属的“黄金饮食公式”来了

为了写得更通俗,我把最重要的饮食原则总结成一句话:

吃得不咸不淡,吃得不多不少,吃得不油不腻——就健康。

具体 4 条建议:

① 盐:别过度控盐,别过度重口味

每天 5-7g 盐(1 瓶盖),最适合中国老人。

  • 腌菜、咸鱼、火腿肠、方便面 → 盐极高
  • 清蒸鱼、炖菜、焯青菜 → 盐较低

惊人事实:
一根火腿肠的盐含量=自己炒菜加的盐 2~3 天。

② 油脂:每天必须要吃(少但不能断)

为什么医生从不建议老人 100% 不吃油?

因为油脂是吸收维生素 A、D、E、K 的“运输工具”。

吃油建议:

  • 每天食用油 15~25g(大约 1 勺半)
  • 多用橄榄油、菜籽油
  • 尽量少炸少煎



③ 蛋白质:是 50+ 人群最缺的营养

建议:

  • 每天一个鸡蛋
  • 每天一小块鱼、瘦肉(100g 左右)
  • 一个拳头量的豆腐或豆制品

蛋白质不够,整个身体“塌得快”。

④ 主食:粗细搭配最健康

  • 小米
  • 玉米
  • 燕麦
  • 全麦
  • 红薯

不要把粥当主食,更不能长期全靠粥。

七、三个信号说明你盐吃得太少(不要硬扛)① 走路容易晕,站起来头发黑

这是典型的低钠表现。

② 食欲差、没精神、总犯困

长期低盐=代谢变慢。

③ 血压反而不稳,忽高忽低

很多人误以为“血压高要少吃盐”,结果越控越晕。

八、三个信号说明你吃得太咸(必须立刻减盐)① 腿脚浮肿、鞋越穿越紧

盐吃多了,身体水分排不掉。

② 不停口渴,喝多少水也解不了

高盐直接刺激渗透压变化。

③ 血压长期偏高

是吃咸的典型表现。

九、结语:真正的科学饮食,从来不是“越XX越好”,而是“适量”

看完段阿姨的经历,你会发现——

清淡饮食不是错,
错的是——把清淡理解成“什么都少吃”。

我们在门诊看到太多人:

  • 吃得太咸 → 高血压
  • 吃得太淡 → 低钠昏迷
  • 不吃油 → 便秘/免疫力差
  • 不吃肉 → 肌肉减少
  • 只喝粥 → 血糖波动



饮食习惯,真的可以让人“越吃越健康”,也可以“越吃越危险”。

健康饮食,不是极端,而是平衡。

参考资料

  1. 《柳叶刀》全球钠摄入与疾病负担研究(181 国数据)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 WHO 《Dietary sodium intake and health》报告
  4. 《居民常见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2020)》

你觉得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吃得太咸?还是吃得太淡?

你父母、家人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吃得更健康!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转给父母看,让他们远离错误饮食观念。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日关系突变!日本自民党递交决议,可能直接驱逐中国总领事!

中日关系突变!日本自民党递交决议,可能直接驱逐中国总领事!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4 23:02:00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04:07
高市一刻也等不了了!一架专机飞抵中国,这次派的高官,很有讲究

高市一刻也等不了了!一架专机飞抵中国,这次派的高官,很有讲究

寻墨阁
2025-11-12 21:14:07
刚刚,上交所、央行联合发布,释放了两信号,下周一迎接大变盘?

刚刚,上交所、央行联合发布,释放了两信号,下周一迎接大变盘?

云鹏叙事
2025-11-15 00:00:04
校运动会上高中女生被弓箭射中面部,校方:已妥善救治,情况稳定

校运动会上高中女生被弓箭射中面部,校方:已妥善救治,情况稳定

大风新闻
2025-11-14 19:22:32
2-0,38岁梅西1球1助,劳塔罗1球1助,阿根廷豪取3连胜,太丝滑了

2-0,38岁梅西1球1助,劳塔罗1球1助,阿根廷豪取3连胜,太丝滑了

侧身凌空斩
2025-11-15 02:02:02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真假?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狱中绝食去世?家人也失联,知情者发声

180视角
2025-11-12 12:05:43
上海绿捷8人被逮捕,是因为遇见了一群“不明智”的家长

上海绿捷8人被逮捕,是因为遇见了一群“不明智”的家长

林中木白
2025-11-14 15:48:13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酝酿奇迹:再拿1分=进世界杯+创纪录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酝酿奇迹:再拿1分=进世界杯+创纪录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4 15:04:36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2025-11-14 22:24:08
网红“峰哥亡命天涯”多平台账号被禁止关注

网红“峰哥亡命天涯”多平台账号被禁止关注

极目新闻
2025-11-14 18:38:00
林高远/刘诗雯4-2逆转战胜陈垣宇/蒯曼,夺得全运会混双金牌

林高远/刘诗雯4-2逆转战胜陈垣宇/蒯曼,夺得全运会混双金牌

懂球帝
2025-11-14 23:41:05
官网更新MVP排行榜:约基奇升至第一东契奇第四 前五仍是国际球员

官网更新MVP排行榜:约基奇升至第一东契奇第四 前五仍是国际球员

罗说NBA
2025-11-14 21:36:47
家长买“猪肉记号笔”标记新生婴儿,医院:现在基本不会抱错孩子,不推荐使用

家长买“猪肉记号笔”标记新生婴儿,医院:现在基本不会抱错孩子,不推荐使用

潇湘晨报
2025-11-14 09:15:24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2 11:48:56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证券时报
2025-11-14 10:35:02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14 21:42:06
1-0!1亿人口国家狂欢:第91分钟绝杀!送8次晋级世界杯常客出局

1-0!1亿人口国家狂欢:第91分钟绝杀!送8次晋级世界杯常客出局

球场没跑道
2025-11-14 10:28:28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军机Talk
2025-11-14 11:02:16
“脑袋被驴踢了”的高市早苗要开战吗?

“脑袋被驴踢了”的高市早苗要开战吗?

天真无牙
2025-11-14 12:48:33
2025-11-15 07:04:49
鬼菜生活
鬼菜生活
不定时更新...
129文章数 257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艺术
时尚
军事航空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旅游要闻

文旅消费转型!景区不收割,真诚才是必杀技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