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子
1890年,41岁的查文清上任江苏丹阳知县。他是查家最后一位进士,虽仕途平淡,但为人清廉正直,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民间风评都不错。
![]()
查文清
但他没想到的是,上任才几个月,刚跨个年,一场重大的危机摆在面前。
02、丹阳教案
1891年4月25日,丹阳县民发现育婴堂墓地埋葬有70多具儿童尸首,马上冲进育婴堂一看,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诺大的育婴堂,一个活生生的儿童都没有。
愤怒的民众随即奔赴不远处的教堂,放火烧了教堂。
消息传开,邻县无锡、江阴、如皋等五县纷纷响应,掀起一股反洋教乃至反满清的运动。
本来,传教士及其买办犯下的累累罪行是事件发生的起因,但在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和担心政权稳定的双重考量下,朝廷一边派兵镇压,一边命令两江总督刘坤一火速处理此事。
刘坤一的职场前辈曾国藩就是一世英名倒在类似的天津教台案上,从直隶总督降职为两江总督。
刘坤一不敢怠慢,马上将六县知县革职查办,并将21位领头的民众处死,赔偿外国传教士12万银元了事。
这是丹阳教案的来龙去脉。金庸(查良镛)的爷爷查文清正处在事件正中心,他在这件事情上的作为和结局是怎么样呢?
03、良知
身为丹阳县令,发生教堂纵火事件后,查文清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现场。
![]()
查文清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真相,如何处理闹事的民众,成了棘手的问题。
如果抓人,无论是谁,必死无疑。但现场一看,只要是华夏儿女,有血有肉之人,无不义愤填膺。
儿童乱葬岗“纵横交错于地,或剜其目,或断其肢,至惨酷无人理”,人神共愤。
如果不抓,自己本是因此事“戴罪”之身,自身难保,如果再加上渎职一罪,仕途终结且不说,说不定还有牢狱之灾。
查文清与前来督查的镇江知府王仁堪内心矛盾重重,相邻五县都已交出首犯,他俩一个没抓。
好在,有二位义士挺身而出,准备舍身取义,承担了所有罪名。
王仁堪对查文清说:怎么处理,咱俩各写一字,看能否一致。
两人用食指蘸茶水在桌上各写一字:王仁堪写的是“走”,查文清写的是“放”。
两人相视一笑。王仁堪离去,查文清将2位义士从牢里放走,并告知涉事30余户各自逃命。
事后,查文清向朝廷请罪,辞官。
查文清的坦荡感动了不少正义官员,他们纷纷上奏求情。
其它五县的知县全部被撤职,事件起源地的查文清,处理意见反而是“甄别参革”。大意是,可以斟酌处理。
不过,查文清经此一事,对仕途意兴阑珊,丢下乌纱帽,回了浙江海宁老家。
在回家时,查文清还做了一件善事。这件事在近70年后,被孙子金庸写成了举世闻名的小说——
《连城诀》。
![]()
查文清返乡时,带走了遭地主诬陷坐了多年冤狱的和生。《连城诀》小说男主角狄云的故事就取材于和生的故事。
在《连城诀》的后记里,金庸特意提到了对自己影响最深的爷爷查文清:
我祖父文清公(他本来是“美”字辈,但进学和应考时都用“文清”的名字),字沧珊,故乡的父老们称他为“沧珊先生”。他于光绪乙酉年中举,丙戍年中进士,随即派去丹阳做知县,做知县有成绩,加了同知衔。不久就发生了著名的“丹阳教案”。
查文清辞官回乡后,开医馆救死扶伤,平日写诗作文为乐,编有《查氏医案》,准备刻印《查氏诗抄》,不及完成,便于1923年去世,享年74岁。
04、育婴堂内幕
有读者看到这,不禁会奇怪:查爷爷写完了,柳爷爷的爷爷还没登场呢?
别急,这厢就介绍。
引发丹阳教案的育婴堂名为“同善堂”,就是柳家十三世柳昕的产业。
![]()
柳家有三兄弟,老大柳昕(柳传志的高祖父,柳传志是十七世),号称柳大善人,以开育婴堂、施粥搞慈善为主业。
老二柳恂,除协助老大搞慈善外,自己开设有鸭片馆。
老三柳暹,称霸镇江丝绸业。
三兄弟经营的都是最赚钱的行业,但开鸭牙馆的二弟、开丝绸店的三弟,都不如一心搞慈善的大哥声名显赫。
为啥?
建议大家去看看张捷教授的视频,他详细解释了慈善的内核:
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莫过于做慈善。
为什么?
比如施粥,日军侵华后也做过这事。
大灾之年或兵荒马乱之年,人们逃难时,全家最值钱的东西就放在身上:什么金银细软,田契地契之类。
饿得奄奄一息的流民,拿金条换粥吃的是正常事。
而且,人在饥饿多天后,突然吃馒头会导致大肠破裂而亡。
这样,全部的家当就一次性交代完了。
大人活不了,总指望小孩能活下去。
于是,有钱的塞钱,没钱的直接塞娃,打着慈善救济名义的育婴堂生意火爆。
当然,这育婴堂、施粥慈善生意不是人人可做的,首先得与外国传教士沆瀣一气,然后在官府里有过硬关系。
为什么柳家能夺此好事?
柳家祖上,在清军入关时,当上了“武烈将军”,对自己民族有赫赫战功。
所以,后世传人当过“江淮盐运史”这样的肥差。
柳家在江苏一带算是名门望族。
因此,柳昕的“同善堂”不只丹阳一处,而是开成了连锁,足足八家分号。
在光辉的记录中,是这样写的:经营40年,活婴逾万。
但是,在丹阳教案中,一间育婴堂,无一存活儿童。
从前后记录的许多资料里,都可以看出:育婴堂,堪称人间地狱。
武汉花园山育婴堂遗址,现在还立着万婴墓,存活率不到千分之二。数万婴幼儿惨死于此。
![]()
上海圣母院育婴堂更甚,收40000婴孩,存活197人,存活率万之分二不到。
为什么存活率这么低?
一是自然淘汰。送到育婴堂的儿童先天有疾病或残疾,或者饥饿过度营养不良。
二是人工淘汰。儿童们进育婴堂后,工作人员不管不顾,让他们睡在冰冷的地上三天三夜,自动淘汰一批,留下体质稍好的儿童。
三是活体制药。这个馨竹难书,实在不忍描述。请大家查阅资料。
![]()
侥幸存活的儿童成为宣传工具
了解完慈善生意的内幕和育婴堂的累累罪行后,就知道为什么明明是青史留名的“大善人”,却将百科下架的原因了。
![]()
另外,顺便提一句,柳传志本名“柳传善”,后来不知为何将“善”改为“志”。
05、后人
颇有意味的是,柳家的家史把柳昕三兄弟的慈善事业描绘得光芒万丈,只字不提丹阳教案。
查家的后人查良镛(金庸)等对丹阳教案多有考据,为查文清的良知美行立言。
![]()
同一段历史,有两种描述。
那么,祖上有过联系的后人之间有什么互动没?
很可惜,没有。
搜索了一下,金庸从未对柳传志有过只言片语的互动。
![]()
柳传志只是在一次企业家的聚会上,提过金庸的名字,而且是在金庸的拥趸—马云面前。
![]()
来源观察者网
柳传志对马云说:我最近看了一本网络小说,比金庸的小说更有意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