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乌克兰首都基辅市长维塔利・克里琴科的一则“将现行25岁的征兵年龄下调至22岁”的提议引发全球关注。
在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的背景下,这一提议看似是缓解兵源压力的权宜之计,实则暴露了乌克兰深层次的危机。
四年战争不仅消耗着前线士兵的生命,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走这个国家的未来,数百万年轻人外流、人口结构崩塌、动员体系腐败丛生。
克里琴科将俄军的持续进攻比作“电子游戏”,却未曾提及,当一个国家需要不断降低征兵年龄来维系战局时,这场“游戏”的代价早已超出了承受范围。
![]()
乌克兰首都基辅市长 维塔利・克里琴科
乌克兰兵源已穷途末路?
基辅市长克里琴科的征兵提议,并非一时兴起的政策构想,而是乌克兰兵源耗尽的直接信号。
作为乌克兰政坛的重要人物,克里琴科在采访中用“电子游戏”形容俄军的进攻模式,不计伤亡、持续推进,这番表述既凸显了战场的残酷,更透露着对人力资源差距的无奈。
俄乌冲突爆发前,乌克兰常住人口约4429万,而到2023年已降至3773万,两年间减少近700万人,这一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权威统计,直观反映了人口流失对兵源基数的冲击。
乌克兰现行征兵制度的调整轨迹,早已勾勒出兵源危机的演进,2022年冲突爆发后,乌克兰迅速实施戒严令,禁止18至60岁男性离境,以保障兵源供给。
![]()
乌克兰士兵
但随着战局僵持,这一政策在2025年8月出现重大松动,政府允许18至22岁男性在战时状态下自由出入境,政策调整的初衷或许是平衡战时需求与国家长远发展,但现实却事与愿违。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9月共有7.9万名乌克兰公民获得欧盟临时保护,较8月激增49%,创下两年来单月新高。
克里琴科将征兵年龄下调至22岁的提议,本质上是对人口外流的被动回应。
当一个国家需要通过降低征兵年龄来弥补外流人口造成的兵源缺口时,其背后的人力资源危机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这一提议能否挽救前线颓势尚未可知,但它所传递的绝望信号,早已超越了政策本身的意义。
![]()
乌克兰难民
数据触目惊心!多重危机压垮乌克兰兵源体系
看似简单的年龄调整,背后是乌克兰兵源体系早已千疮百孔的现实,人口外流、极端动员与逃兵激增形成的“致命绞杀”,让降龄征兵根本填不满巨大的兵力缺口。
其中人口外流的规模远超想象,截至2025年9月底,逃往欧盟的乌克兰难民累计已超过437万人,其中德国接收120万,波兰接收99.6万,这两个国家成为难民最集中的目的地。
这些难民中,18至45岁的适龄男性占比超过40%,他们的离开直接掏空了乌克兰的兵源基础。
![]()
乌克兰难民
而极端动员政策的反噬进一步加剧了兵源困境,为补充前线兵力,乌克兰已将征兵范围扩大至16至70岁,甚至部分残疾人也收到了征召令。
此外,乌克兰还首次采购5万套女性军服,试图动员女性参军,但强制征兵引发的抵触情绪愈发强烈。
与此同时,和普通民众被迫入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乌克兰精英阶层的避役丑闻频发,比如前总统波罗申科的长子阿列克谢在俄乌开战后逃往伦敦逃避兵役,虽被罚款但仍未归国。
![]()
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
除了人口外流和动员政策之外,逃兵现象的蔓延则印证了兵源体系的崩溃。
乌克兰议员戈尔本科曾披露,已有超过10万名乌军士兵逃离战场或投降,这一数据与俄国防部披露的乌军伤亡数据相互印证。
为挽回兵力,乌克兰政府不得不推出“赦免令”,允许逃兵在规定时间内回国免罚归队,这一举措看似无奈,实则暴露了前线兵力缺口已达临界点。
当士兵宁愿逃离也不愿参战,当动员体系充满腐败与不公,单纯依靠降低征兵年龄显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
乌克兰士兵
单纯扩兵打不赢持久战
乌克兰当下的兵源困境,在现代战争史上并非孤例。
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86万大军面对美国领导的联军,最终付出2.5万人阵亡的惨重代价,而联军阵亡仅223人。
造成这种悬殊差距的核心原因,是伊拉克缺乏对等的技术装备与作战体系,美军借助卫星定位系统实施精准打击,几十分钟内就摧毁了伊拉克的指挥通信网络,让前线士兵沦为“无头苍蝇”。
如今的乌克兰正面临类似困境,俄罗斯的高精度导弹与电子战系统持续压制乌军,新兵经过短暂集训就仓促上阵,自然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
![]()
乌克兰士兵
另外,美国在阿富汗的20年持久战,则揭示了另一个残酷真相,缺乏民众支持的持久战,终将耗尽兵源与民心。
为维持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美国长期采用部队轮换制补充兵源,但这场侵略战争引发国内广泛反战情绪。
2007年10月,华盛顿曾爆发数十万人参与的反战游行,抗议政府持续投入兵力与资源。这种反战情绪直接影响兵源招募,后期美军不得不依赖高薪志愿兵与雇佣军维持战力。
如今的乌克兰,民众反战情绪同样日益高涨,适龄青年对参军避之不及,这种民心向背的变化,远比兵力数量的减少更为致命。
![]()
乌克兰民众抗议
历史案例反复证明,弱势方若缺乏技术优势与战略纵深,单纯依靠“以人填线”的扩兵策略,只会加速兵源枯竭。
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的美国,都未能通过单纯增兵扭转战局,反而陷入“伤亡-扩兵-再伤亡”的恶性循环。
如今的乌克兰,既面临俄罗斯的技术压制,又深陷持久战的消耗,克里琴科的降龄征兵提议,不过是重蹈历史覆辙的无奈之举,难以改变战场的根本态势。
![]()
乌克兰士兵
结语
基辅市长的降龄征兵提议,终究是乌克兰兵源危机的“应急反应”,而非“根本解决方案”,历史早已给出答案: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止于战场的攻防,更在于民心的向背与人口的存续。
当一个国家需要不断降低征兵年龄来维系战局时,这场战争的代价早已超出了承受范围,乌克兰的兵源危机,本质上是战争对人性与国家发展的摧残。
希望这场冲突能早日结束,让流离失所的难民重返家园,让年轻不再沦为战争的牺牲品,让和平成为维系国家存续的真正“兵源”。
信息来源:兵力短缺!基辅市长呼吁将乌克兰征兵年龄降至22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2
![]()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