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空鉴 | 专栏作者
美媒Politico网站12日惊曝,美方要求台湾比照美国与日韩协议模式投资美国,金额介于韩国的3500亿与日本的5500亿美元之间,台湾当局希望月底前与美国敲定协议。台湾社会对此惊疑不定,但台当局“行政院”则放话“投资模式不同”,更有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乐观表示,这是一个共创台美双赢的机会,“因为全世界只有台湾有能力协助美国推动高端芯片制造”。
![]()
台当局贸易谈判代表与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台湾有三点担心
民进党当局急切敲定与美国的关税协议。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最新透露,“台美关税协议”就等着“大老板”(指美国总统特朗普)做决定。随着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台方希望能在本月底前完成协议。据指出,台湾虽然对被“狠榨”有心理准备,但担心输得太多,不好交代,主要有三点:
一是担心美国商务部依据“贸易扩张法”第二三二条对台湾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半导体产业祭出新关税。
二是担心美国从8月7日起对台湾商品课征20%的“对等关税”不变,且叠加原税率。
三是担心特朗普临时变卦,对台湾持续榨取。
至于对美投资介于韩国的3500亿与日本的5500亿美元之间,民进党当局倒是不以为意。台时任“经济部长”郭智辉八月份曾表示,台湾(被要求)投资美国金额绝对不是3000亿或3500亿,“可能再加一些至4000亿美元”。
民进党当局的乐观来自于两个大的投资项目:一是台积电投资1650亿美元,以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群体需要跟进投资;二是台“中油”投资阿拉斯加天然气管线,预期也是数百亿以上的项目。
![]()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
二、全力营造“双赢”舆论
据指出,美台贸易关税谈判的文本草案已基本敲定,对于要出多少钱,付出多少代价,民进党当局实际上心里有数,此时,开展针对岛内社会的认知作战便是当前头等大事。
一是鼓吹“台湾模式”不同于日韩。民进党当局所谓谈判架构以“台湾模式”为基础,即由台湾厂商、产业“自主赴美投资”,民进党当局提供金融的信保支持,通过所谓“G to G”(政府对“政府”)合作协助,形成产业聚落,并向美方争取有利的投资环境和条件。但这说到底就是一块遮羞布,在美国政府面前,民进党当局有多少话语权?更遑论受双重规制的台湾厂商。
二是提前释放台谈判代表“持续争取调降对等关税”的努力。一旦美方不叠加原MFN(最惠国待遇)税率,或者在232条款上有所缓和,则民进党当局则可鼓吹“重大成功”。
三是营造“双赢”乐观氛围。安排一系列台湾财经名嘴、写手和亲绿业者人士鼓吹赴美投资对于构建“非红供应链”、“链接全世界”的意义。其中以和硕董事长童子贤的看法最有代表性。童子贤13日在出席“2025信息月 X 台湾教育科技展”宣称,他相信谈判“有不错的进展”,“这也是一个共创台美双赢的机会,因为全世界只有台湾有能力协助美国推动高阶芯片制造”。
![]()
特朗普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
三、台湾需承诺更多对美采购
一些台湾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对美承诺大额投资,并不保证就能争取到15%的关税且不叠加,因为台湾对美贸易顺差比日本、韩国高,如果今年对美贸易顺差又扩大,台湾可能需要承诺更多对美采购,例如军火、农产品及进口汽车降税等,才可能满足美国的胃口。
此前,民进党当局农业负责人陈骏季在美国国会已签下了100亿美元采购美国农产品的合作意向书,主要是美国大豆。
更大单的采购估计还是军火。年初,路透社即爆料,民进党当局正与美谈判,向美采购总金额70至100亿美元军备。9月份,民进党当局“驻美代表”俞大㵢投书美国布莱巴特新闻网称,台湾准备以“特别预算”加码对美军事采购近40亿美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