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长安马自达携全球战略车型EZ-60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发布”IP,成为首个在央视总部演播厅举办专属发布会的汽车品牌。在自主品牌占据新能源市场绝对声量的当下,央视将定义“中国智造全球好车”趋势的解释权交给了一家合资车企,这一反常规的动作折射出行业评价体系的某种回归:从单纯的流量导向转向更底层的品质与标准导向。
央视与长安马自达的这次联手,本质上是一次基于“全球化高标准”的价值对齐,它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维度,正从早期的“性价比突围”迈向“标准定义权”争夺的新阶段。
![]()
资格证:央视的选择,始于极限验证
央视的镜头具有极高的准入门槛,长安马自达EZ-60能够站上这一国家级公信力平台,核心在于其不仅通过了制造端的严苛审视,更在极限实战中拿到了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入场券。
在正式发布前,央视财经《超级工厂》栏目深入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对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进行了全景式扫描。镜头下,800台机器人组成的焊装车间实现了100%的自动化焊接,确保了车身结构精度的一致性;总装车间里,上千颗关键螺栓的扭矩被100%监控并可追溯。这种对制造母体的溯源,将EZ-60的全球化品质从抽象概念具象为可感知的工业细节。
含金量的顶点,则确立于极限环境的实战数据中。EZ-60在央视全程鉴证下,于“丙察察”原始路况完成了行业首次“撞滚浸”三重连环挑战。“丙察察”这条被称为“最难进藏路”的路线,综合了高海拔、温差剧变、非铺装路面、连续颠簸和频繁涉水等极端工况,是对车辆结构强度、三电系统防护和整车耐久性的终极模拟考。
![]()
撞:110km/h相对速度偏置对撞,考验的是车身结构的吸能与传力路径设计。EZ-60乘员舱结构完整,A柱无明显变形,车门正常开启,证明其7横5纵的笼式铠甲车身在碰撞发生时,能有效将冲击力分散,为乘员守住生存空间。
滚:35米悬崖翻滚,模拟的是现实中更复杂、更致命的侧翻和翻滚事故。EZ-60电池包在历经多次剧烈撞击后无泄漏也无热失控,验证了其8级层层递进的防护架构(从电芯、模组到整包及车身)的可靠性。
浸:0.5米水深浸泡30分钟,远超城市内涝的常见水深。电池系统无短路,这得益于其IP67级的防水防尘标准和高压电系统的严密隔离。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秦丽蓬指出,针对长尾场景的极限测试的验证价值远超常规实验室标准。这种以“自虐”证“安全”的方式,构成了EZ-60获得央视背书的硬核逻辑。
此外,双方在战略层面的高度咬合也是关键考量。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已确立为全球新能源整车出口基地,EZ-60作为全球战略车型,其出海路径与央视“讲好中国智造全球化故事”的传播诉求高度一致,央视所看重的是由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宝钢、科大讯飞等组成的中国头部供应链天团,这不仅是一款车的发布,更是中国新能源全产业链竞争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
价值锚:以EZ-60为样本,重塑全球好车标准
获得央视背书后,EZ-60所定义的“全球好车”的核心逻辑在于打破“地域双标”,在安全、操控和品质三大维度上建立全球统一的高标准。
针对部分出海车型存在的“内外有别”现象,比如国内版与出口欧洲的版本在高强度钢材使用比例或气囊配置上存在差异,EZ-60从研发源头即确立了“中欧双五星”的统一目标。这意味着,EZ-60不能采用“择优通过”的投机策略,而是必须以两套标准中“更严苛”的那一个作为自己的最低要求。
长安马自达与宝钢联合开发的1470MPa冷冲压钢被应用于车身关键的结构件上,什么概念?这种钢材在保证极高强度的同时拥有更好的成型性和尺寸精度,解决了传统超高强度钢必须依赖热成型工艺的“卡脖子”问题。宝钢股份汽车板销售部技术服务室总监梅杰表示,这标志着“实验室的梦想已经照进中国消费者的现实”。
该技术不仅让EZ-60斩获2025“中国十佳车身”及“最佳材料”双奖,更因其相比热成型能降低58%的碳排放,体现了绿色制造的产业引领价值。
![]()
在坚固的材料之上,7横5纵的笼式铠甲车身结构将乘员舱包裹其中,高强钢占比高达86.5%。全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特别是包含了通常在更高级别车型上才出现的、用于防止前排乘客在侧碰中二次碰撞的远端安全气囊。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经理吴旭曦那句“除了发型,哪都能保护到”,正是对这种全方位、无差别安全承诺的形象注脚。
在电动化时代,零百加速数据变得廉价,但高级的驾驶质感依然是稀缺品。马自达并未放弃“人马一体”的品牌灵魂,EZ-60的操控标定由马自达日本广岛、德国法兰克福、中国南京以及长安母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共同完成,这种全球协作确保了车辆既能适应中国复杂的城市路况(如频繁的启停、减速带),也能满足德国不限速高速的操控需求(如高速变道时的车身姿态控制)。
EZ-60在全球9国路况下进行了超900万公里的验证,测试里程数是行业平均水平的数倍。这种投入,目的并非为了刷出漂亮的极限数据,而是为了确保“行-转-停”的每一个动态环节都能给驾驶者带来线性的、可预期的、充满信心的反馈。此外,EZ-60还首次搭载了连续可变阻尼悬挂(CDC),能够毫秒级调整减震器阻尼,在通过减速带时变软以过滤颠簸,在高速变道时变硬以抑制侧倾,有效解决了传统悬挂“软”与“硬”的矛盾。
依托马自达海外最佳工厂的制造体系,EZ-60实现了“中国智造即全球品质”:南京工厂可以实现左舵/右舵、电动/燃油8款车型的共线生产,这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领先水平,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制造基础;焊装车间800台机器人全自动作业,确保了车身结构精度;总装车间关键扭矩100%监控,并建立“一车一码一件”的溯源系统,确保了出口版本与内销版本在品质上的一致性;车身悬架经受了180万次台架测试(等效真实路况25万公里),制动踏板耐久性达国标4倍。
这种对长期可靠性的极致追求,正是马自达品牌口碑的基石。
![]()
风向标:从“量胜”到“质胜”的出海新范式
审视长安马自达EZ-60与央视的这次合作,其行业意义早已超越了单一车型,它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树立了一个清晰的价值路标。
中国汽车出海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的关键期,早期的“性价比”优势已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未来的竞争核心在于品质与标准。在欧洲等成熟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环保、数据隐私、长期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极为严苛,任何在标准上的“投机取巧”,都可能导致品牌形象的崩塌。
EZ-60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范本: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集群和世界级的制造能力,打造符合全球最严苛标准的全球车,这不再是合资品牌的独角戏,而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集体突围。
当EZ-60出口海外时,跟随它一起出海的还包括由中国头部供应链集群共同托举的“技术集合体”,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的电池、宝钢的特种钢材、科大讯飞/火山引擎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从过去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供应链”的体系化输出迈进。
![]()
长安马自达扮演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全球资源整合者和标准定义者角色,它利用马自达百年的造车经验和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将中国头部供应链资源进行整合、调校、验证,最终打造出一款符合全球统一标准的“全球车”。这为合资模式在新能源时代探索出了全新的发展路径,即不再是简单的“市场换技术”,而是“中国优势+全球标准”的强强联合。
长安马自达携手央视,向世界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智造的新时代,将以全球统一标准和供应链全球化协同为核心特征。中国汽车工业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参与者,而是有能力、有实力、有底气成为全球标准的共建者。
这也印证了央视“品牌强国工程”的赋能逻辑——通过国家级平台的权威背书,筛选并助力那些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实力的产品,加速中国汽车产业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的跨越。
江湖车评:
在电动化浪潮中,马自达选择了一条看似“慢”实则“稳”的道路,它坚守的是对“全球好车”标准的执念。当一款中国智造的汽车能够自信地站上国家最高媒体平台,并以全球统一标准定义品质时,这本身就已经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成熟自信的最佳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