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唱到:十月里,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哭倒长城三百里,忠贞烈妇孟姜女。
再过些日子,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一了,人们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缝寒衣了,因为接下来即将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到来,它就是寒衣节。这个日子,在古代又被称之为“十月朝”、“祭祖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
和其它的传统节日一样,它也有自己的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为修筑长城,强征民夫。书生范喜良与新娘孟姜女成婚三日便被抓走。秋去冬来,孟姜女心疼丈夫衣衫单薄,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夫送去冬衣。然而当她到达长城,却得知丈夫早已累死,尸骨被埋于城墙之下。
![]()
孟姜女悲恸欲绝,痛哭三日三夜,竟将长城哭倒一段,露出了丈夫的尸骸。她在十月初一这天,将亲手缝制的寒衣焚化,寄予亡夫。而这便也奠定了寒衣节 “送寒衣、寄哀思” 的核心内涵。
寒衣节的起源,远比我们想象当中的要久远!
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腊祭”就是现在寒衣节的一个雏形,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便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记载。当时朝廷会在此时颁发冬衣,以示体恤。由生者的“授衣”推及逝者的“送衣”,这也体现了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一个理论。
![]()
今年寒衣节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时间上要比往年更晚一些,因为农历闰六月,等于多出来了一个月,所以农历的十月初一,相当于十一月了,我们经常说,清明早,寒衣迟,今年送寒衣的日子,不需要推迟,就可以直接送了。
那么在这天还有什么讲究和说法呢?提醒大家:无论有空没空,5件事别犯忌讳,老规矩不马虎。
第一件事:别忘了烧寒衣
寒衣节是个祭祀的节日,而且地位和清明节、中元节一样,所以不要忘了在这个时候,给逝去的亲人送去寒衣,本身今年的天气就比较的寒冷,而送寒衣的心意,自然要更加的迫切一些。
![]()
如果是在外面,实在不能回到老家,也可以采用遥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个缅怀之情。
第二件事:晚上不要晾晒衣物
寒衣节,既然是被认为是鬼节,那么在晚上的时候,一些晾晒的衣物就不要放外面了,尤其是内衣裤,容易沾染上游荡的“阴气”或“寒气”。若穿在身上,恐会招致疾病或厄运。
所以这里提醒大家,白天晾晒好的衣物,在日落之前,要记得收回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这天不晾晒衣物。
第三件事:和人不要争吵
这天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所以一定要保持内心的一个虔诚,不要和别人起冲突,也不要去辱骂他人,不然的话,这份肃穆,容易搅扰先人安宁,其产生的负面情绪和混乱气场,也容易为自己招来不顺。
![]()
第四件事:晚上不归家
在这天的时候,还要记住,晚上要及时的回家,这个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古人看来,祭祀的节日阴气都比较的重,如果是外面游荡,尤其是晚上了还不回家,容易沾染不好的东西,影响到自身的一个运势,所以建议大家,晚饭后应尽量待在家中,如需晚归,也最好与人结伴,并避免去不洁之地。
![]()
第五件事:不订婚嫁娶
寒衣节是一个寄托哀思的日子,所以在这天的日子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去办一些大事,比如订婚嫁娶,这种人生大喜,一般都是锣鼓喧天,欢声笑语,显然和寒衣节的气场也是截然相反的,甚至还会被认为是对先人的不敬,因此要注意规避。
很多人认为,寒衣节就是一个迷信,应该坚决被取缔,其实,笔者认为,它更多的是对生命循环的朴素认知,而且也是孝文化的一种延伸,“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我们永远要记住,勿忘来处,方知归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