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伯洋的通缉令热度持续上升之际,针对“台独”顽固分子温子渝和陈柏源,大陆再度发出两份通缉令,台海舆论再度沸腾,赖清德这边显然“人麻了”,想通过韩国瑜为这事求一个转圜的机会。
短短几天之内,大陆通过法律、经济与舆论组合拳,再次把“台独”行为放在聚光灯下,让赖清德当局倍感压力。
展开来说,法律和经济层面。大陆通过通缉、立案、冻结经济资产,形成明确的法律威慑,让“台独”分子明白搞分裂的后果。舆论层面,大陆通过媒体起底、通告悬赏,把个案放在公众视野里,让“台独”行为成为“示范案例”,形成社会压力。
大陆这几天动作很快,不只是针对几个人,而是让所有搞“台独”的人都看得清楚:搞“台独”要付出代价。这不仅在打击当事人,也在向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台独”没好下场。
看下时间线,24年10月,沈伯洋、曹兴诚等人被纳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大陆相关部门切断其经济支持链条。
25年6月,沈伯洋父亲名下关联企业被大陆惩戒,直接削弱“台独”经济后盾。
25年10月28日,重庆市公安局对沈伯洋涉嫌分裂国家犯罪立案侦查。
25年11月9日,央视推出专题片,指出可通过国际刑警及跨境司法合作对“台独”分子进行全球追捕。
25年11月11日,沈伯洋在德国出面表态“无所谓”,同时台湾省媒体发表评论称其为“台独烈士”。赖清德呼吁韩国瑜及跨党派民代“声援”沈伯洋,帮转圜一下。
25年11月12日,韩国瑜公开反驳赖清德,指出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是赖清德制造的“台独”问题,最终责任还得他自己承担,要他正视问题——废除“台独党纲”,承认“九二共识”,这是明确的政治警告和舆论施压。
25年11月13日,大陆下发两份通缉令,进一步加大对“台独”顽固分子、台湾网红温子渝、陈柏源的法律和舆论压力。温子渝和陈柏源这两个人,在国外的社交平台上经常发布反大陆的内容:煽动“台独”、攻击大陆政策、抹黑大陆在台湾的惠台措施。更严重的是,他们还针对在台湾的大陆配偶进行网络或现实的欺凌和迫害,帮“台独”势力做事,制造大量分裂两岸的舆论。
大陆抓沈伯洋、温子渝、陈柏源,是按照中国刑法“煽动分裂国家罪”办的——也就是谁搞“台独”、破坏国家统一就算犯罪。公安机关的动作包括:立案调查、冻结他们的钱、悬赏让人提供线索、发通缉公告,甚至通过国际合作追踪。这些手段连起来,就形成了一整套抓“台独”分子的法律网。
目前针对逃到德国的沈伯洋,事情是有一些棘手。其实从国际司法角度看,跨境追责有一定现实难度:因为政治性犯罪通常不受引渡保护,国外特别是德国这种国家,如果把案件认定为政治问题,就可能不配合抓人。换句话说,我方要想让法律动作落地,必须把证据扎实、程序走得明明白白,让行动看起来是针对实际犯罪,而不是针对政治立场。只有这样,通缉和追责的效果才能真正持续、管用,不被国际社会质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