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新媒体不多,请关注美国华人杂谈
作者 | Terry
全文共 5897 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已开通快捷转载,欢迎转发。
请使用网站Justicepatch.org查看完整文章及更多内容,为防失联,请通过邮件订阅网站,或关注我们的电报频道:https://t.me/piyaoba
![]()
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上周,美国国务院向全球各地使领馆下发了一份新的签证政策,要求签证官员在评估移民签证时要将申请人的健康状况作为关键因素进行考量。
这一新的政策立即招致大量专业机构和移民团体的批评。本文就将从这份指令入手,带您看清川普政府如何在政策细节的修改过程中,把反移民的虚假叙事变成了又一道高高的门槛。
省流版:
这份新的指令将本应由专业健康机构做出的判断,下放给了并非专业人士的移民官员,并给了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这样的举措,与一百多年前充满种族主义偏见的优生政策如出一辙。
该政策背后是川普及其盟友长期以来不断宣扬的种族主义叙事,将外国移民污名为“福利享用者”。
专家研究证明,移民并不会拖垮美国的社会福利体系,消耗美国福利更多的是本国出生的公民,且川普第一任期时的与移民关联的“公共负担”政策,已经造成了大量负面影响。
健康成为门槛:川普政府最新签证新规引发混乱
2025年11月6日,健康领域专业媒体
KFF健康新闻爆料称,美国国务院向全球各地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发出了一份新的签证审查指令,要求签证官在评估申请人时,将健康状况作为关键考量因素,以确定其是否可能成为美国的“公共负担”(public charge)。
KFF健康新闻是全国性新闻编辑室,致力于深度报道健康议题,同时也是凯撒家庭基金(KFF)的核心运营项目之一,该机构是健康政策研究、民意调查及新闻报道的独立来源。
根据该报道,这份国务院内部电报显著扩大了以健康为由拒签的适用范围。长期以来,美国签证审查主要集中在传染病筛查与疫苗接种,而此次新增的慢性病与心理健康项目,使“健康状况”成为潜在的移民门槛。
报道写道:“这份指导要求签证官在判断申请人是否可能成为公共负担时,考虑慢性疾病及年龄等因素,因为这些群体可能需要昂贵的长期护理。”
该报道还指出,这一指令是川普政府第二任期内对移民政策的又一次大幅调整,延续了其第一任期“公共负担规则”的精神逻辑。
另据美联社报道,这份电报指示签证官在审理签证时,应以更广泛的理由认定部分申请人不具入境资格,包括年龄、健康状况以及未来可能依赖公共福利的风险。文件写道:
“某些医疗状况——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可能需要数十万美元的长期治疗费用。”
电报由国务院直接发送至各大使馆和领事馆,要求官员在签证审查中结合多项因素作出综合评估,包括年龄、健康、家庭状况、教育背景、职业技能及经济能力等。根据报道,这份文件明确将健康状况纳入判断申请人是否“可能成为公共负担”的核心标准之一。
另一家媒体《新闻周刊》在获得同一份文件的描述后指出,国务院的指导中包含具体问句,要求签证官评估:“申请人是否拥有充足的经济资源,以在其整个预期寿命期间承担医疗费用,而无需寻求公共现金援助或政府负担的长期照护?”
国务院首席副发言人汤米·皮戈特(Tommy Pigott)为这一新规辩护称:
“众所周知,川普政府正在把美国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包括执行那些确保我们的移民体系不会成为美国纳税人负担的政策。”
截至目前,美国国务院尚未公开电报全文,也未发布具体实施日期或细节说明。美联社认为“这项新规看似技术性的调整,实则代表着政策的根本转向——健康与财富被合并为通往美国的双重门槛。”
KFF健康新闻则判断,这一变化的影响可能主要集中在申请移民签证、并计划在美长期居留的人群。乔治城大学移民律师索菲娅·热诺维斯(Sophia Genovese)对该媒体表示:“以慢性病或心理健康为由拒签,代表一种政策上的扩张——这让健康成为政治工具,而不仅仅是医学评估。”
从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来看,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健康状况正式成为美国移民体系的筛选标准之一。它不仅意味着签证官拥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也显示出川普政府在第二任期继续以“公共负担”为理由强化移民限制的政治方向。
而对于在美国的华人而言,这一政策如果严格落地,造成的影响会非常直接。例如,一个新移民,经过了漫长的移民程序,获得了美国公民身份,为了家庭团聚,想帮自己的父母办理绿卡。这时,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常见的慢性病,相关手续就有可能被拒绝。
各方反应:政策引发移民律师与公共卫生界的强烈批评
国务院的这项新指导一经曝光,立即在美国法律界、移民倡导组织和公共卫生专家中引发争议。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显示,专家普遍认为,这项政策不仅扩大了签证官的主观裁量权,也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制造歧视与恐惧。
据美联社报道,天主教法律移民网络(Catholic Legal Immigration Network)高级律师查尔斯·惠勒(Charles Wheeler)表示,该新指令与国务院自身的《外交事务手册》(Foreign Affairs Manual)相矛盾。手册明确禁止官员以“假设性风险”为由拒签,但这份电报却要求签证官“发展个人判断,以预测未来可能的健康开支或紧急情况”。
惠勒指出:“这令人担忧,因为签证官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他们没有能力预估疾病风险,却被要求依据个人经验或偏见作出判断。”
而乔治城大学移民律师热诺维斯则指出,以往的签证健康审查仅针对传染性疾病或疫苗接种情况,如今新规却将慢性病和心理健康纳入拒签考量,这是“极具歧视性且缺乏科学依据的扩张”。
她表示:“以糖尿病史或心脏病风险作为拒签理由,这意味着健康问题被政治化。签证官被赋予决定一个人‘是否值得进入美国’的权力。”
美联社采访的前国务院签证处官员迈克尔·斯坦(Michael Stein)则警告说:“各地领馆依据不同文化或医疗标准解释肥胖或疾病风险,可能导致同样条件的申请人在不同国家被完全不同地对待。”
总体来看,多方评论均认为,这项政策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技术执行,而在于“健康”与“价值”的政治化。KFF健康新闻在报道结尾写道:
“将健康作为入境标准的扩张,不仅是行政细节的调整,更是一种制度性排除。健康在这里不再是医学概念,而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被接纳的政治标准。”
先扣上负面帽子,川普才好为反移民政策铺路
把移民与“疾病、负担、入侵”相连接,是川普和其盟友们长期政治叙事的一部分。早在2015 年宣布参选美国总统当天,他在纽约川普大厦的演讲中指称“当墨西哥把他们的人送过来/他们带来毒品、带来犯罪,他们是强奸犯”,这一段原话后来被多家媒体收录为其竞选叙事的起点。
川普类似的做法华人应该并不陌生,在新冠疫情暴发后,他多次将新冠称作“中国病毒”,并在2020年的公开活动中使用“功夫流感(Kung Flu)”表述。《华盛顿邮报》对社交平台数据的分析显示,在他首次发出“中国病毒”推文后一周,与该词相关的反亚裔标签显著飙升。
在边境与移民的总体话术上,川普频繁以“入侵(invasion)”形容来自中美洲的移民车队与越境者。事实核查机构FactCheck.org对其 2018–2019 年多场集会言论做过系统梳理,指出他在佛罗里达等地公开为“入侵”(invasion)一词辩护。
而在 2024 年大选期间,川普在电视辩论和集会中放大了关于俄亥俄州春田市/斯普林菲尔德的海地移民“偷吃宠物”的谣言,此说法被当地官员与多家媒体辟为不实。我们也曾撰写过相关的事实核查(参考阅读:)。
这类语言并非孤立的口头修辞,而是为了将反移民从口头叙事逐步“制度化”。
当国务院的签证新指令把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问题等与“公共负担”相连结时,恰好与这种叙事互相呼应:把健康风险与特定的移民社区相关联,再把这种联系转译为“财政风险”,进而让“入境资格”的新门槛显示出更显著的正当性。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公共卫生与不平等史的学者 Merlin Chowkwanyun 在接受《卫报》采访时指出,“把公共卫生恐惧武器化来针对移民”在美国有悠久历史,如今相关话语又回到政策前台。
从2015年开场白里的“毒品、犯罪、强奸犯”,到2020年的“中国病毒/功夫流感”,再到2024年的“海地移民吃猫吃狗”谣言放大,这条叙事主线把移民不断置于“威胁—负担”的框架下。它既服务于竞选动员,强化“我们/他们”的二元对立,也为排外政策正当化提供素材。
当签证官被要求评估慢性病与长期护理成本时,正是把这种叙事里的“健康/纯洁”隐喻嵌入到制度操作之中。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吉灵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巴里·波普金(Barry M. Popkin)告诉《新闻周刊》,这项指导可能会对某些族裔群体造成不成比例的影响。
他说:“西班牙裔、中东人和南亚人在即使身体质量指数(BMI)仅为 23 至 25 的情况下,其糖尿病发病率也最高,更不用说在超重或肥胖时了。许多申请人甚至不会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或心脏病——即使他们受过良好教育但仍较年轻——因此这项指导存在严重缺陷。”
“其次,这似乎是另一种减少移民人口的方式,尤其针对中美洲和南美洲安第斯地区的国民,那里的原住民血统使他们更易出现腹部脂肪堆积与糖尿病风险。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上述所有族群——在相同的BMI下,他们体内的内脏脂肪(围绕心脏和肝脏的脂肪)更多,从而提高患病风险。”
因此,当我们看到这次签证新规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问题纳入评估时,并不能仅视为“健康筛查”,更应理解为一种新型排外机制:通过“健康”作为门槛,对特定群体进行更严格的筛查,强化谁可以“配得”进入美国。
《卫报》在今年1月的一篇报道中,曾援引哥伦比亚大学卫生史学者 Chowkwanyun指出,在美国,利用疾病恐慌或"入侵"论调攻击移民有着悠久传统。例如在20世纪初,旧金山唐人街,传染病就曾被用来为极其严苛的检查提供理由。大多数华裔移民经由天使岛入境时,都要接受严苛的检查。据天使岛移民站基金会,如果未能通过体检,移民将面临住院治疗(费用自行承担)或被遣返;通过体检者则会被安排至拘留宿舍,等待被审讯是否具备入境资格。
![]()
1923年,一名移民在加州蒂伯伦的天使岛移民站接受审查。当时,乘船抵达旧金山的乘客按国籍分流。欧洲人及头等舱乘客可在船上完成文件办理,来自亚洲以及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和墨西哥)的移民则需以“健康原因”为由接受隔离,被送往天使岛办理手续。
揭穿“移民是负担”的谎言:公共负担规则的经济与社会代价
当我们看清了这一政策背后隐藏的种族主义叙事,再回答另一个关键问题:移民会拖垮美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吗?要知道,在川普的第一任期时,就曾推出过“公共负担”规则,将移民身份与社会福利挂钩。
该政策出台之后,来自社会学与经济学领域的两份系统研究——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移民公共负担影响研究》(The Impact of Public Charge on Immigrants)与美国新经济联盟(New American Economy, 简称 NAE)的研究报告《公共负担规则及其对美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均以实证数据揭示:移民并非福利体系的主要消耗者,相反,他们是经济与公共财政的重要贡献者。以“公共负担”为理由,限制移民进入美国,只会造成更大的负面效应。
移民领取公共福利的比例更低
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指出,川普政府在推动“公共负担规则”时,建立在一个被广泛误解的前提之上——即移民过度依赖福利。
但当研究者排除了统计口径中被错误纳入的美国公民子女和难民群体后,发现移民实际使用福利的比例远低于本土出生人口。
研究数据显示,在收入和年龄相当的情况下,移民平均领取的公共援助比本土居民少约四分之一。
原因在于:
大多数移民处于劳动年龄,他们是税收与社会保险的重要缴纳者;
法律已明确限制新移民在入境后的前五年内享受大部分联邦福利,例如非居民外国人就无法申请每年2200美元的税收抵免;
许多看似“移民家庭”领取福利的统计,其实来自家庭中出生在美国的公民子女,而非移民父母本人。
研究作者指出,这一误读导致公众和决策者错误地将贫困、健康不良等社会结构性问题归咎于移民。他们写道,公共负担政策“依赖于虚假叙事而非事实”,忽视了移民实际的经济贡献。
法律机制本就防止“依赖”行为
根据同一研究,自1996年《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协调法案》(PRWORA)通过以来,新抵达美国的移民在前五年内不得领取大多数联邦社会福利。这意味着,即使他们有意申请援助,也在制度上被排除在外。
研究指出,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已防止移民成为公共负担,因此以此为由强化签证和入境限制“既没有必要,也缺乏现实依据”。
这篇论文也列出了一张谣言与事实的对照表:
![]()
![]()
经济研究:公共负担政策反而削弱经济
而美国新经济联盟的经济分析则从宏观角度揭示,“公共负担规则”不仅没有节约财政资源,反而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报告估算,若该政策全面实施,将直接影响约 400 万非公民劳动者,其中四分之一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分布在教育、医疗、建筑、制造、运输等核心产业。
受影响移民每年创造的总收入超过 536 亿美元。一旦他们被迫离开美国或转入地下经济活动,美国经济将损失约 910 亿美元 的产值,其中包括直接收入下降与间接的消费与税收损失。
报告指出,这些群体恰恰集中在劳动力紧缺的行业,他们的流失将削弱地方经济与社会服务系统。因此,“公共负担规则”在经济层面上是一项“得不偿失的政策”。
当恐惧取代了安全,社会将付出更高的成本
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还指出,“公共负担”政策制造了广泛的社会恐惧,形成了“寒蝉效应”。在2019年该规则正式生效之前,约有七分之一的移民家庭因担忧身份受影响而主动退出食品援助、学校午餐或儿童医疗项目。许多父母即使其子女是美国公民,也选择不再为孩子申请公共健康保险。
研究者称,这种“寒蝉效应”削弱了社会公共卫生体系,让低收入移民社区更难获得基础医疗与营养支持。从公共政策角度看,这种因恐惧导致的自我排除,不仅没有节约成本,反而会在长期造成更高的社会支出。
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总结道,这一政策“不必要、不公平、也不安全”;而 NAE 的经济报告则指出,它“违背了美国接纳移民、鼓励奋斗的历史传统,并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实际损害”。
事实证明,移民并未拖垮美国的福利体系,真正的负担来自基于恐惧与误解的政策,以及背后通过推动这类政策攫取政治利益的无良政客。
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
关注我们,不再失联
电报频道t.me/piyaoba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前往正义补丁网站justicepatch.org
参考资料:
https://apnews.com/article/immigration-public-charge-trump-benefits-visas-0929b2c8f635479173929300cb683a27
https://kffhealthnews.org/news/article/visa-public-charge-health-conditions-trump-state-department/
https://www.newsweek.com/trump-refusing-us-visas-overweight-people-11029433
https://www.thetimes.com/us/news-today/article/obese-visas-overweight-health-trump-rftkstr26
https://www.americanimmigrationcouncil.org/report/economic-impact-of-public-charge-rule/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478291/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5/jan/24/health-racial-inequality-trump-immigration
https://joysauce.com/442-chinese-immigrants-hellish-experiences-on-angel-island/
https://www.aiisf.org/histor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