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夫妻日子平淡,日记风波重拾旧忆,携手旅行重启婚姻路

分享至

胡婕有时候会觉得,婚姻像是被装进了一个密不透风的保鲜袋。

曾经鲜活的情感,在日复一日的寻常里,慢慢被抽走了所有的空气。

变得干瘪、皱缩,静静地躺在生活的冰箱角落,蒙着一层薄薄的霜。

她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成不变地滑向尽头,寂静无声。

直到那个荒唐得像一出蹩脚舞台剧的夜晚,一枚不合时宜的楔子,敲进了她与丈夫孙磊之间那道看不见的缝隙。

那一夜的放纵,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涟漪荡开,搅动了她以为早已凝固的一切。

起初是毁灭性的恐慌与自责,几乎要将她淹没。

可谁能想到,这看似将一切推向深渊的失序,最终却阴差阳错地,

让两棵濒临枯萎的树,在狂风暴雨后,意外地触到了久违的春日暖阳,

甚至,挣扎着,发出了意想不到的新芽。

这其中的曲折,连胡婕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像一场离奇的梦。



01

午夜十二点的钟声,似乎是在极遥远的地方敲响的。

声音透过厚重的墙壁传进来,已经变得微弱而模糊,带着一种不真切的空洞感。

胡婕侧躺着,背对着身边那个熟悉的轮廓,眼睛在黑暗中睁得很大。

窗帘没有完全拉拢,留着一道窄缝,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光渗进来。

在天花板上投下一片稀薄的、暧昧不明的光晕。

耳边是孙磊平稳而绵长的呼吸声,规律得近乎刻板,像一只精准的节拍器。

这声音她听了十五年,早已融入骨髓,成了夜晚背景音的一部分。

可今晚,这声音却像一把钝刀子,一下下,不轻不重地剐蹭着她的神经。

她小心翼翼地翻了个身,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这潭死水般的寂静。

借着那微弱的光线,她凝视着丈夫的侧脸。

这张脸在睡眠中显得格外松弛,眼角和嘴角的纹路清晰地舒展着。

失去了白日里那种刻意维持的、略带疲惫的严肃表情,竟有几分陌生。

他睡得很沉,似乎世间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包括身旁妻子波澜起伏的内心。

胡婕想起晚饭时,她试着聊起单位里新来的年轻同事闹的笑话。

孙磊只是“嗯”了一声,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手机屏幕。

屏幕上反射着蓝光,映亮了他镜片后面没什么情绪的瞳孔。

那一刻,胡婕觉得,他们之间隔着的不是一张一米五宽的餐桌。

而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结了冰的荒原。

她无声地叹了口气,气息轻得像羽毛,旋即消散在凝滞的空气里。

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从孙磊升任部门经理后加班越来越多开始的?

还是从儿子去外地读大学,家里骤然空荡下来开始的?

或许更早,早到激情被柴米油盐慢慢熬干,亲吻变成例行公事般的额头触碰。

早到两人并排坐在沙发上,可以一整晚各自盯着手机,一言不发。

婚姻这口井,是真的快要干涸了。

她甚至能听到井底泥土龟裂时发出的、细微的“咔嚓”声。

一种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寂寞感,像潮水一样漫上来,淹没了她的口鼻。

她轻轻掀开被子一角,赤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像幽灵一样溜下床。

客厅里一片黑暗,只有鱼缸里的氧气泵发出单调的“咕嘟”声。

几条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在幽蓝的水中缓缓游弋,对窗外那个广阔的世界一无所知。

胡婕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偶尔驶过的车辆,车灯拉出长长的、流动的光带。

这个世界仍在喧嚣运转,唯有她这里,时间仿佛停滞了。

她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皮肤有些干燥,眼角的细纹在指腹下清晰可辨。

四十二岁,像一个尴尬的分水岭,青春早已扬长而去,衰老却尚未完全显形。

卡在中间,不上不下,如同她此刻的人生。

她回头望了一眼卧室虚掩的门,那规律的呼吸声似乎还在耳边。

心里有个声音在轻轻地问:难道剩下的几十年,就要一直这样过下去吗?

没有人能给她答案。只有窗外的霓虹,依旧不知疲倦地闪烁著。

02

餐桌上铺着胡婕精心挑选的米白色亚麻桌布,那是他们蜜月旅行时在一個小镇上买的。

中间摆着一瓶盛放的红玫瑰,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是她下午特意去花市挑选的。

柔和的灯光洒下来,映照着精致的瓷器和锃亮的刀叉,一切都力求完美。

餐桌正中,是孙磊最爱吃的清蒸鲈鱼,火候恰到好处,淋着热油和蒸鱼豉油,香气扑鼻。

旁边还有油焖大虾、红烧排骨、清炒时蔬,以及一蛊冒着热气的山药排骨汤。

这些都是胡婕忙活了一个下午的成果,从挑选食材到精心烹制,没有丝毫马虎。

墙上的挂钟时针指向七点,那是他们约定好的晚餐时间。

胡婕解下围裙,理了理头发,坐在餐桌旁,心里怀着一丝隐隐的期待。

今天,是他们结婚十五周年的纪念日。

她希望这顿晚饭,能成为一个契机,打破近日来的沉闷。

或许,能让他们回忆起一些早已被遗忘的温暖片段。

七点十分,孙磊没有回来,也没有电话。

胡婕拿起手机,又放下,心想也许是堵车了。

七点半,桌上的菜肴热气渐消,那盘清蒸鱼看起来也不再那么鲜亮。

胡婕忍不住发了一条微信:“到哪儿了?菜要凉了。”

消息如同石沉大海,过了五分钟,依然没有回复。

她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小区入口的方向,路灯下空无一人。

只有几只飞蛾不知疲倦地绕着灯罩打转。

七点五十分,她的手机终于响了,是孙磊打来的。

胡婕连忙接起,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急切:“喂?你到哪儿了?”

电话那头传来孙磊略显疲惫和嘈杂的声音:“小婕,抱歉抱歉,临时有个非常重要的客户。”

“实在是推不掉,这会儿正在饭店陪着呢。你们先吃,别等我了。”

胡婕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像一块石头坠入冰冷的湖底。

她沉默了几秒,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今天……是纪念日。”

孙磊似乎在跟旁边的人说什么,隔了一会儿才回应,带着一丝歉意,但更多的是习以为常:

“啊!你看我这忙的,都给忘了。对不起啊,老婆。”

“明天,明天我一定补偿你,带你出去吃大餐,好不好?”

胡婕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劝酒声和隐约的笑语,只觉得浑身发冷。

她轻轻地说:“好,你少喝点酒。”然后便挂了电话。

“你们先吃”,他下意识用了“你们”,或许在他心里,这个家除了她,还应该有儿子。

可他难道忘了,儿子已经去外地读大学,这个家里,今晚只有她一个人吗?

胡婕慢慢坐回餐桌前,看着这一桌渐渐冷却的、无人欣赏的菜肴。

玫瑰花的香气变得有些甜腻,甚至带着一丝腐败的气息。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

鱼肉冷了,有些腥,口感也变得木木的,难以下咽。

她放下筷子,再也吃不下一口。

巨大的失望和委屈像藤蔓一样缠绕住她的心脏,越收越紧。

她想起刚结婚那几年,哪怕再忙,孙磊也绝不会忘记这样的日子。

甚至会提前准备好惊喜,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小礼物,一顿他亲手做的、不甚美味的饭。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纪念日变得无足轻重,甚至连被记起都成为一种奢望?

这偌大的房子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冰箱压缩机启动时沉闷的嗡鸣。

她站起身,开始默默地收拾餐桌,将那些精致的菜肴一盘盘倒进垃圾桶。

动作机械而缓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冰冷的残羹触碰到指尖,带来一种黏腻的不适感。

当她端起那盘几乎没动过的清蒸鲈鱼时,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最终,她还是稳住了,没有让盘子滑落。

收拾完一切,厨房恢复整洁,仿佛那顿精心准备的晚餐从未存在过。

胡婕走到客厅沙发坐下,没有开电视,只是抱着一个靠垫,蜷缩在角落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不知过了多久,门口终于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孙磊带着一身酒气走了进来,脸色微红,脚步有些虚浮。

他看到坐在黑暗中的胡婕,愣了一下,随即扯出一个笑容:

“还没睡啊?不是让你别等我了嘛。”

他走过来,想拍拍胡婕的肩膀,却被她不露痕迹地避开了。

孙磊的手僵在半空,气氛瞬间有些凝滞。

他似乎也意识到什么,讪讪地收回手,揉了揉太阳穴:

“今天真是喝多了,那个客户太难缠。我先去洗个澡。”

说着,便摇摇晃晃地走向浴室。

胡婕始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

一场预料之中的争吵并没有发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无力的冰冷。

这种冰冷的沉寂,比任何激烈的冲突都更让人绝望。

她知道,今晚,他们之间那层看不见的冰,又加厚了一寸。



03

周末下午,阳光透过咖啡馆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木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里弥漫着咖啡豆烘焙后的浓郁香气和甜点的奶香味。

胡婕用小勺轻轻搅动着杯中的拿铁,心不在焉地看着奶油拉花慢慢融化。

坐在她对面的傅秀珍,则是另一番光景。

她穿着一条剪裁别致的亮黄色连衣裙,妆容精致,耳环随着她说话的动作轻轻晃动。

手舞足蹈地讲述着她最近参加的各类派对和趣闻,语调轻快,充满了活力。

“你是没看到,那个场面,真是有意思极了!”

傅秀珍压低了一点声音,身体前倾,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混合着神秘和兴奋的光芒。

“现在城里有些人啊,玩得可开了。有一种小范围的聚会,叫什么‘心灵减压局’。”

胡婕抬起眼,有些疑惑:“减压局?做什么的?瑜伽还是冥想?”

“哎哟,我的好姐姐,你可真老土。”

傅秀珍嗤笑一声,轻轻拍了一下胡婕的手背。

“比那个刺激多了!就是一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聚在一起。”

“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放下平时的面具和压力,释放真我。”

胡婕微微蹙眉:“特别的方式?能有多特别?”

傅秀珍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抿了一口咖啡:

“比如……化装舞会?或者一些角色扮演的小游戏?”

“大家戴着面具,谁也不知道谁,可以尽情地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

“结束后各奔东西,就当是做了一场梦,什么都不用负担。”

胡婕的心跳莫名加快了一些,她下意识地抗拒:

“听着就不太正经……一群陌生人,装神弄鬼的,多危险。”

“危险?”傅秀珍不以为然地挑挑眉,“规矩严格着呢,安全得很。”

“再说了,你看看你现在,整个人都快蔫儿了。”

“守着你们家孙磊那潭死水,有意思吗?人生苦短,得及时行乐!”

“我可不是怂恿你干嘛,就是觉得,你也该出来透透气,见见不一样的世界。”

胡婕沉默了,低下头,看着杯中深褐色的液体。

傅秀珍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她本就波澜微兴的心湖。

“释放真我”、“放下面具”、“当是一场梦”,这些词语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与她日复一日的沉闷生活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她想起无数个如同昨夜一样死寂的夜晚,想起孙磊熟睡中陌生的侧脸。

想起那桌无人共享、最终被倒掉的纪念日晚餐。

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混合着长久以来的压抑和好奇,悄然滋生。

“我……我还是觉得不合适。”胡婕的声音有些干涩,缺乏说服力。

傅秀珍看出了她的动摇,趁热打铁:

“没让你现在就决定。下周末有个小型的,先感受下气氛嘛。”

“就当是去开开眼界,不好玩随时可以走。我可是好不容易才弄到的邀请。”

说着,她从一个时髦的手包里拿出一张设计简约的黑色卡片。

卡片上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有一个烫银的、抽象的面具图案。

傅秀珍将卡片推到胡婕面前:“拿着,考虑考虑。想去的话,提前告诉我。”

胡婕看着那张黑色的卡片,像是看着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她知道不应该碰触,但指尖却不由自主地、轻轻抚过那个冰凉的烫银面具图案。

咖啡馆里流淌着舒缓的爵士乐,周围的人们低声谈笑。

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安逸。

唯有胡婕的心中,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风暴。

她既害怕那盒子打开后会释放出无法控制的灾难。

又隐隐期待着,里面是否真的藏有能拯救她于枯燥生活的、意想不到的礼物。

04

周二上午,胡婕所在的社区文化中心要为新一期的宣传栏拍摄一组照片。

负责这件事的,是文化中心通过朋友介绍的一位自由摄影师,韩昊强。

当这个年轻人背着硕大的相机包,穿着一件有些磨损的皮夹克。

顶着一头略显凌乱却不失时髦的卷发出现在门口时,胡婕感到有些意外。

他太年轻了,看起来不超过二十五岁,身上带着一种未被生活磨平的棱角。

和胡婕日常接触的那些表情模式化、衣着严谨的同事们截然不同。

“您好,胡主任是吧?我是韩昊强。”他笑着打招呼,牙齿很白,眼睛亮晶晶的。

声音爽朗,带着年轻人特有的、仿佛用不完的活力。

胡婕短暂地晃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啊,是,我是胡婕。辛苦了,韩老师。”

“可别叫我老师,”韩昊强摆摆手,笑容更大了,“叫我小韩或者昊强都行。”

整个拍摄过程轻松而高效。韩昊强很专业,指挥若定。

但又不像有些艺术家那样倨傲或难以沟通。

他会耐心地调整角度,寻找最佳的光线,不时开几句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活跃着略显严肃的现场气氛。

休息间隙,他递给胡婕一瓶水,很自然地聊起来:

“胡主任,你们这文化中心氛围真不错,比我想象的有意思多了。”

胡婕接过水,道了声谢:“也就是组织些常规活动,让居民有个地方走动。”

“平凡中见真章嘛,”韩昊强倚在墙边,掏出手机快速翻看着刚拍的照片。

“你看这张,捕捉到那位阿姨剪纸时特别专注的神情,很有生命力。”

他把手机屏幕递到胡婕面前。

照片上,社区里一位退休的王阿姨正低头认真地剪着一幅窗花。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花白的头发和布满皱纹的手上。

眼神里有一种沉静的、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投入。

胡婕平时看惯了这些场景,并未觉得特别。

但经由韩昊强的镜头和话语一点拨,她忽然也从这寻常画面中。

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踏实而温暖的力量。

“的确……拍得很好。”胡婕由衷地说。

“是吧?”韩昊强收起手机,眼神里闪烁着对自身工作的热爱。

“我觉得记录下这些真实的生活瞬间,比拍那些华丽的大片更有意义。”

“每个人,每个平凡的时刻,都有它独特的光彩。”

他的话像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胡婕有些积灰的心房。

她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有人用这样热情洋溢的语气谈论工作了。

在孙磊和她的圈子里,话题更多地围绕着房价、股票、孩子的教育。

以及各种现实的压力,枯燥而务实。

拍摄结束后,韩昊强一边收拾器材,一边对胡婕说:

“胡主任,底片我回去整理一下,精修几张后发您邮箱。”

“效果好,以后有活动还可以找我,给你们打折。”

他的直率和坦诚让人讨厌不起来。

胡婕点点头:“好的,谢谢你,今天辛苦你了。”

“不辛苦,挺开心的。”韩昊强背上包,挥挥手,大步流星地走了。

阳光追着他的背影,那件旧皮夹克似乎也闪着光。

胡婕站在文化中心门口,望着那个充满活力的年轻身影消失在街角。

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仿佛一池静水中,被投下了一颗鲜活的小石子,漾开了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她回到办公室,坐下,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

脑海里却不时闪过韩昊强亮晶晶的眼睛和他谈论“生命力”时认真的表情。

这种蓬勃的、未经驯化的生机,是她失落已久,并且在她与孙磊的关系中。

几乎已经找不到的东西。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包里那张黑色的、带着烫银面具图案的卡片。

第一次,对那个被傅秀珍描述得光怪陆离的“神秘世界”。

产生了一丝具体而微弱的、混杂着不安的好奇。



05

周六,孙磊难得不用加班,却也闲不下来。

他决定把书房里那个堆积杂物的旧书柜清理一下,腾出空间放新买的专业书籍。

胡婕则在客厅里整理换季的衣物,阳光很好,她却有些心不在焉。

目光不时飘向书房的方向,带着一种复杂的、自己也理不清的情绪。

自从那天见过韩昊强,又经历了与傅秀珍的咖啡馆谈话后。

她感觉内心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像是一颗被深埋的种子,遇到了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正不安分地想要破土而出。

她对孙磊,似乎更加难以忍受那种习惯性的沉默和忽视。

但同时,一种隐秘的愧疚感,又让她在面对孙磊时,显得有些过分敏感和刻意。

“小婕,”书房里传来孙磊的喊声,“你来一下,看看这个还要不要?”

胡婕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衣物,走了过去。

书房里有些凌乱,孙磊正蹲在书柜前,脚边堆着一些旧杂志和杂物。

他手里拿着一个蒙尘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硬壳笔记本。

封面是暗红色的,已经略微褪色,边角有些磨损。

“这个……好像是你以前记东西的本子?放得太久了,都发黄了。”

孙磊说着,随手拍了拍笔记本上的灰尘,递了过来。

胡婕接过本子,手指触碰到那粗糙的封面时,心里猛地一跳。

她想起来了,这是她大学时代以及刚工作那几年用的日记本。

里面记录了她许许多多隐秘的心事、青春的躁动、对未来的憧憬。

当然,也包括她和孙磊热恋时的点点滴滴。

她已经快忘记这个本子的存在了。

“我看看……”胡婕轻声说着,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翻开了第一页。

褪色的钢笔字迹映入眼帘,那是年轻时的自己,笔迹略显稚嫩,却充满了力量。

“今天在图书馆遇到一个男生,穿着白衬衫,戴眼镜,看起来很斯文……”

“他今天约我看电影了,黑暗中,我能听到自己心跳如鼓……”

“我们牵手了,他的手心很暖,我想,这就是爱情的样子吧……”

“孙磊这个傻瓜,竟然在操场上用蜡烛摆了个心形向我表白……”

一页页翻下去,那些早已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如同黑白电影被重新赋予了色彩。

鲜活地、甚至有些咄咄逼人地扑面而来。

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是毫无保留的热情、炽烈的爱恋、对共同未来的无限畅想。

那时的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吵不完的架,也有瞬间和好的甜蜜。

会因为对方的一个眼神而心跳加速,会为了一次短暂的分别而依依不舍。

胡婕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她沉浸在回忆里,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身旁的孙磊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正默默地看着她,看着她脸上那种沉浸在过往中的、复杂而柔软的神情。

孙磊的眼神里,起初是有些好奇,随即,当他注意到胡婕指尖微微的颤抖。

和几乎不可闻的叹息时,那眼神渐渐变得深邃起来。

他很少看到胡婕露出这样的表情了。

日常生活中,她更多的是平静,偶尔是压抑着的不满和疲惫。

这种带着伤感和怀念的柔软,似乎只属于遥远的过去。

孙磊心里动了一下,一种微妙的情感被触动。

他忽然意识到,妻子不仅仅是他生活中一个稳定的存在。

她也有过那样鲜活、热烈的青春,有过只为他一人才绽放的璀璨光芒。

而自己,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去留意,那光芒是否还在,是否已经黯淡。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比如问问她想起了什么。

或者开个玩笑调侃一下年轻的自己。

但长久以来形成的沟通障碍,让他觉得贸然开口显得有些突兀和尴尬。

那股冲动终究还是消散了。

他最终只是默默地转过头,继续收拾地上的杂物。

仿佛刚才那一刻细微的情感涟漪,从未发生过。

胡婕合上日记本,紧紧抱在胸前,像是抱住了一个失而复得的宝贝。

又像抱住了一个灼热的、烫手的秘密。

她抬眼看向孙磊的背影,那个背影宽阔,却似乎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将那本日记里记载的炽热过去,与眼下这沉闷的现实,清晰地隔绝开来。

她既庆幸孙磊没有追问,又因为他显而易见的沉默和回避,而感到一丝更深的失落。

06

时间不紧不慢地滑向了周末。

这一周,胡婕过得心神不宁。

那张黑色的卡片像个幽灵,不时在她脑海里闪现。

韩昊强充满活力的笑容,与孙磊沉默的背影,交替出现。

日记本里炙热的文字,与现实冰冷的沉寂,形成残酷的对比。

傅秀珍打来过两次电话,语气轻松,像是随口问问,却带着不容错辨的催促。

“怎么样啊,大美女?考虑好了没?机会难得哦,听说这次场地特别棒。”

胡婕每次都含糊其辞,用“最近有点忙”、“再看看吧”之类的借口搪塞过去。

但内心的天平,却在不知不觉中倾斜。

促使天平最终倾向一端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周五晚上,胡婕试探性地问孙磊,周末有什么安排。

她心里甚至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

或许孙磊会想起上次失约的纪念日,提出补偿,比如看场电影或者出去走走。

孙磊正盯着电视里的财经新闻,头也没回:

“哦,周六上午要去公司加个班,处理点手尾。下午嘛……可能在家休息吧。”

他的语气平淡无波,仿佛这只是最寻常不过的一个周末。

胡婕心里那点微弱的火苗,“噗”地一下熄灭了。

她看着孙磊专注于电视屏幕的侧脸,那股熟悉的、令人窒息的绝望感再次涌上心头。

她突然觉得,如果再不做出一点改变,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改变。

她可能会被这种无边无际的沉闷吞噬掉。

晚上,她鬼使神差地拿出了那个暗红色的日记本,又翻看了几页。

年轻时的爱恋越是滚烫,就越发衬托出当下的冰冷。

合上日记本,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拿起手机,给傅秀珍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把地址和时间发我吧。”

信息发出去的那一刻,心跳得厉害,手心都有些出汗。

既有种踏出禁忌一步的恐慌,又有一种打破樊笼的、病态的兴奋。

傅秀珍的回复很快,一个“OK”的手势表情,紧接着发来了详细的地址和时间。

附加一句:“到时候门口有人接应,报我名字就行。打扮一下,亲爱的!”

周六晚上,胡婕对着衣柜,犹豫了很久。

最终,她选了一条很多年没穿过的、款式相对低调的黑色连衣裙。

外面搭了一件日常的风衣,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刻意。

她告诉孙磊,傅秀珍约她晚上一起吃饭看电影,会晚点回来。

孙磊正靠在沙发上用平板电脑下象棋,闻言只是“嗯”了一声,眼睛都没抬一下。

“菜在锅里热着,你记得吃。”胡婕又补充了一句。

“知道了,你去吧。”孙磊的语气依旧平淡,甚至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耐烦。

这种毫不关心的态度,像最后一根稻草,反而奇异地坚定了胡婕前往的决心。

聚会的地点在一栋看似普通的公寓楼顶层。

按照傅秀珍的指示,胡婕乘坐电梯直达顶楼,走出电梯间。

一扇厚重的、看似普通的木门前,站着一位穿着黑色西装、彬彬有礼的侍者。

“您好,请出示您的邀请函。”侍者微笑着说。

胡惴惴不安地拿出那张黑色卡片。

侍者检查了一下,侧身推开木门:“请进,祝您今晚愉快。”

门在身后合上,仿佛隔开了两个世界。

门内的景象让胡婕有些眩晕。

光线幽暗,流转着暧昧的蓝色和紫色光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氛和酒香。

轻柔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在空间里流淌。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戴着各式各样的精致面具。

只露出嘴唇和下巴,身份难辨。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笑声也显得克制而神秘。

傅秀珍很快迎了上来,她也戴着一个华丽的羽毛眼罩。

穿着一条性感的亮片短裙,与平时的风格大相径庭。

“你可算来了!”傅秀珍亲热地挽住胡婕的胳膊,递给她一个简单的银色半脸面具。

“来,戴上这个,入乡随俗。放松点,就当是一场游戏。”

胡婕迟疑着戴上面具,冰凉的触感贴合在皮肤上。

一种奇异的匿名感油然而生,仿佛戴上了面具,那个平日里拘谨、压抑的胡婕就暂时消失了。

傅秀珍递给她一杯晶莹剔透的、冒着气泡的鸡尾酒:“尝尝,特调的,味道不错。”

胡婕接过酒杯,浅浅尝了一口,辛辣中带着甜味,口感复杂。

她环顾四周,看着那些隐藏在面具后的男男女女。

他们似乎都很享受这种匿名的自由,交谈的姿态放松而随意。

一个同样戴着面具、身材高大的男人走过来,向傅秀珍打招呼。

他的目光透过面具,落在胡婕身上,带着些许审视和兴趣。

傅秀珍笑着为双方做了简单的介绍,用的都是化名。

胡婕的心跳又开始加速,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危险的悬崖边缘。

酒精开始在体内发挥作用,让她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也更大胆了一些。

她甚至开始尝试着,和走过来搭讪的、不知名的陌生人,进行一些轻松而短暂的对话。

在这种氛围下,一切都显得不那么真实,道德感的边界也开始模糊。

她不知道的是,在会场另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

一个穿着休闲西装、戴着简单黑色眼罩的年轻男人。

正倚在吧台边,若有所思地晃动着手中的酒杯。

他的身形和那头微卷的头发,让胡婕感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熟悉感。

但昏暗的光线和面具的遮挡,让她无法确认。

而那个年轻男人的目光,似乎也几次不经意地,扫过她的方向。



07

酒精像温暖的潮水,缓缓漫过胡婕的四肢百骸,软化了她紧绷的神经。

面具赋予的匿名感,如同一种无形的铠甲,让她暂时卸下了平日里的枷锁。

她甚至开始主动和旁边一位戴着威尼斯风格面具、谈吐风趣的男人聊了起来。

话题无非是音乐、旅行一些安全的内容,但这种感觉很新奇。

不用顾虑身份,不用担心言多必失,只是一种纯粹的、轻松的社交。

傅秀珍不知何时已融入到更热闹的人群中,留下胡婕独自面对这光怪陆离的场景。

这时,那个让她感觉有些熟悉的、倚在吧台边的年轻男人。

端着一杯酒,径直朝她走了过来。

“介意我加入吗?”他的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带着一丝刻意的低沉。

但那种爽朗的底色,依然让胡婕的心漏跳了一拍。

她无法确定,只是下意识地往旁边让了让,表示不介意。

他在她身边坐下,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展开话题,而是沉默了片刻。

才望着舞池中晃动的人影,轻轻说了一句:

“有时候,戴着面具,反而更容易说真话,不是吗?”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不经意间撬开了胡婕心防的一道缝隙。

她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应:“也许吧……因为不用负责任?”

年轻男人转回头,面具后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

“不完全是。也许是因为,面具遮住了我们习惯了的表情。”

“反而让心里的真实声音,有机会跑出来透透气。”

他的话,莫名地触动了胡婕。

她想起了白天的自己,那个在单位需要保持形象的中层。

那个在家里需要维持平静表象的妻子。

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或许,都只是不同场合下的面具而已。

他们开始交谈起来,话题渐渐深入,从生活的疲惫。

到梦想的褪色,再到人与人之间难以言说的疏离感。

他言语间的敏锐和某种程度上的通透,让胡婕感到惊讶。

他似乎能轻易理解她那些未曾明说的困惑和失落。

这种被理解、被倾听的感觉,是她许久未曾体验过的。

仿佛在沙漠中独行已久的人,忽然遇到了一泓清泉。

不知不觉,杯中的酒又续了一次。

音乐变得更为迷幻,灯光也更加暧昧。

周围的人群似乎更加放纵,笑声和谈话声都提高了音量。

胡婕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分不清是酒精的作用,还是氛围的催化。

年轻男人的靠近,他身上淡淡的须后水味道混合着酒香。

都让她有一种危险的、堕落的吸引感。

“这里有点闷,”他轻声提议,声音几乎贴着她的耳朵。

“我知道有个阳台,可以看到很棒的夜景,要出去透透气吗?”

胡婕的心狂跳起来,理智在拼命拉响警报。

但身体却像不受控制一样,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阳台很大,夜风带着凉意吹散了室内的燥热。

城市的璀璨灯火在脚下铺展开来,宛如星河倒泻。

远离了室内的喧嚣,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彼此微弱的呼吸声。

两人靠在栏杆上,一时无话。沉默却比刚才的交谈更令人心慌意乱。

“其实,”年轻男人忽然开口,打破了寂静。

“我好像……之前见过你。在社区文化中心,对吗?”

胡婕猛地一怔,最后一点侥幸心理被击碎。

她抬起头,震惊地看着他。

男人缓缓抬手,摘下了自己的黑色眼罩。

月光和远处的霓虹,清晰地映亮了他年轻的脸庞。

正是韩昊强。

他的眼睛里,没有了白日的爽朗阳光,而是盛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惊讶,有试探,还有一种毫不掩饰的、被今晚氛围催生出的欲望。

“胡主任,真的是你。”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了然的叹息,又有一丝莫名的兴奋。

胡婕的大脑一片空白,惊慌、羞耻、还有一种被看穿秘密的无地自容。

让她下意识地也想摘下面具,转身逃离。

但韩昊强动作更快,他轻轻按住了她的手。

他的手心很烫,温度透过皮肤,一直灼烧到她的心里。

“别摘……”他的声音低哑,“就这样,挺好的。”

他的靠近带着强大的压迫感,混合着酒气和年轻男性的气息。

胡婕僵在原地,浑身无力,理智的堤坝在欲望和情绪的洪流冲击下。

摇摇欲坠。她知道自己应该推开他,应该立刻离开。

但身体却像被钉在了原地,一种长期压抑后的饥渴。

和对于“失控”本身的隐秘渴望,让她失去了反抗的力量。

韩昊强的吻落下来的时候,带着不容抗拒的灼热。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