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工给首长补胎,对方愣住:你小子这手艺,绝对在部队练过!

分享至

萧立诚用棉纱仔细擦去扳手上的油污,动作轻缓得像在擦拭一件古董。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维修车间,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和橡胶混合的独特气味。

车间外的马路车水马龙,都市的喧嚣被一道卷帘门隔开,只剩下工具碰撞的清脆声响。

他将擦亮的扳手挂回墙上特定的位置,与其他工具排列得一丝不苟。

这个习惯从他退伍来到“顺通”汽修厂第一天起,就从未改变过。

老板宋钦明常说,光看萧立诚整理工具的样子,就知道这是个有故事的人。

但萧立诚从不谈论自己的故事,就像他从不允许任何一颗螺丝在他手里拧歪半分。

此刻,他浑然不知,一道熟悉的目光即将穿越七年的时光,落在他沾满油污的工作服上。

命运正悄悄转动齿轮,将一段刻意尘封的过往,推向这个平静的午后。



01

深夜十一点,“顺通”汽修厂最大的维修槽里亮着孤零零一盏防爆灯。

一辆老款帕萨特被高高架起,萧立诚整个人几乎躺在底盘下方。

他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但拿着棘轮扳手的手稳得像台液压钳。

车间里只剩下工具与金属咬合时发出的规律咔嗒声,以及他沉稳的呼吸。

“奇怪,这异响不像是常规轴承问题。”萧立诚低声自语,眉头微微蹙起。

他放下扳手,拿起手电筒,光束精准地打在变速箱与传动轴的连接处。

仔细观察下,他发现了一处极其细微的磨损,寻常检测根本难以察觉。

“原来是这个衬套老化,引发了共振异响。”他嘴角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这种故障隐蔽而棘手,好比人体内一处无关紧要却持续作痛的小关节。

多数技师会建议车主更换整个总成,花费不菲且耗时漫长。

萧立诚却转身走向材料架,从一大堆零件中熟练地翻找出一个特定型号的尼龙衬套。

他记得这个冷门配件,是上周整理库存时顺手归类在角落里的。

回到车底,他先用清洗剂仔细清洁连接部位,去除油污和锈迹。

然后拿出专用工具,小心翼翼地将旧衬套顶出,动作轻柔得像在做外科手术。

安装新衬套时,他甚至没有用锤子,而是凭借手腕的巧劲均匀地按压进去。

整个过程中,他的眼神专注而平静,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精密配合。

最后,他给新衬套表面涂抹了一层薄薄的专用润滑脂,不多也不少。

重新组装完毕,他降下车体,启动引擎,挂挡轻踩油门。

之前那令人烦躁的“嗡嗡”异响彻底消失了,发动机运转平稳而安静。

萧立诚关掉引擎,满意地用棉纱擦了擦手,在维修单上写下诊断结果和维修方案。

他的字迹工整有力,如同他维修的每一个环节,清晰、准确、无可挑剔。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无声闪烁,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指针即将重合在十二点的位置。

又是独自与机械对话的一个夜晚,他却似乎乐在其中。

02

第二天清晨,老板宋钦明早早来到车间,习惯性地先检查头天晚上的维修记录。

当他拿起帕萨特的维修单时,眼睛里立刻闪烁起赞赏的光芒。

“立诚,又是你加班到半夜?这车王老板送来时说过,跑了好几家都没找出毛病。”

宋钦明拍着手中的维修单,声音洪亮地穿过半个车间。

萧立诚正在给一台发动机做常规保养,闻言只是抬头笑了笑。

“故障点比较隐蔽,多花了点时间检查,不算什么大事。”

宋钦明走到他身边,看着他熟练地更换机油滤清器,动作行云流水。

“你这手艺,真不像普通汽修学校出来的。说真的,立诚。”

宋钦明压低声音,带着试探的语气。

“你以前在部队,到底是干什么的?就只是普通汽车兵?”

萧立诚手中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语气平静得像在谈论天气。

“就是普通后勤兵,摸的方向盘和扳手多了,熟能生巧而已。”

这话他说了不下百遍,连自己都快相信了。

宋钦明却不买账,他经营汽修厂二十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技师。

萧立诚的技术,尤其是诊断那些疑难杂症的能力,绝非“熟能生巧”能解释。

那是一种融入了骨髓的本能,一种对机械原理近乎偏执的深刻理解。

更让宋钦明好奇的是萧立诚这个人。

三十出头的年纪,技术顶尖,却甘愿在他这个小汽修厂拿着普通技师的工资。

为人沉稳低调,不抽烟不喝酒,业余时间就是看书和打理他那间简陋的出租屋。

仿佛对物质没有任何欲望,整个人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疏离。

“王老板刚才来取车,高兴得不得了,说终于找对地方了。”

宋钦明换了个话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红包。

“这是王老板额外给的辛苦费,点名给你的,收着吧。”

萧立诚看了一眼红包,轻轻推了回去。

“维修费已经付清了,这额外的钱不合规矩。老板你留着给大伙儿加餐吧。”

宋钦明还想再劝,但看到萧立诚那双平静却坚定的眼睛,把话咽了回去。

他知道,这又是白费口舌。萧立诚有他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不容逾越。

“你啊...”宋钦明摇摇头,无奈地把红包塞回口袋。

这时,车间门口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

“宋叔,萧大哥,早上好呀!给你们带了刚出笼的包子!”



03

唐美萱拎着两个保温袋,笑盈盈地站在车间门口,像一道明媚的阳光。

她是汽修厂对面“老唐家常菜”馆老板的独生女,大学刚毕业,在附近公司做文员。

这姑娘活泼开朗,几乎成了汽修厂的编外人员,尤其喜欢往萧立诚身边凑。

“美萱来了,今天又给我们改善伙食?”宋钦明笑着迎上去,接过一个保温袋。

“我爸一早蒸的鲜肉包,非让我赶紧送过来,说还热乎着呢。”

唐美萱说着,眼睛却一直瞟向正在擦手的萧立诚。

她把另一个明显更精致的保温盒递到萧立诚面前,脸颊微微泛红。

“萧大哥,这是单独给你留的,你最爱吃的梅干菜肉馅儿。”

萧立诚接过饭盒,礼貌地点头致谢:“谢谢,又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唐美萱连忙摆手,顺势靠在旁边的工具台上。

“萧大哥,你昨晚又加班到很晚吧?我看车间灯亮到半夜。”

“嗯,处理点小问题。”萧立诚打开饭盒,包子的香气扑面而来。

唐美萱看着他安静吃东西的样子,忍不住又开启了话题。

“萧大哥,你以前在部队的时候,也经常这样加班修车吗?”

萧立诚咀嚼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喝了口水。

“部队里规矩多,作息比较规律,很少加班。”

“那你们都修什么车?是不是那种特别威风的军车,绿色的,上面架着枪?”

唐美萱双手比划着,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萧立诚被她天真的样子逗得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就是普通的运输车、指挥车,没什么特别的。”

“我才不信呢!”唐美萱撅起嘴,“你手艺这么好,以前肯定不是普通兵。”

萧立诚没有接话,只是专心吃着包子,用沉默筑起一道无形的墙。

唐美萱早已习惯了他这种回避的态度,但并不气馁。

她总觉得这个沉默寡言、技术高超的萧大哥身上,藏着吸引人的故事。

“对了萧大哥,周末我们餐馆搞活动,有乐队表演,你要不要来散散心?”

唐美萱换了个话题,眼神里带着期待。

“周末我可能要看资料,汽修技术更新快,得不断学习。”萧立诚委婉拒绝。

“哦...好吧。”唐美萱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振作起来。

“那下次吧!萧大哥你先忙,我回去帮老爸备菜了!”

女孩像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留下一串轻快的脚步声。

萧立诚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继续埋头工作。

有些过去,不值得提起,也不应该把无辜的人牵扯进来。

04

午休时分,车间里只剩下萧立诚一人。

他坐在角落里那张旧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汽车电控系统原理》。

阳光从天窗斜射下来,照亮空气中缓缓浮动的微尘。

看着书上复杂的电路图,他的思绪却有些飘远。

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七年前,那个风沙漫天的西北戈壁滩。

那里不是普通的汽车连,而是代号“风暴”的尖端装备实验基地。

他所在的维修保障连,负责维护基地里那些外形怪异、功能超前的特种车辆。

那些车辆的价值,足以抵得上一个小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

他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那辆“猎隼”全地形指挥车的传动系统大修时的情景。

他的班长,那个姓赵的老兵,拍着他的肩膀说:“立诚,你小子天生就是干这行的料!”

在部队里,他练就了一身本领,也养成了近乎苛刻的工作习惯。

每一个工具必须定点摆放,每一个螺丝必须按照特定顺序和扭矩拧紧。

维修完成后,必须进行三次不同侧重点的复查,确保万无一失。

这些习惯,曾经是为了保障那些昂贵而关键的装备能够绝对可靠。

如今,却只是用在一辆辆普通的家用轿车上。

但萧立诚从未懈怠过,仿佛手中的每一颗螺丝,依然维系着某种重要的使命。

他还记得退伍那天,赵班长喝得酩酊大醉,拉着他的手反复叮嘱。

“立诚,回到地方,你这身本事别荒废了...但有些事,烂在肚子里就好。”

他明白班长的意思。在“风暴”基地的经历,属于保密范畴。

即便已经退伍,他也严格遵守着保密条例,从不对外人提及只言片语。

他甚至刻意隐藏着自己真实的维修水平,只在必要时才显露一二。

就像昨夜修理那辆帕萨特,若在平时,他或许会选择更常规、更耗时的方案。

只是最近,他感到内心深处某种沉睡的东西,似乎在慢慢苏醒。

那种对精密机械的热爱,对挑战难题的渴望,快要压抑不住了。

萧立诚合上书,揉了揉太阳穴,将这些翻涌的回忆重新压回心底。

平静的生活来之不易,他不想因为任何疏忽而打破。



05

下午两点,车间里正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四五辆车同时在进行保养或维修,各种工具的声音交织成一片工业交响乐。

宋钦明在前台接着电话,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

“什么?抛锚在高架上了?好好好,您别急,告诉我具体位置!”

“对对,我们有救援服务,马上派最近的师傅过去!”

挂断电话,宋钦明快步走进车间,目光在几个技师身上扫过。

“老张,小王,你们手头的活急吗?高架上有辆车抛锚了,需要救援。”

老师傅老张从车底探出头,一脸为难:“老板,我这正拆着变速箱呢,一时半会走不开。”

年轻技工小王也摇头:“我这辆车等着交车,客户四点就来取。”

宋钦明皱了皱眉,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正在给一辆车做四轮定位的萧立诚身上。

“立诚,你这边大概还要多久?”

萧立诚看了看仪器读数,回答道:“十分钟左右可以做完,然后就是路试。”

“那太好了!”宋钦明松了口气,“等你做完,跑一趟救援吧。”

“位置在机场高速连接线的应急车道上,一辆黑色奥迪A8,车牌尾号668。”

萧立诚点点头:“好的,我准备一下工具。”

宋钦明凑近些,压低声音补充道:“听车主的口气,来头不小,你处理得周到点。”

“明白。”萧立诚平静地应道,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

二十分钟后,萧立诚开着厂里的救援皮卡,驶向了机场高速。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戴上了墨镜,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

城市的高楼大厦逐渐被甩在身后,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很快,他就在应急车道上看到了那辆打着双闪的黑色奥迪A8。

流线型的车身在阳光下泛着低调奢华的光泽,确实气派不凡。

萧立诚熟练地将救援车停在奥迪后方足够安全的位置。

打开双闪,放置好三角警示牌,一系列动作标准而迅速。

他拿起工具包,走向奥迪驾驶座一侧。

车窗是深色的,从外面完全看不到车内的情况。

他轻轻敲了敲车窗,玻璃缓缓降下一半。

06

车窗后露出一张中年男人的侧脸,约莫五十岁上下,眉头紧锁。

男人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衬衫,虽未打领带,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是顺通汽修的吧?效率挺高。”男人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萧立诚点头:“您好,我是技师萧立诚。车辆具体是什么情况?”

“突然报警胎压异常,方向盘感觉有点沉,我不敢继续开了。”

男人言简意赅,目光锐利地扫过萧立诚和他手中的工具包。

萧立诚能感觉到那道目光中的审视意味,但他早已习惯。

“我先检查一下轮胎情况,请您继续在车内等待,应急车道不安全。”

萧立诚说完,便蹲下身开始检查四个轮胎。

他的动作专业而迅速,手指轻轻拂过轮胎表面,感受着温度和异常。

很快,他在右后轮上发现了一枚深深嵌入的三角钉。

钉帽几乎与轮胎花纹齐平,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找到问题了,右后轮扎了一枚钉子,导致缓慢漏气。”

萧立诚回到车窗边,向车主汇报情况。

“严重吗?能补还是需要换胎?”车主问道,语气缓和了一些。

“需要卸下来检查钉子扎入的深度和角度才能确定。”

萧立诚如实回答,“如果是侧面或者扎得太深,建议更换备胎。”

“备胎是非全尺寸的,跑不了高速。”车主眉头皱得更紧,“我赶时间。”

萧立诚略一思索,提出建议:“如果您信得过,我们可以把车拖回厂里。”

“如果是能补的小问题,很快就能处理好,不耽误您太多时间。”

车主看了看手表,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请您挂空挡,松手刹,我准备拖车设备。”

萧立诚回到救援车旁,开始操作拖车钩。

整个过程中,他能感觉到奥迪车内那道目光始终跟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那是一种久居上位者习惯性的观察和评估,敏锐而富有压迫感。

萧立诚并未在意,专注于手上的工作,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连接好拖车装置后,他再次敲响车窗。

“准备就绪,请您保持方向盘正直,我们车速不会超过六十码。”

车窗内的男人点了点头,玻璃缓缓升起,再次隔绝了内外。

萧立诚回到救援车驾驶室,平稳地启动了车辆。

通过后视镜,他看着那辆昂贵的奥迪A8被自己的小皮卡牵引着。

心中忽然掠过一丝奇异的感觉,仿佛这一幕在哪里见过。

他摇摇头,甩开这莫名其妙的念头,专注地驶向回厂的方向。



07

回到“顺通”汽修厂,已是下午四点多。

宋钦明早就等在门口,看到奥迪A8被拖回来,立刻迎了上来。

“立诚,情况怎么样?”他小声问道,眼睛瞟向那辆气派的车。

“右后轮扎钉,漏气不算太严重,但需要卸下来检查才能确定能否修补。”

萧立诚一边拆卸拖车装置,一边汇报。

这时,奥迪的车门打开,那位气场强大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目光扫过整个修理车间。

宋钦明赶紧上前,递上名片,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

“您好您好,我是本店老板宋钦明,让您久等了,实在抱歉。”

男人接过名片,只是扫了一眼便收进口袋,语气平淡。

“宋老板,抓紧时间处理吧,我晚上还有个重要会议。”

“一定一定!立诚,优先处理这位先生的车!”宋钦明连忙吩咐。

萧立诚已经将车开到了维修工位,拿来了千斤顶和专用工具。

他先是用扭力扳手按对角线顺序松动了轮胎螺丝,但并未完全拧下。

然后放置千斤顶,找准底盘下方的专用支撑点,缓缓将车辆顶起。

每一个动作都流畅、准确,没有丝毫多余或犹豫。

轮胎被卸下后,他将其放在专用架子上,仔细检查钉子扎入的情况。

“运气不错,钉子扎在胎面正中,角度也不刁钻,可以补。”

萧立诚对走到身边的宋钦明和车主说道。

“那太好了!立诚是我们厂最好的技师,补胎很快的。”宋钦明赶紧保证。

车主没有说话,只是抱着双臂,站在一步之外静静观看。

萧立诚不再多言,开始专注工作。

他先用标记笔在钉子位置做了记号,然后用专业工具将钉子取出。

检查气密层,确认损伤范围,接着用旋转锉刀打磨刺破处内部。

打磨的力度和范围控制得极好,既保证了粘合效果,又不过度损伤轮胎结构。

涂上专用胶水,等待片刻,待胶水略干发粘时,取出一块合适的补胎片。

他并没有直接用常见的蘑菇钉,而是选择了一种更考验技术的贴片内补法。

这种方法补得更牢固,但对技师的要求极高,很少有汽修厂愿意采用。

08

韩广明原本只是随意地看着,但渐渐地,他的目光被吸引住了。

这个年轻技师的维修过程,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那种对工具的摆放顺序,那种拆卸和安装的节奏,那种检查每个步骤时的细微停顿。

尤其是萧立诚在打磨破损处时,手腕那种稳定而富有韵律的摆动。

这绝不是普通汽修厂技师能有的手法,更像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肌肉记忆。

韩广明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以便看得更清楚。

他看到萧立诚在粘贴补胎片前,用手指轻轻抚过打磨区域的边缘。

那不是简单的清洁动作,而是一种确认,确认打磨面光滑无毛刺。

这个细节,让韩广明的心跳莫名加快了几分。

萧立诚对身后的注视浑然不觉,他正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工作。

贴片粘贴完成后,他用一个特制的滚轮从中心向四周均匀施压,排除空气。

力度不轻不重,确保贴片与轮胎内壁完全贴合,没有丝毫气泡。

然后,他并没有立即安装轮胎,而是做了一件让韩广明瞳孔微缩的事情。

萧立诚拿起一个便携式放大镜,对着补胎区域内部进行了仔细检查。

检查贴片边缘是否完全密合,检查是否有胶水渗出,检查打磨区域是否完美。

这个近乎苛刻的质检环节,在普通的民用汽修中极为罕见。

韩广明的呼吸微微屏住了,他紧紧盯着萧立诚的每一个动作。

轮胎安装回位,萧立诚用手预拧紧螺丝,然后用扭力扳手按标准顺序加固。

当最后一个螺丝达到规定扭矩,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时,意外发生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