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日,走进广西宏旺新材料的150万吨硅钢生产线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冷轧板材,经过退火、镀锌等多道工序,一卷卷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缓缓下线。这个总投资21亿元的项目,从2024年9月开工到2025年6月试产仅用9个月。作为宏旺集团在大西南地区战略布局的首个大型高性能硅钢项目,依托集团在金属材料冷轧及配套加工领域近30年的沉淀,将填补广西乃至大西南地区高端硅钢的空白。
“6月25日首条酸洗-轧机联合机组投入使用,各条无取向硅钢、镀锌产线均于9月底前开始试运行。截止到10月底,已实现累计产量超20万吨,累计产值达7.5亿元。”公司负责人透露,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60亿元,年利润约5亿元,年综合税收约2亿元,可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个以上,预计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这种“龙头引领+链条延伸”的发展模式,正是港口区临港产业聚链成群的生动缩影。
防城港市港口区的产业跃升,始于“三个突破年”行动的精准发力。“今年前三季度新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296.9亿元,其中链主项目占比超60%。”港口区招商促进局局长杨纯环介绍,通过东博会等平台引进的铁矿石环保加工、钒钛冷轧等项目,正与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园形成“钢铁+智造”的产业矩阵。更值得关注的是“以商招商”模式的成效——广西盛隆冶金组建的政企招商小分队已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达71.88亿元,其中制造业占比超95%。
在3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现场,挖泥船正在加紧作业;广西华昇二期项目的氧化铝生产线即将投产……2025年以来,港口区统筹推进49个重大项目开竣工,总投资达753亿元,其中中矿国链智能混配加工等3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这种“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效率,源于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的精准供给,2025年上半年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8%。
防城港经开区连续9年稳居广西园区综合考核第一。如今,“园中园”市场化运营模式正在探索,数字港口区大数据平台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而“驻点+政企”联动招商机制则让招商引资“朋友圈”持续扩大,中科卫星空天信息基地等百亿级项目相继落地。
当钢铁遇上人工智能,港口区正解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密码。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这里已培育出多个“AI+制造”标杆案例:广西华昇研发的全国氧化铝行业首个工业大模型“智昇”,使主控操作工作量减少85%,年降本超1000万元;广西钢铁AI炼铁模型降低吨钢能耗20.7%;澳加粮油的AI智能制造平台预计降低运营成本11%,节约人力成本30%,生产效率提升34%。
“港口区连续3年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和‘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连续2年蝉联中国西部百强区,防城港经开区成为广西首个工业产值超2000亿元的园区。”港口区委书记朱靓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下一步,港口区将聚焦信息技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贡献新力量。
从钢铁基地到AI产业园,港口区正以招大引强的“加速度”、产业集群的“聚合度”、改革创新的“突破度”,书写着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的崛起篇章。(苏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