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哥最近注意到这样一个话题:从国网县局想到省公司有多大难度?有小伙伴0帧起手回复道:开车两个半小时(狗头)。看似轻描淡写的话术,但其中的艰难这位小伙伴估计心知肚明。那电气哥就跟小伙伴们聊一聊到底有多难?
机会通道
1、借调
借调这个词小伙伴们估计都不陌生,咱们先不谈从县公司到省公司就职,单从县公司借调到省公司,这一步就有不小的难度。咱们从管辖和概率上来阐述。省公司直接管辖市公司,县公司在省公司里可以说是“不入眼”的,别不信,有的省局把县局归类到“农网”管辖范畴。接下来小伙伴们带入省公司视角,以山东省公司为例,省公司想要借人来帮忙干活,首先他下属有16家市公司可供选择借调人员。那选择哪家市公司呢?大概率不会选指标完成排名低的市公司,得选有拼劲,懂专业且听从指挥的人吧。那根据这个,在山东,会优先考虑济南,烟台,潍坊,临沂等地市。这是常规上最常见的选择方案,也有一些省公司专责在日常工作接收到的反馈中,发现一些干活利索效率高的人,会直接举荐点名。
上面说了这么多,小伙伴们会发现,县公司的人想要有机会去省公司帮工,通常情况下第一步是在市公司经常帮工且给领导留下优秀标签的印象。去省公司帮工的人就代表着市公司的脸面,毕竟指标考核还在省公司手里,所以选人上不会马虎,并且会告诫去帮工要大力配合。一般情况下,配合省公司顺利的完成工作,省公司会下达一封感谢信,精神感谢加认可。
![]()
2、竞聘
这里电气哥重点补充一个跳板操作,虽然概率也很低,但是在现有的途径中算是条捷径。我们知道省公司竞聘大部分只要市公司和直属单位的,所以小伙伴们可以考虑先竞聘到直属单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真的有迹可循。已经入职的小伙伴跟电气哥说,公司网站公布直属单位竞聘的通知,甚至有的会直接通过OA下发,这种竞聘通知的频率还是挺高的。一般而言,直属单位都有支撑对口的省公司本部具体职能部门,比如营销中心支撑营销部、经研院支撑发展部、电科院支撑设备部,先竞聘到直属单位,后面会有很大机会再借调到省公司本部干活,步步为赢。
再其次就是先竞聘到市公司,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了,就没机会县公司直接去到省公司吗?有,电气哥只知道一个例子,真实存在,县公司营销部专责,在省公司帮工两年,工作能力很强,在借调期间与省公司的人打成了一片,因他帮工岗位的人得到了提拔,第三年成功就职省公司。有一说一,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县公司竞聘到市公司也是越来越难,为什么这么说,说的直白点,市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很多新人,公司内部的人都用不完,为啥还会考虑从县公司要人呢。但国网公司现在有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这是一条重要通道。
国网重视青年人才培养,若入职前两年表现突出,部分省份要求年度绩效达A级,就有可能入选省公司青年人才计划。进入该计划的员工在培养、评级、竞聘中享有优先资格,可通过借调至市公司挂职,参与内部部门竞聘,表现优异者有望留任市公司。电气哥认识一位朋友,他在检修竞赛中获得了个人一等奖,获奖后公司为他打造了青年员工授课这么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经过层层推举,在省公司众多领导下他顺利开讲,得到领导一致好评。
![]()
清晰自身定位和借调认知
1、清晰自身定位
首先业务要硬,必须作到一马当先,不光是在自己县公司的头号,面对市公司的班长专责在业务上也不能虚,最直接的证明参加系统内举办的全国性质的比赛,或者省/全国工会举办的行业比赛,拔得头魁,评上某某市工匠人才。
管理技能练出来,现场压不住绝对不行,工作现场的把控和调度是装不出来的。积极参与项目和工程这些工作,要做到在市公司本专业口内打出一些名气,市公司部室抽人打借调时能优先考虑。
沟通协调的能力,这部分很重要且会拿捏火候。在协调时最好不要喧宾夺主,哪怕自己很懂。特别是想走省公司路线,那他们最缺最想要的是能肝、能写、能干活的。协调能力完全不具备是短板,但很强的话,也基本用不上。而如果你的标签是协调能力强过业务能力的话,那就基本没机会了,会被认为是雷声大雨点小。
关于能力方面,大家可以参考自己公司的专家人才,学习榜样的力量。当然自己在公司所处的职务越高,接触到的资源也就越多,机会也就越大。现在随着干部年轻化,对于想去省公司的小伙伴,这个进程不能拖太久,拖得越久竞争力就越弱。可能小伙伴会觉得能力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而机会却越来越小,这不矛盾吗?确实,就存在这个矛盾。
![]()
2、借调的利与弊
借调的优势:
1.能力提升与视野拓展:接触更高层级的工作模式,学习省级单位的宏观管理思维,提升综合协调和决策能力。这个对于专责岗来说,工作思路和视野的开拓无疑是大有帮助。
2.人脉资源积累:与省公司领导及业务骨干建立联系,未来可能为个人晋升或市公司争取资源提供便利。这是绝大部分去帮工的人的共同想法,经过实践证明这是概率最大、成功率最高的途径。哪怕没有晋升,对于自己所负责的指标也会是名列前茅的,指标完成的好,领导看在眼里,晋升指定少不了。
借调的弊端:
1.工作强度与压力:省公司任务繁重,借调人员常承担大量基础性工作,可能面临加班常态化的问题。经常加班到11点甚至凌晨,对头发是个不小的考验。
2.远离老婆孩子热炕头:长期在外借调,尤其是对于在热恋期或者孩子刚出生不久的人,无非是工作压力与家庭的双重折磨。
3. 调动不确定性:多数电网借调仅为临时用人,最终仍需通过公开竞聘留任,成功概率较低。绝大部分被借调人都说“留下是不可能的,劳动关系仍在原单位”。
![]()
案例及总结
1、案例
案例一:电气哥认识一个班组长,年龄43。现在国网任命干部趋势是年轻化,一般情况下,到这个年龄晋升没多大希望了,但人家就是有本事。首先第一点,业务能力过硬,省公司有个与他专业相符的专项任务,虽说是专业相关,但完全也是新工作,他在省公司帮了两年,这项业务在他的帮助下算是完全成了体系。第二点,情商高,酒量杠杠滴,光会干活只能说是一个好的牛马,但是懂得如何建立人脉,获得领导好感却是个技术活。人家帮了两年工,回来接着提了部门副主任,到现在还隔三差五去省公司帮工。
案例二:小伙伴们要善于抓住风口。入网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近几年的风口:网络安全。电气哥知道这么一个人,他大学学的信通专业,入职后,他在工作中发现了调度数据网方面的一些工作程序设计的很繁琐,于是用了两年时间编写了一套程序,后来被市公司推广至省公司并得到广泛应用。他之后又参加了国网公司网络攻防演练竞赛,并成功入选国网公司红蓝队。经过几年的培养学习,成为了这方面的技术专家,像奥运会保电等重大活动,都会请他参与网络安全防护。他目前在县公司担任六级职员,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在外地出差。
2、总结
事在人为,也看机遇。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韧性,抓住关键的比赛,竞赛,搞好专业,抓住一切人脉,有可能提拔去省公司,但这条路很难走通,试想一下,省公司都是顶尖大学的博士,咱们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去到这个岗位吗,还是那句话,天时地利人和外加99%的努力,缺一不可。依电气哥的看法,如果没有那么多能量,跨级别就职实属不易。对于大多数小伙伴,安安稳稳在自己公司努力,晋升为七级职员或者副主任更为实际。
有任何有关电网的问题,欢迎私信电气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