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我的电池网)
导语丨mybattery
围绕换电行业发展趋势与商业逻辑,青岛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刘同鑫分享三大核心观点: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换电取代充电是电动汽车续能方式的必然趋势;现有传统换电方案不能取代充电。
![]()
ABEC 2025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现场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11月12日讯(梁小婧 江苏苏州 图文直播)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7%。
为什么现在的充电电动车不能取代燃油车?青岛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联合新能源)创始人、总经理刘同鑫表示,由于购车成本高、电池标准不统一导致梯次利用困难、充电等待时间长、车电不同寿命、电池维修成本高、安全性差引发的自燃等行业痛点,导致充电式电动车不能取代燃油车。
刘同鑫指出,受益于车电分离、电池标准化和共享、彻底的换电模式等优势,换电式电动车成为取代燃油车的较优路径。
11月11-13日,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ABEC组委会主办,电池网、海融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电池百人会联合主办的ABEC 2025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苏州相城举行。
本届论坛以“求新应变 重塑价值——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大洗牌周期下的定力与韧性”为主题,汇聚了500+来自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精英代表。与会嘉宾通过多维度思想交锋与前沿洞察分享,共同探索新周期下的发展路径,推动价值对话与资源精准对接,共同擘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曲线,为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注入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
青岛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刘同鑫
12日上午,青岛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刘同鑫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全球首个通用型换电站对电池标准化的要求》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换电行业发展趋势与商业逻辑等,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超快充以极速补能为核心优势,固态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换电则整合了两者核心亮点——既拥有快速补能效率,又能依托标准化电池保障使用安全与续航能力,三者同台竞技,谁将成为电动汽车补能领域的终极答案?
围绕换电行业发展趋势与商业逻辑,刘同鑫分享三大核心观点: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换电取代充电是电动汽车续能方式的必然趋势;现有传统换电方案不能取代充电。
针对现有的换电模式不能大规模推广,在刘同鑫看来,主要缺乏不能适配全系车型、换电站缺乏经济性、电池不能标准化和共享三个必要条件。
对此,刘同鑫给出解决方案:1155前端换电技术体系。通过1块标准电池的串并联组合和1个通用换电站,满足5类商用车及5类乘用车的换电需求,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补能服务。
换电模式引发生态重构,将给电池行业带来电池需求、电池价值、行业竞争三大变革。刘同鑫详细解释道,需求方面,从“随车配套”转向“集中采购”;价值方面,从“一次性资产”转向“循环资产”;竞争方面,从“品牌壁垒”转向“标准协同” 。
刘同鑫强调,电池标准化不是空想,而是能落地、能盈利、能共赢的现实路径。
据刘同鑫介绍,联合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电动汽车换电技术研究的科技型创新企业。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提出“车电分离、电池标准化并共享”的续能理念,研发了包含“标准动力电池、多型态电池仓、通用换电柜、全系换电车型、全域管理系统”在内的1155前端换电体系。从2018-2025,历时8年,联合新能源研发5代,已达到商业化推广程度。
针对联合新能源电池需求量,刘同鑫表示,规划2026年,发展100个重点地级市独家合作商,每个地级市投放100个换电站、2000台换电车,全年布设1万个换电站,销售换电物流车20万台,对应电池需求量将达60万块。规划2027年,再发展200个地级市独家合作商,每个地级市投放100个换电站、2000台换电车,全年布设2万个换电站,销售换电物流车20万台,对应电池需求量将达120万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