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是方便实用的代步工具,除了用于日常出行以外,很多家长还用它来接娃,不过新国标标准实施后,给接娃的家长又带来了麻烦,新国标要求坐垫不超过35cm,有的车型甚至取消了后座,用电动车接娃的家长太难了。
![]()
多地放宽电动车载人年龄
自从电动车严格管理以来,对于电动车的载人标准也提出新的要求,原则上,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是6周岁以下的儿童,还需要安装固定座椅。
同时要求16周岁以上才能够独自骑行电动自行车,很多家长对此呃一直吐槽,认为12~16周岁的中学生无法用电动车接送,上下学很不方便。
![]()
为了方便广大车主接送娃,从11月1日起,福建省在新修订的《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明确,对电动车载人年龄做了调整,允许成年人搭载一名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给接送娃的家长提供了方便。
![]()
无独有偶,北京市在审议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时,准备调整电动车载人年龄,同样将在任年龄调整到16周岁。这样13~15周岁的中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可以用电动车接送了,再也不用独自挤公交或者坐地铁。
新国标标准限制电动车坐垫长度
从9月1日起,新国标标准正式实施了,该标准对电动车的各项技术参数做了调整,使电动车配置发生变化,其中限制电动车的坐垫长度。
![]()
新国标明确电动车鞍座长度不得超过350mm,并且还增加了详细的测量方法,严格限制电动车坐垫的长度,让很多家长表示不理解。
现在多个省市已经放宽了电动车载人的年龄限制,允许搭载16周岁以下的儿童了,但是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却再次限制了坐垫的长度,这样的坐垫根本坐不下两个人,该怎么样用电动车接送学生呢?
通过目前发布的多款车型来看,甚至大部分电动车已经取消了后座的设计,从外观上来看,电动车取消后座,让整个车身看起来很不协调,影响了电动车的整体形象。
![]()
当然了,这或许也是新国标的原因,一方面新国标标准严格限制车身的重量,另一方面还限制塑料使用比例,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大部分车型已经取消了后座。
但是限制鞍座的长度,甚至取消后座以后,让使用电动车接娃的家长很是郁闷,虽然放宽了载人的年龄限制,但是现在却无车可用了。
安全与实用性的矛盾
新国标标准的实施,目的是为了提高车主出行的安全,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是支持的,但是在制定标准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电动车的实用性。
比如在修订新国标标准的时候,取消了旧国标要求的强制性脚蹬子,这一点变得非常人性化,是值得肯定的,也体现出了专家们听取老百姓声音的一面。
![]()
不过我们再次呼吁,是否可以考虑电动车载人要求,能够适当的放宽鞍座的长度,或者通过其他的调整,让电动车安装后座以后,仍然不超标。
目前各地的电动车管理条例中,已经放宽了年龄的限制,这说明电动自行车搭载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安全的,但是新国标标准却给载人带来了不便,期待能够再次调整相应的技术参数,满足电动车载人的需求,给使用电动车接送娃的家长提供方便。
![]()
总结
大部分人支持新国标的修订,而且新国标修订以后,很多配置也发生变化,电动车的确变得更实用与更安全,不过也有需要商榷的地方,比如电动车载人,由于限制了坐垫长度,让电动车载人很不方便,期待这项配置能够进一步的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