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房产圈炸了个大热点 —— 孟晓苏专家直言 “现在不是卖房的时候,房价越跌人们越不愿意买”!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直接吵翻,有人说专家说到心坎里,也有人觉得是 “站着说话不腰疼”。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掰扯清楚这事儿,不整虚的,全是咱普通人能看懂的实在话!
先给不了解的家人补个课:孟晓苏是谁?咱不用记那些头衔,就知道他是研究房地产几十年的老行家,说话向来直来直去。这次他抛出的 “房价越跌越不买”,可不是空口白话,而是戳中了 2025 年楼市最真实的现状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 300 个城市房价同比跌了 5.7%,三四线城市更是跌了 8.2%,这都已经是连续第四年降价了。但奇怪的是,房价越降,买房的人反而越少,北京房天下的调研显示,现在只有 15% 的人还有购房意愿,超半数人宁愿把钱存银行 “躺平”。更扎心的是,银行现在都在当 “房产中介”,四川农信直接挂牌 2.4 万套断供房,比市场价低 30% 甩卖,可即便这样,还是有大量房子卖不出去。这就是孟晓苏说的 “越跌越不买” 的真实写照,不是大家不想买,是真的不敢买、不能买!
为啥会出现这种 “越跌越观望” 的怪圈?咱拆解三个底层原因,全是咱老百姓能感同身受的:
第一个原因,买房怕 “踩坑”,烂尾风险比降价更吓人!现在开发商暴雷不是新鲜事,截至今年 6 月,全国 37 家大型房企都爆了债务问题,12 家直接进入破产重组。咱身边多少人买房时看的是 “品质生活” 宣传语,结果钱交了,工地成了荒地,规划的商场公园全成泡影。去年全国就有 2000 多个项目延期交付,80 多万户家庭被套牢,谁还敢轻易下手?就像咱买菜怕买到烂菜,买房怕买到烂尾楼,这是最朴素的避险心理。房价跌了好歹还有房子住,要是开发商跑路了,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二个原因,兜里没钱,心里没底!北京房天下的调研显示,36% 的人觉得未来收入会减少,21% 的人担心失业。现在赚钱有多难?做生意的怕亏损,上班的怕裁员,大家手里的钱都得留着应急,谁敢把一辈子积蓄砸进房产里?更别说房价下跌带来的 “负资产” 噩梦:燕郊有人 2017 年花 426 万买的房,现在只值 235 万;深圳有炒房客 2400 万买的房,现在卖 1900 万都没人要,还欠银行 2000 万,卖了房倒欠 100 万。这种案例一出来,谁还敢跟风买房?咱普通人买房不是投机,是为了安家,要是买完就成 “负翁”,这辈子都得被房贷绑死。
第三个原因,市场陷入 “恶性循环”,越观望越跌,越跌越观望!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只能降价卖房回笼资金;一降价,已经买房的人资产缩水,没买房的人就觉得 “还能再降”,继续持币观望;没人买房,开发商回款更难,只能再降价,甚至暴雷烂尾。更要命的是银行抛售断供房,这些房子以低于市场价 20%-30% 出售,直接拉低了周边房价,比如兰州某个小区,银行直售房单价 2300 元 / 平,周边二手房三个月就跌了 4.2%。这种情况下,谁愿意当 “接盘侠”?就像超市打折,你看到今天降 10 块,明天降 20 块,肯定想等降到最低再买,买房也是一个道理。
这事儿带来的影响,可比咱想象的更深远,而且直接戳中咱普通人的生活:
对已经买房的人来说,是 “资产缩水 + 还贷压力” 双重打击。比如你去年花 100 万买的房,今年就值 80 万了,但每个月的房贷一分没少还,相当于白扔了 20 万。更惨的是那些断供的人,房子被银行收走拍卖,不仅没了家,还可能欠银行一笔钱,一辈子的信用都受影响。今年全国新增断供房就突破了 30 万套,这个数字还在涨,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无奈。
对没买房的人来说,看似有了 “捡漏” 机会,实则更难抉择。一方面是房价确实降了,贷款利率也跌到了 3.6% 的历史低位,买房成本变低;但另一方面,怕买了继续跌,怕开发商暴雷,更怕自己失业还不起房贷。这种纠结让很多人陷入 “观望焦虑”,想买房又不敢买,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波动。
对整个市场来说,“越跌越不买” 会让楼市陷入停滞。开发商卖不出房,就没钱拿地、没钱盖新楼,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连续下跌,今年前三季度同比降了 13.9%。这又会影响到装修、建材、家电等上下游行业,甚至导致相关岗位裁员,进一步影响大家的收入,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说说我的观点,可能有点犀利,但全是掏心窝子的实话:
孟晓苏说 “现在不是卖房的时候”,我认同,但更想补充一句 —— 现在也不是普通人随便买房的时候!这句话的核心不是 “不让卖”,而是戳破了楼市的一个真相:过去那种 “买房必赚” 的时代彻底结束了,现在的楼市已经不是闭着眼睛就能投资的市场。
很多人骂专家 “站着说话不腰疼”,觉得专家不懂普通人的难处,但咱换个角度想,孟晓苏的话其实是在提醒大家:别在市场恐慌的时候盲目跟风卖房,也别在价格下跌的时候冲动买房。楼市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 “降不降价”,而是 “信心和安全感” 的问题。老百姓不是不想买房,是不敢买,是买得起也怕踩坑,怕背上一辈子的包袱。
我觉得现在楼市最该解决的,不是怎么让房价涨回去,而是怎么让老百姓买房不担心烂尾,怎么让大家对未来收入有信心,怎么打破 “越跌越不买” 的恶性循环。比如开发商能不能把 “保交付” 做到位,让买房人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房子;比如市场能不能更透明,让大家知道房子的真实价值;比如政策能不能更多地考虑普通人的承受能力,而不是只关注市场调控。
还有个扎心的真相:现在的楼市已经严重分化了。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因为人口流入多、产业支撑强,下跌幅度很小,甚至有些地方还在涨;但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人口持续流出的地方,房价还在探底,调整压力很大。孟晓苏的话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城市、不同房子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不能用 “一刀切” 的思维看楼市。
最后想说,楼市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经济形势,更是普通人的生活压力。“房价越跌越不买” 不是大家矫情,是真的输不起!对咱普通人来说,买房不再是 “发财捷径”,而是 “人生大事”,需要更谨慎、更理性。未来的楼市,必然会回归 “房子是用来住的” 本质,那些靠炒作涨价的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有居住价值、有配套支撑的房子,才会慢慢企稳。
咱不用纠结于 “现在该不该买”“现在该不该卖”,更该关注的是:自己的收入能不能支撑房贷?买的房子能不能顺利交付?这个城市有没有发展潜力?想明白这些,比听一万句专家建议都管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