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新能源4S店,“大屏”“按摩座椅”总被最先推荐,成了选车的“硬指标”。可谁会主动问:“出事了,这车能护我吗?”在“智能舒适”的营销轰炸下,“安全”这个汽车的“立身之本”,反倒成了“边角料”。但事故从不会按测试剧本走,“五星评级”抵不过突发碰撞。领克08 EM-P用一次次极端事故撕开假象:真正的汽车安全,从不是展厅里的噱头,而是危险时能拽住你的“救命绳”。
![]()
事故无预案,领克08 EM-P凭实力“闯关”
碰撞测试能控角度、调速度,可马路上的危险藏在每一个转角。一辆车是否真安全,就看极端事故里能不能守住“生存底线”。领克08 EM-P用四次高危事故,交出“全员零重伤”的答卷。
不久前,一位车主开着领克08 EM-P过无红绿灯路口,和厢式货车正面相撞。众人以为车身会“面目全非”,结果却意外:A柱没弯,乘员舱完好,气囊全弹开,车门自动解锁。车主就膝盖、小腿擦破点皮,自己推开门走了出来,SOS还自动打了120和122。
这不是运气:81km/h追尾卡车(行业测试才60km/h),A柱没变形;120km/h撞收费站石墩,翻两圈落地,A柱没断,车主仅擦伤;从60米悬崖滚下,A、B、C柱完好,人靠物理门把手就能逃生。四次“生死考”,领克08 EM-P都让乘员“平安通关”,这才是“安全不只是实验室数据”的最好证明。
![]()
极端事故扛得住,全靠“从头到脚”的安全设计
为啥领克08 EM-P能在危险里“稳住”?答案藏在它从架构到细节的每处安全设计里。基于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的它,像穿了“金钟罩”,每个部件都为“护命”而生。
车身骨架用“四横四纵”专利框架,加航天级7系铝合金“日”型前防撞梁,给乘员舱搭了“铁架子”,再大冲击力也扛得住;车侧首次用一体式1500MPa热成型硼钢门环,配2000MPa热成型钢防撞梁——1500MPa强度相当于一根手指顶起大象,2000MPa能扛重卡侧撞;还有“CBS”门槛蜂窝填充块和“三叶草”正碰传力设计,能把碰撞能量分散开,不让乘员舱受压变形。
新能源车主怕“电池起火”?领克08 EM-P早有准备:碰撞后50毫秒就断高压电,比国标5秒快100倍,从根上防起火。更贴心的是低压电不断,SOS、车门解锁都能用,不会“想逃门不开,想求救没信号”,为救援抢时间。
![]()
广告说得再响,不如车主“我还买”。这次事故里的贾先生,就用“复购”给了领克08 EM-P最实在的认可。“见案例动心→日常开放心→出事了安心→再买同款”,这个闭环比任何宣传都有力。这事儿证明:汽车消费里,“安全”才是留客的“硬通货”。车企把用户安全当回事,用户就用“复购”回应,这就是领克08 EM-P和车主之间最牢的信任。
对领克来说,安全不是“加分项”,是碰不得的“底线”:撞了A柱不变形,气囊及时弹,电池不起火,车门能打开,最后用户愿意再买一次,把命再托付给它。这才是汽车安全的终极标准——不是用来吹的技术,而是车企对用户的生死承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