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大学高中化 ,是社会错误认知下,学校的自我保护,而这种自我保护,确实有可能自增强。
大学生就业,相对十多年前困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经济周期 、国际关系 、出生率下降 带来的消费不足。同时,大学生在人群的占比也一直在提升,自然没有以前金贵了。
或有意或无意的,困难的成因被解释成大学生水平不高。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也就应运而生了。但优化课程安排,革新课程内容,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期末考试要求太严格,恐怕也不行,毕竟挂科太多了,说明教学有问题。那剩下的方案就是严格纪律要求了。学生一直在那边学,我们的要求还不严格吗?毕业生的水平还不高吗?
而经过初高中的疯狂的备考训练,学生和家长,思想深处也有路径依赖 ,觉得被严格管理,花大量时间学习,考高分,就是成功,就会有美好的未来。于是,部分学生和家长也不反对大学高中化,甚至认为这是学校负责的表现。尤其是部分视考研为本科唯一目标的学生,大概还认为大学生活本就该如此。学校就可以说了,我已经管得那么严了,毕业出路如何,总怪不到我了吧。
很多网友信奉“真本事”“硬核”之类的,鄙夷动嘴皮子,看到一大堆数学式子,就觉得了不起,多少也更推崇高校严格管理。但我总觉得,生产过剩的环境下, 把东西卖出去或许比生产出来更重要。
大学高中化,学生较少接触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就高不起来,毕业后上手工作的难度增加,继续深造躲在学校的欲望也就增强了,这又进一步助推了大学高中化。
而毕业生的独立性弱,也促使部分用人单位不把应届生当成年人,开始和家长打交道。我听说过有企业去员工家里家访的,匪夷所思。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