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13日,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025年6G发展大会上宣布,我国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6G技术试验,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据了解,我国6G技术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键技术试验阶段,明确6G主要技术方向;第二阶段是技术方案试验阶段,将面向典型场景及性能指标,研发6G原型样机;第三阶段是系统组网试验阶段,将研发6G预商用设备,开展6G关键产品测试。
据张云明介绍,我国积极推进 6G 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方面,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体系化推动 6G 系统设计、网络架构、关键技术等创新研究,形成超过 300 项的 6G 关键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开放生态基本构建,充分发挥 IMT-2030 (6G) 推进组的产业平台作用,汇聚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百余家单位合力协同推进 6G 创新发展,组织全球主流设备企业全面参与完成第一阶段 6G 技术试验,构建起技术攻关、试验验证、迭代优化“三位一体”的研发验证体系。
张云明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6G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将突破传统移动通信范畴,实现通信与智能、感知、计算、安全等深度融合。今年是 6G 标准化研究全面启动之年,6G 发展正处于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产业方向愈发清晰的关键阶段,亟需全球产学研用各方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紧密合作、共促发展。
据悉,6G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6G相较5G有着质的飞跃,传输速率上,6G期望实现100Gbps(吉比特每秒)的峰值传输速率;其次,6G的时延期望小于1毫秒,这对于工厂内的机器协同、远程设备操控等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至关重要;连接数上,6G将支持更广泛的设备接入,尤其是支持更复杂的物联网设备、智能终端和人体传感器,每平方米连接数可达10到100个设备,真正实现“万物智联”。
分析认为,在6G的演进中,中国通信产业战略前瞻性和执行力成为一股关键力量。以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企业,正与工信部紧密协同,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历史看,中国在5G时代就通过运营商大规模部署,积累了丰富的网络建设和应用经验。在6G试验中,这些运营商很可能承担原型样机研发和组网测试的重任。比如中国移动早在2021年就启动了6G研究项目,聚焦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开源证券表示,目前,6G正处于标准研究制定阶段,根据IMT-2030(6G)推进组预测,预计到2040年,6G各类终端连接数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30倍。应当高度重视通信升级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6G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标准确立,相关产业板块有望迎来对应的产业机遇期,包括天线、射频、通信芯片等领域。
相关概念股:
中兴通讯(00763):全球6G专利占比超20%,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全球通信设备龙头,5G专利全球前三,6G技术预研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主导研发的太赫兹通信原型系统单用户峰值速率已突破1Tbps。
中国移动(00941):中国移动累计申请6G专利1200余项,覆盖通感一体、星地融合、AI内生等关键技术领域。2025年9月,中国移动研究院完成的“6G开放众创试验装置北京—香港节点实验室贯通测试”,成为全球首个基于6G技术的京港裸眼3D及AI智慧体通信场景,标志着6G从“技术验证”正式迈向“场景应用”。
中国电信(00728):2025年9月,由中国电信牵头提出的一项关于“6G系统如何计费”的研究项目,在北京召开的3GPP业务与系统技术规范组(TSG SA)第109次全会上获批通过,实现中国电信在3GPP国际标准组织的6G牵头立项突破,能够为AI、通感、天地一体等6G关键服务提供可行的计费方案。
中国联通(00762):中国联通坚持5G-A/6G一体化协同发展,并超前6G体系布局,成立了6G工作组,系统推进6G愿景、应用场景、网络架构、关键技术、应用生态、应用示范研究。中国联通已牵头成立高频通信联合创新实验室、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打造6G产业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