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致敬时代 | 从“活不过2年”到病情稳定可控!这些创新疗法改写数亿患者的人生

0
分享至

编者按:2025年,药明康德迎来创立2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值此契机,我们向所有与我们共同书写产业变革篇章的科学家、医药人和投资者致以衷心感谢与诚挚敬意,也特别推出“致敬时代”系列,回顾全球同仁如何借助科学与合作的力量,不断拓展治疗边界、改善患者命运。

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坚守,只为加速每一款新药的诞生。下一个25年,我们将继续心怀感恩与敬畏,依托独特的CRDMO模式,与全球伙伴携手同行,共赴健康未来。

尿液变甜的疾病

早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医生在纸草文献中记载了一种奇特的病症。患者“多尿、消瘦”,他们的尿液还能引来蚂蚁,因此被称作“蜜尿病”。公元二世纪,古希腊医师阿莱泰乌斯(Aretaeus)则以“diabetes”一词来形容患者体内液体似乎不断流失的状态。这些零散的临床观察,构成了人类对糖尿病古老的描述。

17世纪,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尔斯(Thomas Willis)提出了“diabetes mellitus”一词从医学上特指这类让尿液变甜的疾病,即“糖尿病”。但在当时,研究者们并不清楚身体为何会失去对糖的控制。

直到19世纪末,糖尿病的根源开始有了眉目。科学家发现胰腺中可能存在某种能“平衡血糖”的特殊物质。1921年,这种“神秘因子”水落石出。外科医生弗雷德里克·班廷(Frederick Banting)在实验狗的胰岛组织中,提取到了能迅速降低血糖的成分。随后,与生理学家约翰·麦克劳德(John Macleod)合作,他们制得了可用于人体的胰岛素。凭借这项开创性的发现,两人在仅仅两年后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胰岛素分子结构(图片来源:PubChem)

胰岛素的发现是糖尿病治疗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过在早期,胰岛素的生产困难重重,直到重组DNA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利用该技术,研究者能利用细菌来生产胰岛素,大幅提升了胰岛素的产量。

1982年10月,美国FDA批准了优泌林(Humulin)上市,这是首个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产品。此后,多种胰岛素类似物陆续获批,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胰岛素类似物的出现彻底改写了糖尿病的治疗格局,尤其是将致命的1型糖尿病转变为可控慢性病。在漫长的研究历程中,科学界已经知道糖尿病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机制:1型糖尿病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所导致,患者的胰岛β细胞被破坏,难以产生胰岛素;2型糖尿病则多源于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

在发现胰岛素之前,1型糖尿病几乎是不治之症。根据美国医生埃利奥特·乔斯林(Elliott Joslin)在1910记录的临床数据,大部分1型糖尿病的患儿在确诊后的1.4年内就会死亡。2型糖尿病的症状相对“温和”,但患者后期也会面临多种并发症,常常过早死亡。针对2型糖尿病的致病机制,科学界已经发现了多个治疗靶点,这也催生了不同机制的疗法诞生。

开创口服药物“降糖”时代

其中一条治疗2型糖尿病的策略,是通过口服药物来刺激身体自身调节血糖的能力。

20世纪40年代末,德国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意外发现,一些实验动物在服用抗菌磺胺药后出现了低血糖反应。起初他们认为这只是偶然,但随后法国科学家马塞尔·雅诺(Marcel Janbon)等人证实,这类化合物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于是,一类全新的降糖药——磺脲类(sulfonylureas)药物诞生了。

磺脲类药物通过与胰岛β细胞表面ATP敏感性钾通道结合,使细胞膜去极化,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相比于注射胰岛素,这一机制简单而有效,让患者无需注射即可维持血糖水平。

几乎同一时期,另一条治疗思路也在悄然萌芽。20世纪50年代,双胍类(biguanides)化合物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早在数十年前,就有科学家观察到胍类(guanidine)能降低血糖,只可惜其毒性过强,不得不弃用。作为其衍生物,双胍类化合物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减少肝脏的升糖作用、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二甲双胍分子结构(图片来源:PubChem)

在双胍类药物中,二甲双胍表现出独特优势。临床证据显示,二甲双胍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和总死亡风险,这也让这类降糖药有了新用途。如今,这款“老药”的潜在适应症早已超出糖尿病本身,其在心血管疾病、癌症乃至抗衰老领域的治疗前景受到广泛关注。

从降糖到全身性代谢调控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科学界逐渐认识到,糖尿病或许不只是“血糖病”,更可能反映了整个代谢系统的失衡。这种认识也促使人们在胰腺之外的器官中,找到治疗糖尿病的新靶点。

19世纪30年代,比利时科学家从树皮中提取了一种晶体化合物——根皮苷(phlorizin)。他们起初想验证这种分子是否能用于治疗发热,结果却意外发现实验动物的尿液变“甜”了。大约半世纪后,这一结论在犬类实验中得到了确认。

根皮苷看似“制造”了糖尿病症状,但有研究者推测:如果这种物质能主动促进糖分随尿液排出,那么它很可能阻断了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因此或许能降低血糖。

进入上世纪70年代,随着蛋白分析技术发展,科学家发现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家族,其中SGLT2在肾近端小管中负责约90%的葡萄糖再吸收。阻断SGLT2时,会出现与根皮苷几乎一致的效果——产生“糖尿”。于是,当科学家们回过头来分析根皮苷,他们发现这种分子正是抑制了SGLT1/2的功能。

尽管根皮苷由于结构不稳定、靶点不单一,无法直接使用,但它证明了通过调控SGLT2蛋白来影响肾脏重吸收的可行性。此后,多家药企的研究团队也通过改造根皮苷的糖苷结构,合成了稳定、可口服的选择性SGLT2抑制剂。


图片来源:123RF

2013年,Invokana(卡纳格列净,canagliflozin)成为首个获FDA批准上市的SGLT2抑制剂;此后,FDA又相继批准Farxiga/Forxiga(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Jardiance(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Steglatro(艾托格列净,ertugliflozin)、Brenzavvy(贝格列净,bexagliflozin)等多款SGLT2抑制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在中国,也有瑞沁️(恒格列净,henagliflozin)、惠优静(加格列净,janagliflozin)等SGLT2抑制剂获批上市。

最初,这些SGLT2抑制剂被视作单纯的“排糖药”,但临床研究却揭示了附加收益:它们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显著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风险,并且延缓了肾功能衰退。上述药物不仅突破了传统降糖药的认知框架,也让心肾保护成为评估新药疗效的重要指标。

近半个世纪的GLP-1探索之旅

治疗2型糖尿病的另一类靶点,位于人体的肠道中。

1932年,比利时生理学家Jean La Barre在实验中观察到,将动物的肠道提取物注射给另一只动物,可以刺激后者的胰岛素分泌。La Barre将这种假想中的物质称为“incretin”,意为“促进分泌的因子”。不过,由于缺乏直接证据,这个过于超前的观点很快被遗忘,直到40多年后才被重新拾起。

20世纪70年代末,麻省总医院的内分泌学家乔尔·哈本纳(Joel Habener)博士正带领团队研究编码胰高血糖素的基因。利用刚刚兴起的重组DNA技术,研究团队克隆出胰高血糖素前体基因的序列。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基因编码的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一类此前未知的肽序列。他们猜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可能被加工成不同激素。

1982年,哈本纳团队在论文中证实了这一猜想。他们确认在肠道中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胰岛素释放、降低血糖,并将其命名为胰高血糖素样肽(Glucagon-Like Peptides,简称GLPs)。

接下来的几年,在哈本纳实验室,对这类激素的关键性研究突破陆续涌现。年轻的斯韦特兰娜·莫伊索夫(Svetlana Mojsov)博士确定了GLP-1的活性片段——GLP-1(7-37),明确了GLP-1能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丹尼尔·德鲁克(Daniel Drucker)博士则进一步发现,GLP-1不仅是促胰岛素因子,还能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殖。几乎同一时期,丹麦医生延斯·霍尔斯特(Jens Holst)也独立证实了GLP-1的存在及降糖作用。

由此,La Barre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猜想落地,GLP-1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力靶点。

不过,GLP-1疗法的早期探索也遇到了挑战。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只有几分钟,很快就被二肽基肽酶-4(DPP-4)降解。这意味着直接注射天然GLP-1无法实现有效的治疗。

科学家们由此在两条平行路线上展开了探索:一条是寻找DPP-4抑制剂,让体内自身分泌的GLP-1更持久地发挥作用;另一条是设计更加稳定的GLP-1类似物,使其能在体内维持更久。

最终,这两条路线都结出了硕果。


图片来源:123RF

2006年,首个DPP-4抑制剂Januvia(西他列汀,sitagliptin)正式获FDA批准上市。它通过延长体内GLP-1的作用时间,温和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副作用少、低血糖风险低。此后数年,Onglyza(沙格列汀,saxagliptin)、Tradjenta(利格列汀,linagliptin)、Nesina(阿格列汀,alogliptin)、瑞泽唐(瑞格列汀,retagliptin)、倍长平(考格列汀,cofrogliptin)、信立汀(福格列汀,fotagliptin)、盛捷维(森格列汀,cetagliptin)、善泽平(普卢格列汀,prusogliptin)等DPP-4抑制剂分别获批,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

与此同时,另一条路线的研究也从毒蜥中获得灵感,实现了关键突破。

美国内分泌学家约翰·恩格(John Eng)博士在研究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蜥蜴时,发现其唾液中的激素exendin-4与GLP-1极为相似,但稳定性更高。经过人工合成与临床验证,这一发现最终催生了全球首款GLP-1受体激动剂——Byetta(艾塞那肽,exenatide)。Byetta于2005年获FDA批准上市,掀开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篇章。

不过,Byetta需要每日注射两次,部分患者还会产生免疫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继续改良GLP-1的分子结构。诺和诺德的科学家罗蒂·克努森(Lotte Knudsen)博士领导团队在分子上添加脂肪酸链,使其能与血液中的白蛋白可逆结合,从而避免DPP-4的降解、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寿命。由此诞生的Victoza(利拉鲁肽,liraglutide)在2010年获批,成为首个每日一次注射的GLP-1药物,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突破还在继续。克努森团队进一步优化分子,使新药半衰期达到165小时——每周只需注射一次的GLP-1类似物Ozempic(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就此诞生。它在2017年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随后又以Wegovy的商品名被批准用于肥胖治疗。不久后,司美格鲁肽口服版本(商品名Rybelsus)也获批上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此后,GLP-1药物进入了“双靶点”时代。礼来公司研发的Mounjaro(替尔泊肽,tirzepatide)在GLP-1基础上增加了另一种激素——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能同时作用于两条肠促胰岛素通路,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2022年,Mounjaro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并于2023年以Zepbound的商品名被批准用于肥胖治疗。

另外,还有数款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获批上市,包括Adlyxin(利司那肽,lixisenatide)、Trulicity(杜拉鲁肽,dulaglutide)、Tanzeum(阿必鲁肽,albiglutide)、孚来美(洛塞那肽,loxenatide)等。

回望GLP-1的探索历程,科学家们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把一种肠道激素变成了改变全球糖尿病治疗格局的明星分子。如今,GLP-1药物不仅帮助数千万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也展现出惊人的减重效果。正如研究先驱德鲁克博士所言,GLP-1的潜力远未被完全挖掘。

一体化CRDMO平台赋能糖尿病新药研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达到8.3亿。回望过去一个世纪,从胰岛素的发现到一系列疗法的演变,糖尿病认知与治疗领域的持续突破为数以亿计的患者带来新生。

仅在过去25年间,就有数十款以2型糖尿病为适应症的创新疗法获批。除了前文介绍的疗法外,还包括小分子药物Welchol(考来维仑,colesevelam)、Starlix(那替列酮,nateglinide)、多肽药物Symlin(醋酸普兰林肽,pramlintide acetate)等;在中国,也有华堂宁(多格列艾汀,dorzagliatin)、双洛平(西格列他钠,chiglitazar sodium)等基于不同机制的创新疗法问世,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重生。此外,还有数款创新药旨在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例如Kerendia(非奈利酮,finerenone)能够降低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疾病的肾脏和心脏并发症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1型糖尿病患者也在近期迎来Tzield(替利珠单抗,teplizumab)、细胞疗法Lantidra(donislecel)等创新疗法的获批。

作为全球医药创新的赋能者,药明康德很高兴在25年发展历程中为其中多款疗法提供赋能,助力全球合作伙伴的创新疗法来到患者身边。

长期以来,药明康德都在支持全球合作伙伴从药物研究(R)、开发(D)到商业化生产(M)各个阶段的需求,通过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模式,助力更多药物加速问世。

以GLP-1药物为例,在GLP-1药物开发热潮到来之前,药明康德旗下的WuXi TIDES早已围绕多肽药物建立了一体化CRDMO平台,提供包括线性、环状和高度修饰的多肽,以及非天然氨基酸、连接子、毒素和多肽偶联物的合成服务,支持从药物发现、CMC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各个阶段,助力合作伙伴更高效地为患者提供新一代GLP-1疗法。

展望未来,药明康德将继续秉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愿景,依托全球研发基地与生产网络,凭借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模式,持续推动新一代糖尿病药物的开发进程,造福全球患者。

参考资料:

[1] Insulin: still a miracle after all these years. J Clin Invest. 2019 Jul 2;129(8):3045-3047. doi: 10.1172/JCI130310

[2] 100 Years of Insulin.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25 from https://www.fda.gov/about-fda/fda-history-exhibits/100-years-insulin?utm_source=chatgpt.com

[3]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 conventional therapi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 innovative treatment. Biochem Biophys Rep. 2025 May 2;42:102037. doi: 10.1016/j.bbrep.2025.102037. [4] Advan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adults. BMJ Med. 2023 Sep 4;2(1):e000372. doi: 10.1136/bmjmed-2022-000372.

[5] Drug Therapies for Diabetes. Int J Mol Sci. 2023 Dec 5;24(24):17147. doi: 10.3390/ijms242417147

[6] Exendin-4: From lizard to laboratory...and beyond.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25, from https://www.nia.nih.gov/news/exendin-4-lizard-laboratory-and-beyond

[7] GLP-1-based therapy for obesity.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25, from https://laskerfoundation.org/winners/glp-1-based-therapy-for-obesity/

[8] Ducker, (2024). Discovery of GLP-1–Based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NEJM, DOI: 10.1056/NEJMcibr2409089

免责声明:本文 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 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会见三国驻台代表,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访陆,侯友宜不装了

郑丽文会见三国驻台代表,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访陆,侯友宜不装了

南宫一二
2025-11-14 16:04:30
马库斯在中国寒心了!和平展遭破坏并强制收费,成都官方评论沦陷

马库斯在中国寒心了!和平展遭破坏并强制收费,成都官方评论沦陷

阿纂看事
2025-11-13 13:09:39
库明加,你真的没变,离交易被也不远了!

库明加,你真的没变,离交易被也不远了!

毒舌NBA
2025-11-14 17:29:12
挂牌督办!惠州一小区地下车库发生事故致1人死亡

挂牌督办!惠州一小区地下车库发生事故致1人死亡

南方都市报
2025-11-14 14:18:12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15:09:21
上映首日破1.1亿,豆瓣祭出8.7分,日本电影让国产片“彻底清醒”

上映首日破1.1亿,豆瓣祭出8.7分,日本电影让国产片“彻底清醒”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4 16:30:07
库班重回独行侠决策层 交易截止日前或拿浓眉开刀

库班重回独行侠决策层 交易截止日前或拿浓眉开刀

体坛周报
2025-11-14 16:29:15
取4万被追问买啥?央行明确:取钱不用报用途,但这3种情况除外

取4万被追问买啥?央行明确:取钱不用报用途,但这3种情况除外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4:30:06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50:38
领先15分被翻盘!山东输得真窝囊,老将空砍30+12,彭华倩25+6

领先15分被翻盘!山东输得真窝囊,老将空砍30+12,彭华倩25+6

萌兰聊个球
2025-11-14 15:46:01
女人坐了28年牢,出狱去办证,民警一查系统,当场愣了

女人坐了28年牢,出狱去办证,民警一查系统,当场愣了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0-30 11:33:46
英美没想到!联手踢人民币出局,只为巩固美元,交易市场却变天了

英美没想到!联手踢人民币出局,只为巩固美元,交易市场却变天了

来科点谱
2025-11-14 08:56:48
俄罗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就是让整个西方彻底误判了中国​

俄罗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就是让整个西方彻底误判了中国​

普览
2025-09-30 20:14:12
中国空军重磅发布!

中国空军重磅发布!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1 13:41:42
汪顺领奖突发小尴尬,拉裤腰瞬间引网友热议

汪顺领奖突发小尴尬,拉裤腰瞬间引网友热议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4 12:30:40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最新!红星新闻全网删除「痛批」影视飓风CEO文章

最新!红星新闻全网删除「痛批」影视飓风CEO文章

鞭牛士
2025-11-13 23:53:08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史政先锋
2025-11-14 17:58:49
梅西就光临球场训练!埃尔切官方连发16条动态、29条快拍!

梅西就光临球场训练!埃尔切官方连发16条动态、29条快拍!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4 18:02:35
2025-11-14 18:59:00
药明康德 incentive-icons
药明康德
创建赋能平台,承载医药梦想
7977文章数 175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日媒问为何执意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当面交涉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日媒问为何执意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当面交涉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艺术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小学生选大队委,堪比考公”,宝妈分享题库,网友:时代不同了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