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辈子为人拍照,他选择这样告别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71岁的照相馆师傅周泉虎,为自己办了一场生前告别会。

亲友来了五十多位,几乎都是老人,他们称周泉虎为“阿虎”。

现场,阿虎的肖像照被印在比他高一倍的背景板上,边上写着四个大字,“不说再见”。他很喜欢,觉得气派。桌上摆着他提前为自己准备的遗像,周围放着他亲手种的花。

照片里,阿虎戴着印有“北京”两字的鸭舌帽,眼镜往下一架,冲着镜头笑。“精神饱满,拍出了我的风格!”阿虎说。

一年前,阿虎确诊了肺腺癌,晚期,可能只剩下三到六个月的寿命。两个月后,他萌生了举办生前告别会的想法。

人一出生,就是朝着死亡奔跑,无非是快与慢的区别。这个道理,公平又残酷,常人都懂,却很难直面。

母亲去世时,来参加葬礼的人围坐在一起,谈论她生前的为人处世。阿虎在一旁感慨:说了这么多好话,她又听不到。

如今,生命的长短阿虎不能掌握。但有些事情的选择权,他想牢牢攥在手中。

1

去年6月,阿虎更新了一条朋友圈:“阿虎突然生病了!”

最初,他只是感到右边肋骨附近有点疼,以为是自己前些天爬房顶修补屋檐时扭到了。他找照相馆隔壁诊所的陈新伟问诊,陈新伟认为问题不大,给他扎了几针。

可疼痛没有缓解。发小孟辉劝他去医院看看。两次检查,阿虎都将报告发给孟辉。孟辉发现,CT结果显示他胸腔有大量积水,后来抽出了1000多毫升。

医生建议他住院,阿虎一开始不愿意,就在社区医院吊水。孟辉和他说,香烟不能再抽了。

“你让我抽,我都抽不动了。”阿虎说心里有数。

抽出的积水有了检查结果,阿虎确诊肺腺癌,晚期。

化疗的过程是痛苦的。孟辉记得,有几次去看望阿虎,他每隔4小时就要吃一颗止痛药,才能安心睡上一小会儿。

确诊两个月后,阿虎萌生了举办生前告别会的念头。

一来,他想趁身体状态还行,和大家体面地说再见。他不想让亲友看到日后病重的自己,人会变得瘦小、难看,“没有尊严”。二来,好听的话,他要当面听。


阿虎在他的生前告别会上。受访者供图

会有人支持吗?阿虎开始四处打探。

爱人和儿子,没有表态。阿虎又告诉了侄子郭志明,让他去探探大姐(侄子母亲)的口风。大姐连连摆手,“我吃不消去的。”后来她又想去,深夜准备告别会讲稿时,眼泪止不住地流。阿虎知道后也心疼,劝她别来了。

阿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小时候,年长6岁的大姐总将他背在身上。确诊后,阿虎在家庭群里发了条消息,“肺癌,晚期,(存活期)3个月到6个月”。之后每次化疗,阿虎都在群里“报备”,对大姐来说,情感负担很重。

“我总希望我走在他前头。”大姐说。阿虎的另一位大姐,儿时被抱到农村收养,观念更传统,直言“去不了,去不了”。

生前告别会由谁来主持?阿虎心里的最佳人选是镇上卖祭祀用品的老板阿松。阿虎找到阿松,阿松立马拒绝,“阿虎,这个不吉利的,要被别人骂的。”

“不好、不吉利、对亲友是二次伤害”,是多数人给阿虎的答案。


告别会上,亲友们和阿虎拥抱。受访者供图

但也有支持的。陈新伟最初得知阿虎的想法时,不太理解这位比他年长十岁的老哥,但还是把心一横,告诉阿虎,不管他做什么都支持。

他想起电影《非诚勿扰2》里就有生前告别会,轻松又温情,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有什么不好呢?就把电影片段发给了阿虎。

阿虎一看,太好玩了,就要这么办!又把片段转给发小孟辉,附带一句:“我要办,你来不来?”

孟辉比阿虎小一岁,俩人在同一所小学和初中读书。对孟辉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生前告别会这样的形式,还是太“先锋”了。但孟辉还是给了肯定的回答,“你办的话,我肯定来。”

阿虎一下子就乐了,“有你们的支持,我就有信心了!”

2

2023年冬天,策展人戴骏第一次走进阿虎的照相馆,一眼就认定这是个“有味道”的地方。

当时,戴骏正在为杭州市西湖区拍摄一条宣传片,想让阿虎出镜。阿虎说要睡午觉,让他下午一点半以后再来,“看上去不那么随和”。但到了下午拍摄时,阿虎却很投入,很配合。

第二年,戴骏又接下制作三墩镇庙前街口述史的任务,阿虎是他的采访对象之一。一来二去,俩人成为“忘年交”。所以,当阿虎请他帮忙办生前告别会时,戴骏没有犹豫。

他认为举办生前告别会挺潇洒的。这和阿虎的想法不谋而合——老朋友们来聚一聚,聊聊天,氛围不要悲悲切切的,要好玩、要有趣、要体面。

戴骏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阿虎遗像的场景。阿虎确诊后,戴骏到照相馆看望他,刚推门进去,阿虎指着角落里的一张照片说,“这就是我的遗像,我得肺癌了。如果你拍得更好,也可以用你拍的。”

戴骏一惊,觉得这老头太先锋。


阿虎为自己准备的遗像,如今放在照相馆内。黄佳瑜 摄

最初,阿虎的想法更大胆。他想在现场放置纸棺材和花圈,自己躺在棺材里,儿子抱遗像,亲朋好友绕棺材一圈献花。“我妈妈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但所有人都反对。“太像葬礼了,没人愿意参加的”,陈新伟直言。阿虎只能妥协。

定下日子后,阿虎委托戴骏替他写一段邀请词——

“谨定于2025年10月22日(下星期三)下午2时,于三墩陈家桥南街2号钱学森书房前厅,为周泉虎先生举行生前告别会。

遵周泉虎先生意愿,诚挚邀请各位亲友莅临,相聚话别。

他同时郑重请求:现场拒收一切礼品、礼金或红包,唯愿收获各位的祝福与情谊。恳请理解与配合。”

告别会前两天,阿虎买了豆干和火腿肠。按镇上的习俗,亲友参加葬礼后,要“开荤”,把晦气冲掉。阿虎想着,让大家拿点儿走,别空手离开。


生前告别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现场共有11人发言,顺序是阿虎定的。

亲朋好友中,第一位是孟辉。两人六十多年的情谊,很多时候无需多言。

孟辉6岁搬到三墩镇,住在阿虎家隔壁,俩人一起读书,一起长大。初二,孟辉转学去余杭,很多次,阿虎陪他走到距离镇上很远的河埠去坐船。船开了,阿虎独自回家,孟辉看着他的背影慢慢变小。

六十年后,在阿虎的生前告别会上,孟辉把这一幕写进了发言稿里。

后来阿虎下乡,孟辉留在杭州市区发展,来三墩的次数少了。再后来,孟辉退休,每周都去阿虎的店里坐一下午。中午没吃饭,阿虎就陪他去面馆吃一碗拌川。下午,孟辉喝茶看电视,阿虎炒股。来顾客了,阿虎起身拍照,孟辉从不打扰。

“面对病痛、生离死别,大家都是害怕,恐惧,避而远之,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话题。但其实人从一出生起,就如影随形。人人都知道总有一天,可是没人会时时意识到,并时刻作好准备。今天是你给我们做了表率,敬佩你直面人生的勇气,赞赏你排除病痛勇往直前的决心。”

这篇763字的《与君书》,孟辉构思了整整两天。上台前,他又修改了一下,将“面对死亡”改成“面对生离死别”。有些字眼“太直观、太刺激”,他不想那么沉重。

告别会现场没有悲伤,甚至还挺有趣。其他发言的人里,一位曾和阿虎一同下乡的知青提前录了音,上台对口型,结果嘴还没动,声音就出来了;另一位和阿虎一起炒股的“搭子”,用一口地道三墩话回忆往事,有说有笑。

这是一场温馨的生前告别会,阿虎的期待实现了。


阿虎的生前告别会。摄影 金家骅

他最后发言时说:

“人的寿命总是越来越短的。最早的时候,能吃一碗,后来是半碗,再后来只能吃一点点。二十多岁时,我就知道自己的寿命比普通人要短一些,那时候胃黏膜出血。等到了五十多岁,胃调理好了,老年病又出来了。感谢这么多亲朋好友帮助我,证明我做人还是不错的。谢谢大家!”

舅舅发言时,郭志明在一旁默默听着。

最初,他也不愿去参加,后来想通了:舅舅都“通透”了,自己也要想开点,支持舅舅。那天,他刚到照相馆门口,阿虎便招呼他过去合影,他心里一阵难过。

告别会当天,阿虎儿子也来了。不过,性格内向的他只肯在距离举办场地不远的照相馆默默守着。郭志明理解表弟:在这样的特殊场合,“有太多压力,不想面对,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回家后母亲问起现场怎么样,郭志明说,像老友聚会,挺好的,没人哭。

他佩服前来参会的老人们,“还是打破了一些旧观念的。”

阿虎最小的姐姐是为数不多上台发言的亲属。来之前,她犹豫了很久,怕情绪失控。

最终,她提前写好了讲稿,站在了台上。

“我今天来,不仅要支持你,并希望从中获得力量,有助于我自己顺利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如果让我只能选择一种与亲友告别的形式,那么我也就像你一样,选择今天的这种形式。”

3

三墩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由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三个较大的水上土墩组成。阿虎的照相馆就坐落在古时商业繁华的灯彩墩上。

在三墩,没有人不认识阿虎。他和他的照相馆,见证了三墩镇半个世纪的变迁。

18岁,阿虎作为知青下乡。五年后,母亲退休,阿虎返城,被安排到点心店做馒头。

半年后,幸运降临。他被照相馆第二代“馆长”选中,成为学徒。那年阿虎25岁。

在那个年代,照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开照相馆也是一门收入可观的生意。三墩镇上曾有好几家私人照相馆,1960年左右时合并成“三墩照相馆”,归供销社管理。

同阿虎一起返程的知青有十几人,阿虎自认是男同志中相貌最难看、个头最矮的,他不明白师父为什么选他。

隔天,他去问原因。师父是阿虎姐姐的同学,也认识他的父母,她觉得阿虎虽然个子小,但脑子好使,能学好技术。

机会来之不易,阿虎分外珍惜。3年后,头脑灵光的阿虎“出师”,独自掌镜。1986年左右,他就独立承包了照相馆。

阿虎感恩自己的师父。2018年,某银行为照相馆义务装修,阿虎觉得很有面子,可细细一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师父62岁去世后,照片按当地风俗都被烧了。他好不容易问师父的丈夫要到一张存照,放大打印,贴在店里显眼处。


照相馆内,阿虎贴上了自己的师傅,和自己师傅的师傅的照片。黄佳瑜 摄

虽说是“馆长”,店里始终只有他一人。拍照、修图、打印、塑封,流程重复了四十余年。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三墩人但凡遇到婚丧嫁娶、孩子升学、朋友聚会,想留下一张照片,都来找阿虎。

去年夏天,湖南女孩曹梦琪和朋友一起来拍照,感受到阿虎对照相馆的用心。他用钨丝灯蒙上柔光布自制柔光灯;布景前就先想好拍摄效果——比如把灯装在花格窗后,拍照能投下窗的影子。

他指导曹梦琪摆姿势:“往这边看看,往那边看看!你就做出牙疼、头疼的样子好啦!”阿虎的指导很老派,曹梦琪忍俊不禁。

阿虎很懂营销。看到曹梦琪的朋友对选一张照片犹豫不决,话头立马就跟上来:“虽然看上去呆呆的,但多年之后再来重拍一张一样的,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变化啦!”曹梦琪说他会做生意,阿虎笑着承认。


阿虎为曹梦琪拍的照片,如今贴在照相馆的大门上。黄佳瑜 摄

后来,曹梦琪接手了照相馆,成了阿虎的徒弟,也是告别会上最后一位发言的人。

“现在这家照相馆是我在开着……我现在的技术肯定赶不上我师傅,他拍了一辈子的照片,见过了无数的面孔,眼睛和嘴一样毒,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经验,还有那颗真诚勇敢的心。”

照相馆柜台下贴着一句话:“肖像之精髓,在于气质风骨,不在漂亮。”曹梦琪很喜欢,说阿虎刷新了她对摄影的理解。

如今,休息成为了阿虎的常态。“没力气就睡觉,有力气就爬起来,听医生的,还能多活一段时间。”他去照相馆次数越来越少。

但要是身体允许,他还想拍照。说热爱,谈不上,最初也是学一门手艺,混口饭吃。但只要顾客说他拍得好,他就越拍越起劲,“这是需要掌声的。”

阿虎对自己的照相技术很有自信。数码相机出现前,拍照是纯技术活儿,快门按下,拍出什么来,要等洗胶卷才知道。阿虎熟能生巧,“想要打败我是很难的。”

他也用心。他曾为拍一张小学同学的合照,提前一天去踩点,看天色,预判光落在人脸上的阴影。几十个人如何站位,他在心里一一排好。

上世纪90年代,彩色照片逐渐取代黑白照片,照相馆迎来了生意最好的时候。阿虎花4900元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后来照相馆多次遭遇抢钱、抢相机。有一次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阿虎反把对方摔在地上。街上都是警车,来了上百人。

说到这里,阿虎笑笑,“故事是讲不光的。”

4

戴骏做口述史时,镇里派人去摸底,回来说“采访老爷子不容易”。采访录音只有15分钟。戴骏揣测,可能是阿虎受访意愿不强。

不熟悉阿虎的人,会觉得这老头让人捉摸不透、难以靠近。但戴骏后来发现,在他不好相处的表象下,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

阿虎个头小,从小在别人的嘲笑中长大。一年级跑步,同学跑不过他,就喊他“小老鼠”。“我稍微优秀一点,别人就会嘲笑一下的。”阿虎回忆。

只有当感受到被充分尊重时,他才会愿意打开自己。

后来,阿虎有什么想法,都会和戴骏分享,尤其到了晚上,语音消息一条接着一条,一开始讲的还是普通话,后面就“放飞自我”讲起三墩方言。有些戴骏听不懂,只能靠猜。阿虎可不管这些,这是他与人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


阿虎与亲友们坐在一起。“世俗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要靠资源交换,我是马上要离开人间的人,也没什么资源了,但大家还愿意来看我,我很高兴。”受访者供图

孟辉最懂他。在孟辉眼里,阿虎既独立,又大胆。

拍照是个“孤独”的活儿,没太多事要和别人商量。承包照相馆后,大多数情况下,阿虎没有“领导”和“同事”,一直是独行侠。他很有投资眼光。改革开放后,发放第一代身份证时有大量拍证件照的需求,他赚到第一桶金,之后炒股、买房,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他是那代人中,最先富起来的代表。

他甚至和孟辉聊过比特币,“你知道哪里能买?能赚钱的。”

阿虎说过,他的生命只会停止在路上。他认为工作和赚钱是幸福的,幸福来源于成就感。有了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阿虎有三大爱好:炒股、收藏古董、斗蟋蟀。都挺费钱。他曾花500元买一只蟋蟀。郭志明说,舅舅是杭州“虫界”排得上号的人物。照相馆深处的走道上,堆着不少紫砂蟋蟀罐。

郭志明记得,舅舅曾带蟋蟀“将军”多次北上山东和天津等地“出征”。他小时候暑假,阿虎都给他分配抓蟋蟀的任务,教他辨品相——叫声特别洪亮的蟋蟀反而不行。凌晨,郭志明带着装备走进农田,听声辨方向,扒开草丛,拿手电筒一照,蟋蟀准跑不了。

他把抓到的蟋蟀给舅舅展示,阿虎逐一评价,看中的,就收走,奖励侄子零用钱。因为抓蟋蟀,阿虎被带进派出所好多次。“深夜,带着一堆工具在墙角挖来挖去,难免被误会。都是舅妈去接他。”郭志明笑了。


照相馆深处,是阿虎的“小天地”,橱门上贴满了他斗蟋蟀的照片。黄佳瑜 摄

5

一个要强、大胆、爱玩的老头,面对死亡,会怕吗?

在孟辉的印象中,确诊以来,阿虎没有把恐惧挂在嘴边,坦然接受一切。“根本就是直面人生”,他佩服阿虎的胆量。

恐惧不会平白无故消失,但人可以承认它、直面它、最终安放它。

曾有公益团队希望为阿虎提供帮助,问他是否还有未了的心愿。阿虎说,他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医生治病。一旁的朋友听后感慨,他还是“想活久一点”。

但阿虎确诊已是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无法做手术,靶向药配对的效果也不理想。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下一种方案——化疗。

阿虎不愿。化疗对身体伤害太大、太痛苦。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他把化验单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陈新伟也收到了化验单。他按照阿虎家人的请求,尽量把病症说得轻一些,劝阿虎听大医院医生的话。

阿虎不死心。有熟人帮他联系上海某三甲医院医生。医生看了报告单,给出相同的答案:只能化疗,没有更好的办法。


阿虎确诊后,发的朋友圈。

阿虎认了。他越来越瘦。前两次化疗后,他向陈新伟倾诉,化疗“生不如死”,自己总是头晕头疼,喝一点水都会引起严重呕吐,有时连拿起手机的力气都没有。

他羡慕走得痛快的病友。可他不能轻生,不想对不起亲友,只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八九次化疗后,医生让他试试新的靶向药。这次,他很幸运,找到了合适的药物,肿瘤细胞不再扩散,他打破了此前“最长半年存活期”的预言。

可阿虎仍要依靠药物维持生命。一瓶靶向药售价1.8万元,这是医保报销后的价格,阿虎每月要吃近两瓶。

即使坚持服药,他也很难拥有和健康人相当的寿命。阿虎不再谈及轻生,听天由命。“现在就是不要再做不必要的治疗,(我)还想多活几天。”


生前告别会上,亲友们给阿虎献上菊花。受访者供图

6

这场告别会,远比阿虎想得要隆重、盛大。现场来了不少媒体。

五六年前,香港演员林俊贤来打卡,原本默默无闻的照相馆火了。慕名而来的自媒体博主和顾客多了,大门上,已经贴不下照片了。

郭志明为舅舅感到开心。在他看来,舅舅人生的长度有限,但他活出了高度。因为这家照相馆,舅舅变成了“网红”,也成为三墩镇的一张文化名片。


告别会开始前,阿虎站在照相馆门口。受访者供图


此前,阿虎举办了个人摄影展。一位观众留言:争权夺利,也不过是向死奔跑。而阿虎的一生虽然平凡,给人肃然起敬。黄佳瑜 摄

去年,阿虎身体最差时,他在照相馆大门上贴了“停业”二字,很多人以为跑空了。他们不知道的是,阿虎其实就坐在馆里,只是没有精力经营。

如今,生死已是定数,阿虎看开了。可照相馆是他一生的事业,它可以被市场淘汰,但不能因他而提前退场。

阿虎要为照相馆找到下一位守店人。确诊后的第22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动态,“我开不动了,热爱摄影喜欢来开店,可以联系我,总想把店继续下去的。”这条动态至今都是置顶。

最初,阿虎想到的是儿子,可儿子如今有稳定的工作,加之性格内向,不一定适应照相馆的工作。

阿虎不想勉强他,开始向外寻找。他的候选人不少,毛遂自荐或者托人来问的就有四五人。

今年5月,曾表达过接店想法的曹梦琪收到阿虎消息:你能来帮我开照相馆吗?房租不要你交,收入都算你的,先做几个月看看。

选中曹梦琪,阿虎是看中了她的耐心和天赋,也有阿虎略传统的私心,“男孩子要养家,收入不够守不住店。女孩子混口饭吃吃,总可以。”


曹梦琪在拍摄。黄佳瑜 摄

照相馆的未来会怎样?阿虎心里清楚,数码技术发展太快,衰落是迟早的事。他可以坦然面对个人的消逝,内心却仍希望这家承载记忆的小店能延续得再久一些。

曹梦琪不喜欢被扣上“传承”的帽子。27岁的她还年轻,能不能一直守着店,她给不了准话。

若最终守不住,阿虎也接受,他无法掌控别人的人生,就像他无法阻止三墩的变迁。

曾经,三墩老街是被遗忘的角落。上世纪90年代,三墩镇从当时的余杭县(现余杭区)划归到西湖区。城市化的进程比想象中慢,周边高楼大厦林立,三墩蜷缩其中。后来,照相馆和一家三墩咖啡店在网上火了一阵,让更多人知道了三墩。如今,母亲河五里塘正在打造历史风貌区,与之相伴的,是昔日的街景一点点消失。

阿虎生病后,孟辉不再去店里,心里空落落的。他明白,“再好的行业也有衰落的一天,再厉害的人也有再见的一天。”

在该来的时刻面前,阿虎握住了最后的自主权——这关乎生命的尊严,也关乎一场得体的退场。


以前,阿虎总是坐在正对大门的一把躺椅上,桌上放着用了几十年的裁纸刀。黄佳瑜 摄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孟辉和郭志明为化名。文中部分内容参考《三墩庙前街口述史》一书。)

原标题:《一辈子为人拍照,他选择这样告别》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朱雅文 实习生 黄佳瑜

题图来源:摄影 金家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3年河南男子偷情被岳母发现,岳母:想让我保密就答应我一个条件

13年河南男子偷情被岳母发现,岳母:想让我保密就答应我一个条件

五元讲堂
2024-09-13 12:47:57
再见瓜迪奥拉!曼城提前敲定继任者,42 岁少帅成唯一目标

再见瓜迪奥拉!曼城提前敲定继任者,42 岁少帅成唯一目标

澜归序
2025-11-14 01:24:09
日专家:中日战争一旦爆发,日将对中国军舰发起三重打击!

日专家:中日战争一旦爆发,日将对中国军舰发起三重打击!

阿晪美食
2025-10-21 10:48:32
神舟二十要空载返航?3名航天员返航时间公布:换坐神舟二十一号

神舟二十要空载返航?3名航天员返航时间公布:换坐神舟二十一号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14 10:15:50
15元中7397万后续:曝普通村民,中奖前还在买角磨机,有追加习惯

15元中7397万后续:曝普通村民,中奖前还在买角磨机,有追加习惯

花心电影
2025-11-12 18:11:27
意大利恐连3届无缘世界杯!主帅不接受嘘声,下1场须净胜挪威9球

意大利恐连3届无缘世界杯!主帅不接受嘘声,下1场须净胜挪威9球

体育妞世界
2025-11-14 10:36:48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柠檬有娱乐
2025-11-14 10:00:26
华盛顿只有政治没有正义

华盛顿只有政治没有正义

码薯学人
2025-11-13 22:02:29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心灵短笛
2025-11-14 09:28:10
夏洛特公主新照:10岁身高1米6,腿形超美,温莎优越基因都归她了

夏洛特公主新照:10岁身高1米6,腿形超美,温莎优越基因都归她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12 23:25:16
霍中妍近照引热议!集齐妈妈品格奶奶美貌,这才是顶配千金

霍中妍近照引热议!集齐妈妈品格奶奶美貌,这才是顶配千金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3 13:39:00
安世荷兰不给中国工厂晶圆!

安世荷兰不给中国工厂晶圆!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11-13 21:46:01
务必记住6位S级妻子

务必记住6位S级妻子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5-11-14 10:57:54
奋进“十五五”|奋力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奋进“十五五”|奋力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中国经济网
2025-11-13 07:38:07
1分钟4人被罚下!全运会篮球争议:江苏队0人出场被判负 裁判抢镜

1分钟4人被罚下!全运会篮球争议:江苏队0人出场被判负 裁判抢镜

风过乡
2025-11-14 08:24:11
和平小屋后续,贾女士道歉已达成一致,社区书记被停职,当地通报

和平小屋后续,贾女士道歉已达成一致,社区书记被停职,当地通报

鋭娱之乐
2025-11-13 20:47:58
非洲雄狮陨落 遭绝杀无缘世界杯 曾8次参赛 4巨星梦碎+奥纳纳瘫坐

非洲雄狮陨落 遭绝杀无缘世界杯 曾8次参赛 4巨星梦碎+奥纳纳瘫坐

我爱英超
2025-11-14 09:41:52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泠泠说史
2025-11-11 15:43:31
已成闭环!西甲官方晒20队胜负关系图:谁都可能战胜谁

已成闭环!西甲官方晒20队胜负关系图:谁都可能战胜谁

懂球帝
2025-11-13 15:45:12
2025-11-14 11:52:49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3464文章数 7577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头条要闻

男子花42万相亲次日闪婚 妻子1个月后失联:他是妈宝男

头条要闻

男子花42万相亲次日闪婚 妻子1个月后失联:他是妈宝男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前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BJ40增程元境智行版上市 限时焕新价19.48万元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家居
亲子
公开课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房产要闻

突发!三亚放出今年起价最高宅地!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亲子要闻

幼小衔接本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抢跑的孩子却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