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短剧去取景

当竖屏光影成为生活里的高频风景,当“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成为新时尚,东阳木雕小镇和六石街道的各式场景正以其独特魅力,成为剧组创作的热门“影棚”与观众喜爱的同款“打卡点”。
●白溪江畔的原生态风光,让翠竹流水自带电影质感
●北后周村的明清古建筑群,以白墙黛瓦、雕花斗拱搭建起穿越时空的入口
●木雕小镇的艺术馆群,则将非遗雅韵与现代美学相融,成为都市剧与文艺片的绝佳载体
这些场景既承接了《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宏大影视作品的光影记忆,也见证着《盛夏芬德拉》等短剧爆款的诞生,让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与影视文化完美契合。
![]()
接下来
让我们循着镜头的足迹
解锁这些宝藏取景地的独特风情
在实景中重温剧中名场面
感受光影与现实交织的别样精彩
01
东阳木雕小镇:步入剧中画
《盛夏芬德拉》《全能小相师》
《盛夏恋歌之情定大饭店》
“木雕小镇这边场景资源丰富,大师馆的场景优势比较突出,不仅精致有格调且各有特色,很受剧组青睐。近两个月,我们也推荐了一些剧组过来拍摄。”据横店剧组选景外联工作人员何琴怡介绍,木雕小镇内丰富的场景为短剧剧组提供了十余处各具特色的拍摄点位,可满足现代都市、玄幻等多类题材需求。
![]()
陈国华艺术馆
![]()
据悉,除了胡先民艺术馆之外,还有陈国华艺术馆、上汐T客厅等场馆都是小镇热门取景地。其中,陈国华艺术馆不论是一楼的展厅还是二楼三楼的家具藏品陈列,处处尽显宋韵空间美学。展厅后的小院,在树木环抱中,藏着一座中式古朴小屋。案几、座椅皆为明代旧物,透着岁月沉淀的静雅,置身其间,满是淡然清幽。屋外绿植繁茂,石狮默然伫立,圆形门洞如镜,映出内外景致,自然意趣与园林雅韵交融,静谧又治愈。将庭院野趣与室内雅致无缝衔接,尽得中式园林“藏露”之妙。“这里是《盛夏恋歌之情定大饭店》等多部短剧的拍摄地。”据陈国华介绍,近期已接待了8个剧组,14日还将有新剧组入驻取景拍摄。
![]()
上汐T客厅
![]()
而上汐T客厅则是包含非遗元素都市剧《正好遇见你》的一处取景地,在现代设计中融入苏州园林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书吧、咖啡吧、雪茄吧、下午茶、香房、禅室等多种人文生活美学体验。在这里,可以穿越古今,感受传统文脉与当代设计的魅力。游客来小镇参观欣赏东阳木雕艺术品的同时,还能一站式解锁剧中名场面。
木雕小镇工作人员表示,小镇有18个大师艺术馆为短剧拍摄提供了多样性的场景,随着越来越多剧组的入驻拍摄和剧集的播出,木雕小镇的知晓度也在提升。这是一个双向共赢的过程,更是东阳木雕文化传播的全新路径。
02
胡先民艺术馆:
非遗地标变身年轻打卡地
待播剧《燎月》《触碰玫瑰》
“这个葡萄藤下的石桌,就是《盛夏芬德拉》里男女主谈心的地方。” 近日,东阳木雕小镇胡先民艺术馆里,几位年轻游客举着手机打卡同款场景,兴奋地讨论着剧中剧情。随着多部热门短剧在此取景,这个兼具人文气息与雅致格调的艺术馆,正从非遗展示地变身年轻人追捧的文旅打卡新地标。
![]()
胡先民艺术馆
▼短剧《盛夏芬德拉》
影视截图
![]()
![]()
▲记者同款照片
“国庆后这一个多月,专门来追剧打卡的游客有十来组了,大多是外地来的年轻人。”艺术馆工作人员胡劭华介绍,短剧《盛夏芬德拉》的热播让场馆彻底“出圈”。九月底短剧《盛夏芬德拉》热播,斩获全网30亿播放量,连续21天霸榜热榜第一。剧中葡萄藤下的石桌、高级雅致的摄影展展厅、充满意镜的竹林等场景,成为游客必拍点位。有游客特意串联起金华、横店、杭州的行程,只为在剧中同款场景留下纪念。
![]()
![]()
除了《盛夏芬德拉》,胡光民艺术馆内还拍摄过《全能小相师》《盛夏恋歌之情定大饭店》等多部短剧,其中《全能小相师》也小有热度,待播的《燎月》《触碰玫瑰》等剧也在此取景。随着剧集传播,艺术馆抖音账号关注度飙升,相关视频观看量从5000跃升至13.5万,单条花絮点赞量突破三四千,粉丝数稳步增长。
![]()
![]()
能成为短剧圈的“香饽饽”,得益于艺术馆独特的场景优势。不同于标准化的影视棚,这里的人文空间充满原汁原味的质感,灰色调的现代展厅透着冷冽贵气,竹林与下沉式庭院自带清雅氛围,二十多个特色场景能满足不同剧情需求。“我们和横店签约成为外联拍摄基地后,每月都有两三组剧组来取景,10月至今已经接待了三四组。”艺术馆负责人胡先民透露,从今年年中开始承接网剧拍摄以来,累计已有十多个剧组在此留下足迹。
剧组的密集入驻让艺术馆充满活力。前不久,演员孙芊浔主演的短剧《触碰玫瑰》刚在此拍完一天戏份。拍戏间隙,演员们还会拍摄花絮在个人IP账号推广,无意间为场馆带来二次传播,单条花絮就吸引1.7万粉丝关注。
“以前来的大多是非遗爱好者,现在除了研学团队,来这里追剧打卡的年轻人渐渐多了,场馆更有活力了。”胡先民艺术馆工作人员表示,如今艺术馆除了接待剧组拍摄,还有艺人的广告拍摄。这些拍摄活动带来的不仅是客流,更是非遗传播的新契机。游客在打卡追剧的同时,会主动了解东阳木雕的工艺魅力,让非遗文化以更轻松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03
北后周村:
明清古建群成古装剧“时空入口”
《尚公主》《错嫁世子妃》《苏记》
11日,古装剧《尚公主》剧组走进六石街道北后周村的古建筑群,在古戏台与肇庆堂之间架设起摄像机。“古戏台的雕花、青石板路的肌理,不用搭景就有穿越感。”剧组工作人员手持剧本穿梭于白墙黛瓦间,明清古建筑群的独特韵味为镜头提供了天然滤镜。
![]()
北后周村古建筑群
![]()
北后周村的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其中始建于明弘治至正德年间的肇庆堂尤为引人注目。这座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以精湛的木雕、石雕工艺和五进院落格局著称,梁架间的斗拱、月梁与梭柱柱础均保留明代建筑特征,成为古装剧场景的“黄金取景地”。错落分布的古宅、纵横相连的巷道与百年古井,共同构成多样化场景网络,满足不同题材短剧创作需求。
古建资源的独特性让北后周村成为古装剧创作的热门选择。今年4至5月,《错嫁世子妃》剧组在此拍摄“宅斗”、婚礼戏份,日均动用群众演员50余人;6月古装悬疑剧《苏记》又取景巷道、古井,借助原生态氛围营造悬疑感。“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故事感,能让观众瞬间代入剧情。”
![]()
为平衡影视拍摄与文物保护,北后周村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村里安排专人对古建筑进行定期巡查维护,确保文物安全稳固;同时完善基础设施,修建停车场、搭建临时休息区,并配备专职协调人员,提供场地对接、道具租借等“一站式”服务。“我们既要守护好历史遗产,也要为创作团队提供便利。”北后周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优质资源与专业服务让北后周村古建筑群的档期持续紧张,目前12月已被3部古装短剧预订,剧组需提前1个月提交申请。这个藏着百年故事的古村落,正通过短剧镜头焕发新的文化活力。
04
吴良影视外景拍摄基地:
多元生态打造“天然摄影棚”
《真千金一身反骨》《云鬓楚腰》
“这里原生态的风景正适合我们剧的一些场景。”10日下午,六石街道白溪江畔的吴良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内,《真千金一身反骨》剧组的拍摄正如火如荼。随着短剧创作热潮兴起,这个坐拥山水风光、古屋等多种场景的拍摄地,成为众多剧组争相入驻的“天然摄影棚”。
![]()
吴良影视外景拍摄基地
![]()
走进基地,潺潺流水与茂密林木构成的画面自带电影质感。据六石街道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管理人王国平介绍,吴良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凭借多元景观组合,已形成“一步一景皆可拍”的独特优势——既有白溪江的原生态水系,又有古屋建筑,近年来还新增了竹林小路等特色场景,甚至在古屋周边布置石磨、古井等道具,进一步丰富场景层次。此前《伟大的长征》《长津湖之水门桥》《志愿军》等剧组都曾在这里取景,导演看中的正是基地中原汁原味的树林和溪流;今年上半年《云鬓楚腰》剧组也选择在此拍摄外景,白溪江边的自然光影完全满足了古装剧的镜头需求。
![]()
高效拍摄的背后,是基地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每次拍摄前,基地的工作人员都会提前划分好拍摄区域,还专门设置了休息区、道具存放区和停车区。”《真千金一身反骨》剧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善的配套让剧组省去诸多后顾之忧。据了解,该基地五年累计接待剧组超150个,几乎每日都有剧组在此拍摄,成为名副其实的“常驻拍摄地”。
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黄瑶 见习记者 金婧婷 通讯员 陈立平
编辑:刘海杰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