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舰”服役后,中国航母发展迈向新征程,核动力成为下一步明确方向。而向来热衷与中国在军事领域“较劲”的印度,也放出豪言,欲赶在中国前头打造国产核动力航母。今年9月,印度公布的15年国防建设蓝图中,核动力航母赫然在列,这一举动无疑将中印在核动力航母领域的竞争推到了聚光灯下。
![]()
中印为何都对核动力航母如此执着?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从吨位层面看,“福建舰”排水量达8万余吨,这基本已是常规动力航母的极限。若中国下一艘航母吨位预计超10万吨,常规动力就如同“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从作战性能和后勤保障考虑,核动力优势更为显著。常规动力航母发电量有限,而电磁弹射耗电量巨大,这必然会影响电磁弹射系统的电量分配。未来航母还将搭载电磁炮和激光炮等高耗能武器,用电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若继续使用常规动力,航母需携带大量燃油,远程奔袭时需大量补给船队全程保障,这无疑限制了航母的作战范围和灵活性。
![]()
此外,中国航母未来活动区域必将拓展至更远海域,甚至进行全球战巡,这对航母自持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核动力航母几乎拥有无限续航能力,能在海上长时间执行任务,无需频繁补给,这对于提升航母的作战效能和战略威慑力至关重要。因此,从多方面综合考量,中国航母迈向核动力是必然选择。印度方面,看着中国航母发展迅猛,尤其是“福建舰”亮出电磁弹射这一“杀手锏”,印度心里自然不服气,憋着一股劲想要在核动力航母领域扳回一局,新德里将目标锁定在赶在中国前推出核动力航母,试图在航母领域重塑自身地位。
![]()
中印核动力航母之路,现实困境大不同
中国在核能利用方面有着深厚积累,是几十年的“老玩家”。以往核能上舰或许存在一些技术瓶颈,但如今这些问题大概率已得到解决。目前影响核能上舰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安全和成本方面。核能虽诱人,但危险系数也不低,安全必须放在首位。航母上使用核能,一旦发生核燃料泄露等事故,不仅会威胁舰员生命安全,还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核动力航母研发过程中,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成本方面,常规动力航母成本相对较低,更具性价比。不过,随着时局变化和战略需求升级,成本或许不再是中国航母优先考虑的因素。当技术成熟且具备条件时,中国必然会选择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以提升海军整体实力和战略威慑力。从当前发展趋势看,中国的第五艘或者第六艘航母极有可能采用核动力,预计时间点在2030年前后。
![]()
反观印度,其核动力航母之路则充满坎坷。目前,印度连常规动力航母都尚未玩明白。其第一艘国产航母“维特兰特”号,从2008年开工到2022年服役,历经多年才姗姗来迟,且至今尚未形成战斗力,更像是印度的试验平台,从中不难看出印度航母技术的薄弱。即便印度决心打造核动力航母,面临的难题也不仅仅是核动力系统本身。航母配套设施的研发同样困难重重,其中舰载机就是一大短板。印度海军现役的俄制米格 - 29K舰载机性能落后,战斗力有限。印度若要实现国产核动力航母的宏愿,不仅需攻克核动力技术难关,还得研制出先进的国产舰载机,这难度系数呈几何级数增长。除非印度舍得投入巨额资金,从美国或法国引进核动力航母技术,否则在短期内实现核动力航母梦想几乎是不可能的。
![]()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