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运会乒乓球!4强名单诞生,国乒核心爆冷出局,王曼昱对手出炉

0
分享至

前言

11月11日,国乒主力梁靖崑还在回味上个月亚锦赛的荣耀,转眼间就在全运会被河南小将于何一打回原形。

更讽刺的是,于何一赛后坦言,自己压根没想着能赢,国家队队友,在全运会赛场上,成了彼此最狠的对手。

卫冕冠军王曼昱也被逼入绝境,靠着最后一口气才惊险过关,为何最熟悉的人反而最难对付?是什么让实力优势在关键时刻化为乌有?



国家队队友,为何成了最狠的对手?

全运会的乒乓球赛场,正在上演一幕幕令人瞠目结舌的剧情,国乒三号种子梁靖崑,这位世界排名第六、刚为国争光的三号种子,竟然1-4惨败给了一个在国际乒坛甚至没有世界排名的河南小将于何一。



这还不是孤例,前八号种子中,陈垣宇、周启豪、向鹏,这些在国家队训练时朝夕相处的队友,纷纷在全运会赛场黯然离场,仿佛集体中了魔咒。

另一边,卫冕冠军王曼昱的首秀同样惊心动魄,她与范思琦苦战七局,在决胜局一度5-9落后,几乎被推到了悬崖边上。



摄像机捕捉到她落地后那一瞬间的凝重,那种压力几乎要将人吞噬,但她愣是凭着冠军的韧性,一分一分地往回追,最终连得6分,完成惊天大逆转。

这场胜利的价值,远不止一个晋级名额那么简单,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拷问,为什么在全运会,卫冕冠军的夺冠之路会如此步履维艰?



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但当这种不确定性如此密集地爆发时,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偶然,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规律。

中国乒协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本届全运会单打前八种子已有四位出局,这一比例远超往届,绝非用“状态不好”就能搪塞过去的。



新华社体育频道也评论道,全运会正在成为一面“心理显微镜”,它照亮的不是技术差距,而是运动员内心那片最隐秘、也最脆弱的角落。

这些看似偶然的冷门,背后其实有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国家队队友之间太熟悉了,彼此的技术特点、战术习惯、甚至是一个眼神的变化,都了如指掌。



这种熟悉,在国际赛场是优势,到了全运会就成了枷锁,因为你所有的套路,对手都清楚;而你面对的,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敢于“豁出去”的对手。

于何一赛后那句“自己没想着能赢”,听起来很谦虚,实则道破天机,当一个人卸下了所有必须赢的包袱时,他的全部能量,就都集中在了如何打好每一分球上,这种专注,是何等可怕。



我们仿佛能看到梁靖崑在场上苦苦挣扎的内心独白,“我是主力,我应该赢”,这个念头,像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每一个失误都加重了这个包袱的重量。

反观于何一,他的内心是“放开了打,输了也光荣”,这种轻松的心态,让他能以一种超然的状态去享受比赛,反而发挥出了120%的水平。



这就是全运会最残酷也最迷人的地方,它用最真实的结果告诉我们,竞技体育的最终较量,有时候比的真的是谁的心理包袱更轻一些。

北体大心理学教授张伟分析得非常透彻,全运会是“认知资源优化配置”的典范,于何一的胜利,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心理管理的胜利。



绝境逆转的秘密:一种叫“心理减法”的智慧

这一切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反常识的致胜法则,我们姑且称之为“心理减法”,它不是放弃努力,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更高级的努力方式。

传统的成功学告诉我们,要“加法思维”,要更努力、更刻苦、更拼,但在技术实力日趋饱和的顶尖赛场上,这种思维的边际效益正在急剧递减。



运动员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就像手机内存一样,如果你同时打开了太多应用程序,比如“对失败的恐惧”、“对舆论的担忧”、“对排名的执着”,那么用于处理球路、预判对手、执行战术的核心内存就会严重不足,反应自然会变慢,失误自然会增多。



运动心理学期刊的最新研究证实了这一点,适度的心理放松,能让顶尖运动员的临场表现提升15%到20%,这是一个足以改变比赛结果的数字。

梁靖崑的失利,就是因为他的“后台应用”开得太多,而王曼昱的逆转,则是在决胜局5-9落后时,被迫关闭了所有后台应用,只剩下“打好下一分”这一个核心程序,结果系统运行流畅得惊人。



我们再来审视陈梦的表现,她4-0横扫孙铭阳,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仿佛不是在比赛,而是在进行一场完美的艺术表演,这就是“心理减法”的另一种境界。

她的技术动作标准规范,战术执行坚决果断,脸上看不到丝毫的迟疑和波动,这说明她的内心极度纯净,没有一丝杂念,所有的能量都服务于“赢得比赛”这一个唯一的目标。



这种状态,就是竞技体育追求的“心流”状态,一种物我两忘、人球合一的巅峰体验,陈梦展现了这种状态,也预示着她已经做好了冲击冠军的最充分准备。

“心理减法”的本质,是一种资源管理的智慧,它要求运动员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识别出哪些是“必要负担”,哪些是“非必要负担”。



比如,为国争光的使命感是必要的,但对每一次失误都耿耿于怀的执念就是非必要的;追求更高水平的技术是必要的,但对每一次输赢都患得患失的焦虑就是非必要的。

张伟教授提出的“心理负担率”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量化工具,一个人的实际竞技表现,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他的基础实力乘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就是(1减去心理负担率)。



当两个运动员基础实力相近时,谁的“心理负担率”更低,谁的系数就更接近1,谁就能发挥出更接近100%的水平,谁就更有可能赢得胜利,这便是“心理减法”的数学表达。

这并不是唯心主义,更不是否定努力的重要性,恰恰相反,它是对努力进行的一次精准提纯和高效配置,让运动员的努力,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



国家体育总局近期发布的《关于改革全运会竞赛规程的意见》中,也隐约透露出这种导向,文件提出要“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这或许就是官方层面开始重视“心理资本”这一软实力的信号。



全运会作为综合性赛事,对运动员的体能和心理是双重考验,亚锦赛的消耗还没完全恢复,紧接着就是更高强度的全运会,这种赛制,本身就是对“心理减法”能力的一次终极大考。

梁靖崑的失利,固然可惜,但他的案例,比十场胜利更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它让我们明白,在通往冠军的路上,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拿起”,更要学会如何“放下”。



当“快刀”遇上“太极”:慢功夫如何终结快节奏?

如果说“心理减法”是内功心法,那么赛场上必然需要与之相辅相成的外功招式,本届全运会,一种被主流视野忽视已久的打法——削球,正以惊人的方式宣告它的回归。

老将胡丽梅4-3险胜年轻选手纵歌曼,这场比赛像一堂生动的教学课,向所有人展示了削球打法的顽强生命力,它不是过时,而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一个懂得欣赏它价值的时代。



更令人热血沸腾的是杨屹韵与王添艺的比赛,杨屹韵在0-3落后的绝境下,上演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大逆转,她就像一位太极宗师,面对王添艺疾风骤雨般的快攻,不慌不忙,一板一板地削,每一板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旋转,每一次防守都像是在积蓄能量。



我们仿佛能看到杨屹韵沉静的眼神,那种在0-3落后时反而越削越有信心的从容,她的削球既稳又转,关键时刻还能突然起板进攻,这种攻防转换的节奏变化,让习惯了快节奏对攻的对手完全乱了阵脚。



在0-3落后的绝境下,她没有选择放弃,反而越削越有信心,最后三局的发挥堪称完美,这种在绝境中爆发的能力,正是优秀运动员必备的素质,也是削球手最强大的心理武器。

削球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当整个乒坛都在追求更快、更凶、更暴力的时候,削球手用一种“慢”的艺术,消解了对手的速度优势。



对手习惯了快节奏的对攻,突然遇到这种绵里藏针的打法,往往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急躁情绪,越急躁,失误就越多,这正是削球手希望看到的局面。

杨屹韵的胜利,不只是个人的突破,更是向所有人证明,在现代乒乓球体系中,技术流派的多样性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乒乓球不应该只有一种审美。



陈梦的全面性让她拥有更多的战术选择,但削球手的稀缺性,反而让她们在特定时刻拥有了出其不意的战略价值,她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唯速度论”的一种有效制衡。

这种削球手在全运会赛场上的集体爆发,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乒乓球技术流派的多样性,她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乒乓球不只是速度和力量的比拼,技巧和战术同样能够制胜。



辽宁队在混双项目上的表现格外抢眼,两对组合袁励岑/王艺迪、林高远/刘诗雯双双杀进四强,这意味着辽宁队至少能拿到一枚奖牌。

这种省队的集体优势在全运会这种赛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队友之间平时训练配合默契,彼此知根知底,到了赛场上自然更容易打出好成绩,辽宁乒乓球的底蕴和实力再一次得到验证。



王艺迪的进攻火力凶猛,袁励岑的防守稳健可靠,这种攻防体系让对手很难找到破绽,他们的晋级也为女队在混双项目上增添了夺金的希望。

国家体育总局的改革意见,或许也看到了这种趋势,鼓励技术流派创新,就是为了让竞技体育的生态更加丰富,让每一种智慧都有闪光的机会。

围棋界的柯洁等顶尖棋手,在AI时代后,反而开始学习“放下”,冥想、茶道等成为训练内容,追求“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这与削球手复兴的哲学内核,异曲同工。



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拿起:你的“心理优势区”在哪?

体育的魅力,终究要回归到人本身,而全运会的残酷与温情,也终将引申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因为我们都身处自己的赛场。

34岁的刘诗雯,第六次参加全运会,这很可能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届,她与林高远携手4-1战胜赵钊彦/孙铭阳,顺利晋级混双四强,这场胜利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摄像机多次给到刘诗雯的脸部特写,那种在赛场上的经验和大赛气质,是年轻选手无法比拟的,她知道什么时候该稳,什么时候该攻,关键分的处理总是恰到好处,这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

林高远则负责在进攻端给予对手压力,两人的配合日趋默契,这对组合如果能够最终夺冠,将为刘诗雯的全运会之旅画上一个最完美的句号。



林高远在赛后表示,希望以金牌结束自己的全运生涯,这句话里,饱含着一个30岁老将的最后一搏,也隐藏着一丝悲壮的使命感。

我们仿佛能看到刘诗雯在每一次得分后,那短暂而深刻的凝望,那是在与自己的青春对话,她身上那种悲喜交加的情感,让这场体育竞技超越了胜负,成为一种关于坚持与告别的动人故事。



梁靖崑的出局让男单争冠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王楚钦、樊振东和林诗栋成为最大的夺冠热门,三人都是国乒的核心主力,实力不相上下,谁能笑到最后真的很难预测。

王楚钦的特点是打法凶悍,进攻欲望强烈,樊振东则是技术全面的代表,稳定性在男队中首屈一指,林诗栋作为新生代的领军人物,近年来进步神速,各项技术日臻成熟。



但全运会素来以冷门频出著称,省队选手在面对国家队主力时往往能超水平发挥,这也为后续比赛增添了更多悬念,剩下的选手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有丝毫松懈。

这场乒乓盛宴的启示,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它为我们身处“内卷”时代的每一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与发展智慧,我们称之为“以减胜增”的智慧。



职场分析报告《“佛系员工”为何更容易出成果?》指出,在知识型工作中,员工20%的精力用于内耗(焦虑、恐惧),善于“心理减负”的团队绩效平均高出30%。

这说明,无论是在球场上还是办公室里,决定我们上限的,往往不是我们有多努力,而是我们有多少努力是用在了正确的地方。



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硬实力的比拼,而是“硬实力”与“软智慧”的复合赛,评价体系也必将随之重塑,那些懂得如何进行“心理减法”的人,将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心理优势区”,那个能让我们卸下非必要负担,从而让核心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领域,这可能是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心态调整,或者干脆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松弛感”在“内卷时代”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不是躺平,而是一种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奋斗状态,是懂得在什么时候该踩油门,什么时候该踩刹车的大智慧。

2024年巴黎奥运会,日本混双组合“早田希娜/张本智和”在决赛前放弃高强度战术演练,改为放松调整,最终爆冷击败中国组合,赛后称“我们没想金牌,只是享受比赛”。



这再次证明,“心理减法”已经成为全球体育界的共同课题,谁能率先掌握这门智慧,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全运会乒乓球比赛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后面的对决只会更加精彩激烈,梁靖崑的意外出局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这个赛场上没有绝对的强弱之分,只有状态好坏之别。



王曼昱的惊险逆转展现了冠军的韧性,陈梦的强势表现彰显了争冠的决心,削球手们的集体爆发证明了技术流派的生命力,刘诗雯在混双赛场上继续前行。

这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个结论,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强者”,强者不是那个拥有最多的人,而是那个能放下最多的人。



结语

原来,顶尖的较量,比的不是谁更强大,而是谁更自由,能在关键时刻卸下包袱的人,才能轻装上阵,笑到最后。

未来的竞争,将是“硬实力”与“软智慧”的复合赛,评价体系正在重塑,懂得“心理减法”的人,将赢得未来。

在你的赛场,是选择背负所有,还是选择放下一些?这或许是比任何技术都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驻日大使馆又更新了,这次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显了!

青青子衿
2025-11-13 17:22:37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14 16:20:01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懂球帝
2025-11-14 12:03:09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4 11:28:22
21:30,暴跌开始,世界被击中了

21:30,暴跌开始,世界被击中了

新浪财经
2025-11-14 07:00:58
​高市早苗的言论有多恶劣?这个美国人一针见血!

​高市早苗的言论有多恶劣?这个美国人一针见血!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3 22:42:54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时时有聊
2025-11-14 09:31:40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时时有聊
2025-11-14 10:00:30
地下捐精有多乱!女的被约到宾馆,捐精者:直接怀孕只收800元

地下捐精有多乱!女的被约到宾馆,捐精者:直接怀孕只收800元

雍亲王府
2025-11-14 14:50:03
G7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

G7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

头条爆料007
2025-11-13 20:24:04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6:45:32
高盛:三季度消费数据出现明显下滑

高盛:三季度消费数据出现明显下滑

黑噪音
2025-11-14 08:27:26
最低0~2℃!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上海将迎来大风降温天气

最低0~2℃!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上海将迎来大风降温天气

鲁中晨报
2025-11-14 16:59:02
对话|日本问题权威专家:不能将高市早苗涉台言论视为偶然和孤立性事件

对话|日本问题权威专家:不能将高市早苗涉台言论视为偶然和孤立性事件

澎湃新闻
2025-11-14 15:12:30
越南军方内部报告曝光:中国军力强大到让邻国彻底清醒

越南军方内部报告曝光:中国军力强大到让邻国彻底清醒

Hi秒懂科普
2025-11-14 13:06:11
“还手=互殴”?从狗咬人案看:正当防卫认定,正在“逼良为怂”

“还手=互殴”?从狗咬人案看:正当防卫认定,正在“逼良为怂”

占理儿
2025-11-14 10:04:37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易玄
2025-11-13 06:25:22
上海大叔二婚娶95后江苏空姐!给丈母娘单独买房尽孝,46岁拼二胎

上海大叔二婚娶95后江苏空姐!给丈母娘单独买房尽孝,46岁拼二胎

风起见你
2025-11-14 11:44:27
房贷再次负增长,房价无一城不降!

房贷再次负增长,房价无一城不降!

城市财经
2025-11-14 12:05:09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佘智江被抓,牵出赵薇前夫黄有龙和妙瓦底诈骗的瓜,真相太炸裂

吃瓜局
2025-11-13 20:50:11
2025-11-14 17:40:49
古事寻踪记 incentive-icons
古事寻踪记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3562文章数 10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头条要闻

达利食品创始人之女许阳阳接任总裁 曾主导公司上市

头条要闻

达利食品创始人之女许阳阳接任总裁 曾主导公司上市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房产
手机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如何悄悄和同龄人拉开巨大差距?

秋天穿衣真的一点都不难!从这些穿搭中收获灵感,舒适又耐看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手机要闻

vivo S50系列卖点曝光:将用上“旗舰三大件”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