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终于不再孤单!人民空军在成立76周年之际甩出一张王牌——攻击-11隐身无人机正式列装部队,代号“玄龙”。这家伙可不是普通无人机,它是全球首款实现实战部署的“忠诚僚机”,能和歼-20、歼-16D组成隐身编队,专打敌方防空系统的“七寸”。
![]()
攻击-11的造型就像科幻片里的星际战舰:无尾飞翼布局、全身平滑得像块黑曜石,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001平方米,相当于一只飞虫的大小。由其独特的设计使其能像一道“隐形的幽灵”般,突防时连爱国者防空系统的雷达都能一一骗过。更狠的是,它放弃传统舵面,改用6个喷流孔调整姿态,连最后一点雷达散射源都掐灭了。
但光隐身不够,攻击-11还是个“暴力输出机”。作战半径2000公里,最大航程4000公里,能带2吨弹药,既能挂载长剑-10巡航导弹敲掉地面指挥所,又能用PL-15空空导弹猎杀敌机。但当6架“歼-20”在一次模拟的演练中将其伪装的雷达信号扔了出来,却只用了12分钟就把“强大的”现代防空网络的拦截效率从高达70%的将近九分都压了下去——这简直就是给了现代的防空网络一碗“迷魂汤”。
![]()
真正的杀手锏在于攻击-11和歼-20的“黄金搭档”。歼-20S双座版的后座飞行员能同时操控4到6架攻击-11,形成“有人机当大脑,无人机当拳头”的战术网。打仗时,攻击-11先靠隐身能力前出诱敌,逼对方雷达开机;歼-20在后方指挥,用数据链实时接收情报;歼-16D再发动电子压制,三机配合就像一套“组合拳”,直接把传统空战规则砸个粉碎。
这套打法让美军有点措手不及。美国的CCA无人僚机项目还在原型机竞标阶段,攻击-11却已经成建制服役。更扎心的是,攻击-11的改进型连舰载版都已提上日程,未来装上076型两攻舰的电磁弹射,能直接把战术半径覆盖到第一岛链之外。
攻击-11的服役不只是多了一款新装备,它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跨入“系统簇作战”时代。但如今的空战已不再是单纯的“机对机”硬拼的局面,而是以更高的“系统”对“系统”的对抗,“人工智能的决策”、“高效的数据链的抗干扰能力”以及“隐身的突防能力”这些高端的战略性、技术性的能力都被拧成了一股绳,才真正的体现了未来制空权的核心所在。
![]()
西太平洋的空中格局正在悄然改写。当F-35还在纠结“腿短”和雷达兼容性问题时,歼-20带着攻击-11编队已经演练了多次电磁环境下的协同猎杀。这场无声的较量背后,是中国空军从“追赶者”到“定义者”的转身——下一次空战规则的制定,恐怕不会再是独角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