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哥伦比亚人报》11月11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哥伦比亚拥有巨大机遇哥伦比亚前驻华大使蒙萨尔韦出版了有关中国的书。他在杜克总统执政期间担任驻华大使,曾负责安排总统访华事宜。他近距离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变化和发展,这本书收录了他那些年的亲身见闻。我们与他进行了对话。
问:前往中国这段经历,对您来说是怎样的?
答:在杜克总统政府执政期间,也就是2018年到2022年,我担任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将近三年半时间。如今的中国拥有非常独特的优势,科技已如此发达,各类应用程序让一切都变得便捷。比如在微信上,你可以用西班牙语或英语发送信息,而对方收到的是中文翻译版本,你收到的回复也会自动翻译成你的语言。这让生活变得轻松多了。
问:您在书中说,哥伦比亚一直忽视亚洲?
答:我一直认为哥伦比亚是一个目光不够长远的国家。很多分析师都这样说:我们思想封闭,缺乏国际视野。我们极度依赖美国,尽管它是我们的主要盟友,但我们就此停滞不前。我的家族企业一直以出口为核心,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所以我早已具备全球视野。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让我非常感兴趣。
问:在哥伦比亚,人们对中国的认知仍很落后。有人认为中国依然只是个农村化、且需要每天工作20小时的国家。但事实是,中国在4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如何解释这一变化?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济上发生了深刻变革。彼时的中国仍较贫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低于哥伦比亚。中国领导人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从深圳等沿海城市起步,将其设为经济特区以吸引外资。当时西方正寻求一个拥有廉价劳动力、高素质人口的低成本制造平台,中国恰好满足了需求。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惊人的财富。
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增长率维持在5%,人均GDP约是哥伦比亚的两倍,这对哥伦比亚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成绩。中国拥有100多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城市发展水平很先进。绝对贫困已基本消除。
问:您曾协助杜克总统访华,那次访问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对一名大使而言,促成本国总统出访,是任职期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尤其是那次的访问对象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在北京任职的前几个月,一半以上时间都用于筹备那次访问。
杜克总统的那次访华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他率领多位部长以及由数十人组成的商业代表团出访,涵盖了哥伦比亚所有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主要行业协会,包括花卉种植、畜牧业、矿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当时,杜克总统有两项明确的目标:一是为哥伦比亚的产品打开更多中国市场,二是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进入哥伦比亚。那次访问的具体成果之一是,中国企业对波哥大地铁项目产生兴趣,参与竞标并成功中标。(作者丹尼尔·马林是《哥伦比亚人报》总编辑,李迅典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