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4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8分钟
聚基教成果智慧
探育人提质路径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展示及培育指导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现场会纪实(一)
当古都西安深厚的教育文脉与国家级教学成果交汇,一场聚焦成果转化、共探育人本质的教育盛会,在西安高新第二学校隆重启幕。本次活动以两天的深度分享、专题研讨与精准指导,为全国教育工作者构建了高质量的互动平台,推动前沿教育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上午场:凝心聚力启新程 成果分享促提升
开场之际,我校吉祥腰鼓社的同学们踏着铿锵鼓点登场,以灵动舞姿与昂扬气势展现少年活力,用极具地域特色的方式向参会同仁致以热烈欢迎,为盛会奠定了奋进向上的基调。
![]()
![]()
专家讲座:聚焦成果凝练 指引实践方向
01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宝新带来题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技术要求与凝练打磨》的专题讲座。龙教授从成果培育的核心逻辑入手,系统解析技术规范与提炼方法,为参会者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路径的专业指导,助力教学成果的系统化构建与有效推广。
![]()
成果案例展示:多元探索 互鉴共进
02
东北育才学校李江涛书记分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建构的39年实践探索》。39年的坚守与深耕,该校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为科技创新人才早期成长筑牢根基,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实践样本。
![]()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季康平副书记以《劳动“产业链”:城市小学培育创造性劳动者的十二年实践》为题,针对城市小学劳动场域狭小、实践形式单一的痛点,以十二年实践探索构建劳动“产业链”,为城市小学劳动教育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
江苏省天一中学资优教育中心副主任戴玉兰教师展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丰富教学”45年实践》,45年深耕不辍,该校通过“丰富教学”模式,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宝贵参考。
![]()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名校+”总校长高杨杰在活动中致辞并以《五育融合视域下“知行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为题作成果汇报。他阐释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的价值,期望与会者以成果为桥、以交流为媒,在思想碰撞中共享经验,将先进理念转化为育人实效。
![]()
专家点评:精准把脉 深化认知
03
龙宝新教授对上午的成果案例进行专业点评。他充分肯定各成果的创新价值与实践意义,并从成果凝练的逻辑性、推广的可行性等角度提出优化建议,助力教育者进一步提升成果质量与应用效能。
![]()
![]()
下午场:深耕实践续华章 专家引领明路径
下午的议程延续深度交流的氛围,首先是上海市后“茶馆式”教学研究所高燕副所长分享国家级获奖成果《后“茶馆式”教学&深度整合式教学——课堂教学变革》,用鲜活的课堂实践诠释教学改革的核心要义,为课堂提质增效提供了新路径。
![]()
西安高新第七小学鹿淑豪校长阐释《指向核心素养的“七彩生活”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与实施》,该课程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紧扣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为中小学课程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
![]()
西安高新第二小学王毅副校长介绍《指向素养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博约数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课程立足数学学科本质,兼顾素养发展与生命成长,展现了特色学科课程的构建魅力。
![]()
山东省实验小学王莹主任以《 主题创生•六维螺旋:指向文化认同的小学跨学科课程项目化实施的研究与实践》为题,聚焦实践育人核心,分享学校在跨学科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成果,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实践思路。
![]()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汪凌主任以《 “五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十八年创新实践》为题,展示学校相关优质成果,涵盖跨学科课程融合等领域,丰富了育人实践的多元路径。
![]()
专家引领:破解难题 明晰方向
01
为深入解答成果申报中的常见问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毓珣以《怎样才能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题展开专题指导。他从选题立意、方法创新、实践成效等维度,系统解读获奖关键要素,为参会者提供清晰可行的申报策略。
![]()
首日议程圆满落幕,教育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本次活动中西安高新第二学校不仅展现了自身的教育实力与责任担当,更在与全国教育同仁的交流中汲取先进经验。未来,我校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耕育人沃土,积极推广优质教学成果,与更多教育同仁携手,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承西安深厚教育文脉,汇国家级教学成果前沿理念。2025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分会场活动在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知行学堂持续推进。会议次日热度不减,各地教育工作者围绕课程创新、育人提质深化探讨,推动前沿理念落地教学实践。

上午场:精准指导 案例赋能

上午9时,活动在紧凑高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本场以“申报书撰写与成果案例解析”为主题,聚焦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策略与实践案例的借鉴价值,为参会者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指导。
专家讲座
锚定申报核心 解码申报策略
江苏教科院教授、特级教师沈世红带来《申报书撰写:重点与策略》专题讲座。他立足教学成果评审的核心维度,从成果所遵循原则、核心创新点提炼、成果名称与申报呈现三大模块,系统拆解申报书撰写的技术规范与优化策略,结合典型案例剖析申报中的共性痛点,为参会者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专业化指引。
![]()
成果分享
聚焦育人实践 展示创新范式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海兰分享《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转化落地的实践研究——以“三桶水”实践为例》。成果以素养导向的专题教育落地为核心,通过微项目化学习设计,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机融入校园生活场景,构建“认知-实践-内化”的育人闭环,为小学阶段专题教育的具象化、常态化实施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
西安国际港务区铁一中陆港小学校长岳亚平带来《德育为先·素养为重·全面发展:小学全学科结构化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该成果以五育融合育人理念为引领,构建“德育浸润+学科渗透+活动拓展”的全学科结构化课程体系,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耦合,为学校层面系统化推进五育并举提供了科学范式。
![]()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校长史建安分享《解码南北分界 培养跨界之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项目汇报》。成果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以跨学科育人、跨界能力培养为核心,彰显了基于地域特色的育人创新逻辑,其宏大的教育视野与扎实的实践建构赢得广泛共鸣。
![]()
鹤壁市淇滨小学校长冯国威带来《让创造力在乡土资源浸润中生长——小学科学微电影课程融合育人22年实践汇报》。成果以乡土资源活化、信息技术赋能为双引擎,构建科学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创造力与乡土情怀的协同培育,彰显了教育坚守与创新的实践力量。
![]()
专家点评
精准把脉优化 明晰提升方向
沈世红教授对上午四项成果进行集中点评。他从成果创新性、实践普适性、逻辑自洽性三大评审维度,精准提炼各成果的核心亮点,同时针对成果表述的精准度、实践成效的量化呈现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助力参会者从评审视角反向优化成果培育与申报材料。
下午场:凝练升华 对接落地
午后议程伊始,西安高新第二学校青青舞蹈团带来精心编排的舞蹈《淡妆浓抹总相宜》。同学们以轻盈舞姿诠释古典诗词意境,将江南水墨韵味与北方豪迈气度完美融合,既展现学校美育成果,也为下午的学术交流营造了人文与艺术相得益彰的氛围。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五育并举”理念在校园生活中的生动实践。
![]()
![]()
专家讲座
梳理成果体系 探索创新路径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院长李松林带来《打磨教学成果的五个着力点》专题报告。报告围绕凝练优质成果题目、梳理成果解决的核心问题、区分认识与操作成果、打磨成果创新点及优化成果摘要五个关键方面,系统梳理申报要点,助力参会者打通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成果的“最后一公里”。
![]()
成果分享
多维度育人探索 呈现实践智慧
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青少年科技辅导站站长刘丹分享《培育生态文明担当者:绿色科创育人新格局的区域实践》。成果以区域教育统筹规划为抓手,构建“行政推动-学校实施-家校协同”的绿色科创育人体系,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育人目标的协同落地,为区域层面推进特色育人提供了系统范例。
![]()
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专职科技教师李敏带来《五育并举 科创育人——“五尚四维”科技创新教育的爱知实践》。成果以“五尚育人理念”为引领,形成以“课程-实践-评价-思维”为载体的“四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实现科技教育与五育的深度融合,为中学阶段通过特色教育落实五育并举提供了可行路径。
![]()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教科处主任唐涛带来《初中“五维自主”育人方式探索与实践》。该成果以学生核心素养自主发展为导向,构建“自我认识、自主设计、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螺旋上升的“五维自主”教育育人体系,创新初中阶段育人模式,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实践路径。
![]()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校长官晓霞分享《“学段适配·师资赋能·生态共筑”——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构建与实践》。成果紧扣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为小学劳动教育的规范化、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
专家点评
系统剖析赋能 深化实践路径
李松林教授对下午四项成果进行深度点评与总结。他从成果体系的完整性、育人逻辑的科学性、实践推广的可行性出发,系统解析各成果的创新价值与优化方向,进一步勾勒出“实践探索-经验提炼-体系建构-成果转化”的完整路径,为参会者深化成果培育、提升申报质量提供了全方位、系统性的专业指导。
![]()
为期两天的交流会通过专家引领、案例示范与精准指导,有效助力参会教师在成果凝练、申报优化与育人创新等方面实现系统提升。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无边界课程”构建与五育融合实践,积极转化会议成果,与全国教育同仁携手共进,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线上资源包购买渠道已开通,欢迎扫码了解详情!
![]()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
2025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发展力高级研修班暨《班主任说》编委会遴选
编辑|智库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