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基于Qwen最强模型打造一款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加入全球AI应用的顶级竞赛。
对此,知情人士透露,在未来几个月内,阿里巴巴将在该应用中逐步增加智能体AI(agentic-AI)功能,以支持包括主要淘宝市场在内的平台上的购物功能。
知情人士称,最终目标是尝试让千问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AI智能体,阿里巴巴计划最终通过海外版本向全球扩张。
在过去几个月里,为了响应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在九月份预告的额外AI投资的一部分,公司已从各部门调集了超过100名开发人员投入到这次改造中。
在目前阿里的体系内,基础模型Qwen团队归属于阿里云,而C端产品归属于夸克。而这两个产品团队,最高层面都直接向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汇报。
11月7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开幕式上致辞,称AI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AI技术向“通用人工智能(AGI)”加速演进,最终将实现“超级人工智能(ASI)”。面向这场智能化革命,阿里巴巴正在加大投入打造超级AI云,以全栈AI能力推动开源开放和技术普惠。
Qwen大模型的研发始于三年前,目前其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开源大模型。最新发布的Qwen3-Max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国际竞争者,跻身全球前三。目前,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
此前,阿里重兵一直放在B端AI市场,通过阿里云向各行各业提供模型API服务。基于Qwen的优秀性能和国际影响力,阿里管理层认为启动千问C端之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目前,国内已有豆包、腾讯元宝、纳米AI、DeepSeek等多款知名个人AI应用上线,海外有ChatGPT、Gemini等。
在C端应用层面,目前阿里的AI大模型产品主要通过夸克浏览器触达用户。
据AI产品榜,今年10月,夸克App的月活为1.51亿,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ChatGPT和豆包。
此外,其实阿里在个人AI助手方面早有布局。2024年,阿里推出通义APP。
据介绍,通义由阿里巴巴自主研发。依托于最新的Qwen3混合推理专家模型,Wan视觉生成模型等阿里巴巴大模型,用更快的速度、更加全面强大的功能为你搜索信息、分析总结、提供生活和工作的专业建议。
通义APP由上海智信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控人为阿里“十八罗汉”之一的蒋芳。
不过,在AI产品榜中,通义的10月月活仅为736万,位列第59名。
综合来看,夸克月活虽高,但有借助浏览器搭便车之嫌。通义APP当前的状况才是阿里AI在C端真实影响力的体现。
那么,放着培育了一年的通义APP不管,转而打造千问App,是否有助于扩张阿里在C端用户的影响力,阿里能否打赢千问C端之战,值得关注。
综合自上证报、AI产品榜、人民财讯、中国基金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