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转折往往藏在看似偶然的细节里,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转移,竟始于一个“乞丐”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情报,这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史实。
![]()
1934年,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已经陷入绝境。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指挥,放弃了红军擅长的运动战、游击战,硬要和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打阵地战、堡垒战。国民党军凭借兵力和武器优势,一步步压缩苏区范围,红军伤亡越来越大,粮食、弹药都陷入短缺,苏区军民的日子越来越艰难。
蒋介石此时正酝酿着一个由德国顾问塞克特设计的“铁桶计划”,想彻底消灭中央红军。他调集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准备对中央苏区实施全方位包围。计划里,国民党军会以瑞金为中心构建30道封锁线,形成半径150公里的合围圈,还配备1000辆卡车机动截击,每一步都构筑坚固堡垒,把苏区围得像铁桶一样密不透风,最后再集中兵力发起总攻,妄图在一个月内解决红军。这个计划极端机密,只有蒋介石身边少数高级将领知晓,参会者都要签字领取编号文件,可他们没料到,这份计划的全套副本,已经被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的官员莫雄拿到了手。
莫雄早就心向革命,他表面效忠国民党,实则在司令部里安插了项与年等10余名中共地下党员,悄悄构建起“红色堡垒”。拿到“铁桶计划”后,他知道情况万分紧急,连夜把计划交给了机要秘书、地下党员项与年。项与年看到计划里密密麻麻的兵力部署、封锁线路图,心里揪得发紧,再晚一点,中央苏区和红军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他连夜把计划要点用密写药水写在四本四角号码字典的夹层里,然后销毁了原件,开始琢磨怎么把情报安全送到瑞金的党中央手里。
![]()
从蒋鼎文的驻地福建长汀到瑞金,全程几百里,沿途全是国民党军的关卡和岗哨,盘查得异常严格。为了不引起怀疑,项与年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把自己变成乞丐。他找来一把锤子,硬生生敲掉了自己四颗门牙,瞬间满嘴是血,脸颊也跟着肿胀变形,原本的模样彻底改变。接着他换上破烂不堪的衣服,把头发弄得蓬乱,脸上抹上污泥,赤着脚背上讨饭的竹篮和打狗棍,就这么踏上了凶险的路程。
一路上,他不敢走大路,只能绕着山间小道走,饿了就捡路边的野果、草根充饥,实在找不到吃的,就向村民讨一口残羹冷炙。遇到国民党军岗哨时,他故意佝偻着身子,装作听不懂问话的样子,用沙哑的声音乞讨,脸上的伤痕和邋遢的模样,让搜查的士兵厌恶地挥手让他走开,没人能想到,这个看起来奄奄一息的乞丐,身上藏着能改变战局的机密。
![]()
整整六天六夜,项与年没怎么合眼,脚底板磨出了一个个血泡,有的已经溃烂流脓,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可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把情报送到。凭着这股执念,他硬生生突破了层层封锁,于1934年10月7日抵达了瑞金,直接向周恩来汇报了情况。负责接待的同志一开始都没认出他,直到他说出自己的身份,大家才震惊于他为了传递情报所付出的代价。
党中央迅速组织人员破译密信,当“铁桶计划”的全貌摆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意识到,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即提前实施战略转移,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主力从瑞金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征程。而就在红军出发后不久,蒋介石原定10月底实施的“铁桶合围”计划才正式启动,可此时红军已经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让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
后来有人说,如果没有莫雄冒险提供计划,没有项与年拼了命送来情报,红军可能会在苏区陷入重围,中国革命的走向或许会彻底改变。项与年在传递完情报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稍作休整,就又投入到地下工作中。莫雄则继续在国民党内部潜伏,此后多年,他们的事迹一直鲜为人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尘封的历史才被慢慢揭开。
那些在隐秘战线奋斗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勇气甚至身体,在关键时刻为革命点亮了希望。一个“乞丐”的壮举,一位国民党官员的暗助,共同撬动了历史的走向,这背后不是运气,而是无数革命者的信仰与牺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