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 18 年,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踏上中国土地,这是他登基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恰逢中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 周年。从西南腹地成都到首都北京,这场行程紧凑、安排用心的访问,既签下了 10 份覆盖多领域的务实协议,更以一系列 “不寻常” 的举动,诠释了中西关系的深度与温度。
![]()
十份协议:锚定全方位合作基石
作为欧盟外中国的头号贸易伙伴,中西此次合作的成果堪称 “含金量十足”。10 份合作文件并非临时拼凑,而是精准对接双方优势的深度捆绑,涵盖经贸、科技、教育等核心领域。
对国内消费者而言,最直观的利好莫过于西班牙特色农产品的加速入市。伊比利亚火腿、橄榄油等招牌特产将通过更顺畅的贸易渠道走进寻常百姓家,让 “足不出户尝遍欧洲风味” 成为现实。而合作的核心亮点远不止于此,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协同发展,成为此次合作的重头戏。
![]()
宁德时代的西班牙电池工厂布局、奇瑞汽车的资源倾斜,印证了中国资本与技术同西班牙欧洲地理优势、市场资源的完美契合。双方合力打造的 “绿色产业链”,既为西班牙的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注入动力,也让中企获得了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跳板。在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 500 亿美元的基础上,这些协议将进一步激活中西贸易潜力,让务实合作的主旋律愈发响亮。
罕见举动:以尊重传递战略诚意
![]()
![]()
此次访华中,费利佩六世的两个 “不寻常” 安排,被外界解读为西班牙对华态度的鲜明信号,其意义远超仪式本身。
在北京,国王专程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这一在欧洲国家元首访华中颇为罕见的举动,背后藏着三重深刻考量。恰逢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这是对中国在二战中牺牲与贡献的认可,是跨越国界的历史尊重;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承载的不屈奋斗精神,是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强盛的核心密码,献花圈亦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与认同;在部分西方国家混淆经济与政治、动辄以价值观划线的当下,这一行为更是 “文明对话” 的生动实践,比千言万语更能彰显对中西关系的重视。
![]()
另一个打破惯例的安排,是将访华首站选在成都而非首都。这一决策绝非偶然,而是西班牙对华合作战略的清晰体现。成都不仅是西班牙新设立总领事馆的所在地,国王的到访无疑是为驻外机构 “站台”,彰显对中国西部市场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今年 4 月开通的成都直飞马德里航线,成为连接两地的 “空中大动脉”,国王参观民航西南空管局的举动,正是在强化这条通道的战略价值。选择成都,意味着西班牙看到了中国西部的增长潜力,读懂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全方位布局,要将合作深入到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 “毛细血管” 之中。
战略远见:中西合作迈向纵深未来
![]()
从成都的文化与经贸预热,到北京的政治共识与协议签署,费利佩六世的访华行程,每一步都踩在了中西合作的 “要害” 上。这场访问的意义,早已超越单次外交活动,成为中西关系迈向更高质量、更全方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对西班牙而言,此次访华是基于未来的战略抉择。它清晰地认识到,与中国的合作不是 “选择题” 而是 “必答题”,中国的市场活力、技术优势与发展机遇,是西班牙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助力。而将合作视野从北京、上海延伸至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更体现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长远眼光。
![]()
对中国而言,10 份协议锁定了中西合作的经济基础,西班牙的政治尊重与战略远见,也为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了宝贵范例。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文明隔阂时有出现的当下,中西以务实合作破除偏见,以相互尊重促进理解,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国家的相处提供了 “教科书式” 的范本。
20 年深耕厚植,18 年久别重逢。费利佩六世的访华之旅,既是对过往合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征程的开启。随着经贸纽带的愈发紧密、政治互信的持续深化、民间交流的不断升温,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书写文明对话与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