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里的一个女孩子,人很漂亮,很开朗活泼,也没有纹身逛夜店这种习惯,就是一个甜甜的很阳光的女孩子,在网上约人赚钱养活自己,赚来的钱也不买奢侈品,偶尔打给父母说是自己做家教兼职赚的,男朋友和她异地,经常给男朋友买衣服。女孩子家境不算差也谈不上好,男朋友也不知道她在做这种事。这么好的女孩子怎么要去做那种事
小时候听大人说的。
周边一个小区有家人家的孩子让人偷了,月科的孩子,双胞胎,还是双棒儿,都偷了。
大夏天的,一楼,开着窗,有人翻进去把孩子偷走了。
这可是大事儿,人心惶惶的。警察来了好几次,闹哄哄的。
后来问出来了,孩子没丢,是爷们儿不想要,生下来站住了,爷们儿背着家里就把孩子卖了。
他媳妇儿就是鸡。
早先是一家四口,公公、婆婆、爷们儿都靠媳妇儿养着。公公还生着病,瘫床上,西药中药不断,后来公公没了,就养着娘俩。婆婆也是个药罐子,一开始还给她治,后来药也不买了,疼的直叫唤,就天天自己给自己扎针玩儿。
她爷们儿,怎么说呢,别说是不是过日子人,就不能算是个玩意儿。
据说啊,据说,她爷们儿出去买菜,无论买嘛都是论斤买,三四斤、四五斤的买,一次买好十好几种菜。骑个小三轮,一买买一车,跟炊事班大周似的。
关键是他们家根本不开火。
一买买一车,一烂烂一车,一扔扔一车。
吃西瓜,买五六个。拿一个,切开,吃一半,另一半直接顺窗户扔出去。半拉吃完了再切一个,吃一半,另一半再扔出去。
——这事儿是真的,我找小伙伴的时候见过他扔西瓜。
听说在局里,警察问他,为嘛把孩子卖了?
他答,这孩子不是我的。
警察问他,你怎么知道孩子不是你的?
他答,这孩子就不可能是我的。
警察问他,就算孩子不是你的你也不能卖了啊。
他答,不卖还留着?还花钱养着?钱都花他身上了我花嘛?养大了再跟我分钱花?当我傻B啊?
至于这家人家后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我家搬走了。
小学同学家住赤峰道,就瓷房子对面再往右边儿一点儿,就住那种小洋楼里头。
总有人臆想,都住小洋楼了家里肯定趁点儿嘛。其实真不然。
这种房子都不是自己的产权,都属公家。一个小楼,里面住的可不是一家,七八家都是少的,类似大杂院,还不如大杂院呢。大杂院毕竟是平房,这边儿盖一盖那边栅一栅,添人口了好歹能住人,楼房你怎么盖?
我去她家玩儿,她家住二楼,楼梯底下旁边儿那家。这种洋房楼层都高,她家跟中间隔了个阁楼出来,父母睡上面,她睡底下的单人床。楼梯下面,就波特呆那地儿,是她家的厨房。房顶儿是斜的,做饭的时候半拉身子在外面。
厕所是没有的,得去公厕。我记得离得不远,在瓷房子那一侧,一个十字路口边儿上,早几年就拆了。当年的公厕是需要花钱的,一次是五毛还是一块我忘了。他们那的居民都是办卡,一个小纸片儿,跟管理员出示一下不花钱。
这种小洋楼都有地下室,她家那栋楼的地下室住着一对母女,本地人,都是鸡。
而且,据说,往上倒三代,从旧社会开始,就是鸡。
据说这栋楼,应该算是她们家的。她们家的祖上不知道谁,是解放前住这个洋楼不知道是一个什么官儿的小老婆。其实也不是小老婆,算是包的外宅。这楼具体在谁名下也不知道,无从考证了。后来官儿跑了,她们家就一直跟这住着,坐吃山空后又开始重操旧业。中间又经历了种种,最后的最后,就剩这娘俩还跟这住着。
我第一次去是放学路上,我俩骑车,下大雨,雨太大了,她让我去她家避雨。雨停了我往出走,她送我,我看见地下室有人从窗户往出淘水——地下室淹了,她就跟我说起这娘俩的故事。
要说那个女儿真的不大,不到二十,其实妈也不大,当年也就四十出头。
别看是娘俩,但关系不好。住在一个屋檐下各算各的,总吵架,据说还争客户,跟别人吵架娘俩倒是能一致对外。这栋里的爷们儿都被这娘俩勾搭过,媳妇儿都被这娘俩骂过。对小闺女小小子倒挺好,笑么滋儿的逢年过节还给糖吃。我过来找我同学碰见她们,还跟我打招呼。
娘俩也不干别的,有买卖就干,没买卖就躺着。就跟这耗,其实是在等拆迁,在等天降横财。
说起来都这样,当年我家也是,她家也是。
直到现在,我家老楼没拆,她家洋楼也没拆。
好在我家搬了,房也卖了,她家也是。
稍后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