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书的时候,被书里的一句话狠狠的共情了,书里说: “威胁是父母情绪失控时的武器,却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的杀手。”
仔细琢磨起来,真是这样,咱们当父母的总想把孩子教育好,可是却总是愿望无限、耐心有限。
有时候耐心被磨没了,不知道怎么管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威胁他,基本上每个父母这么干过。
你可能觉得,这些话特别管用,你一说完,孩子立马乖乖听话,可这种“威胁式教育”真的太不好了,它带来的伤害特别大。
![]()
01
孩子从父母身上学来的威胁,
会影响他未来的人际交往。
被孩子气到抓狂的时候,你肯定会忍不住吼他或者威胁他:“再不写作业,就别看动画片了!”或者是“再哭,就把你关起来!”
这些招数是能让孩子瞬间安静,可问题是,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一下子变听话了吗?就是因为他心里害怕。
这是最让我头疼的、也是最让我后悔的,因为我儿子小时候,就是被我妈这么吓唬过来的。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我和我媳妇的工作都非常忙,孩子90%的时间都是我妈妈带,有时候被带回老家和我妈一住就是两个月。
我妈呢,每天晚上为了让孩子不吵闹、早点睡觉,一到晚上就吓孩子,不是说窗户外有“红眼睛绿下巴”的阿飘,就说地上有大老鼠...每次都把孩子吓得躲在被窝里不敢出来。
有时候孩子淘气点,她就说:“你不怎么样怎么样,奶奶就不喜欢你了、奶奶就回老家了。”
有一次,孩子想要买一个玩具,我不同意,他就小嘴一撇,学他奶奶的语气:“爸爸,你要是不给我买,我就离家出走!”
我当时就愣了,又生气又无奈,不用多想,孩子肯定是从我妈那儿学过来的。
更让人生气的是,我和我妈沟通了无数次,她都改不了这个毛病,没办法,后来我尽量腾出时间自己带孩子。
我是觉得,不管是爸妈还是爷爷奶奶,都不该这样威胁孩子。
是, 威胁能暂时镇住孩子,可代价是亲手把亲子关系撕出裂痕,孩子会从一开始的听话,慢慢发展成躲着你、防着你,不跟你交心...
更糟糕的是,长期这么管孩子,容易养出“讨好型”的孩子,他学不会表达自己,只会憋着委屈,就怕惹别人不高兴。
最可怕的就是,他会把这种“威胁式沟通”刻进他的行为里:在学校跟同学吆五喝六,长大了在职场、婚姻里也只会靠吓唬人解决问题...
这只会让他处处碰壁,把人都推远。
你得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尊重对方,这才是最起码的。
02
威胁会激发反抗,
导致亲子关系走向“双输”。
你拿“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吓唬孩子,在他小时候确实好使,毕竟他力气没你大,跑也跑不远,吃喝拉撒全指着你。
等到孩子长大了、个子蹿高了、主意也变多了,谁还愿意三天两头的被威胁?
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半大小子,你越用吓唬他,他越要跟你对着干,那不是叛逆,那是他在用行动告诉你:我长大了,别想再威胁我。
这不是个例,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男孩小时候,他爸妈总用再闹就把你丢在路边”、“不写作业就不让你吃饭”之类的说辞吓唬他,他每次都吓得立马听话。
可等到这孩子上了初中,这招失灵了,他爸妈每次威胁,他要么摔门进房间冷战,要么直接反驳“丢就丢,我不怕”。
有一次,他因为玩手机被他爸妈说了句“再玩就没收手机,断你零花钱”,他当场跟父母大吵一架,还离家出走了半天...最后一家人闹得又累又伤心,亲子关系降到了冰点。
你看看,威胁到了青春期,就成了一场“权力的游戏”,要么你压垮我,要么我反抗你,没有赢家,只有“双输”。
这就是心理学里说的的“reactance theory”(心理抗拒理论),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的行为自由被威胁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心理不适,为了消除这种不适,他就会去做那件被禁止的事。
说白了, 你越威胁,他越反抗。
这真的让人很疲惫。咱们和孩子,本该是世界上最亲密的战友,怎么就变成了互相较劲的“对手”呢?
你选择用威胁去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把亲子关系变成了一场“谁听谁、谁怕谁”的战争了。
你或许赢了当下,却可能永远地失去孩子的心。
03
摒弃威胁,
父母要以身作则,用尊重赢得合作。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那不说威胁,我们说什么?说别的他也不听啊?”
其实很简单:用尊重和邀请合作的方式,代替命令和威胁,说白了就是多“套路”他。
不过,这需要你自己转变一下, 把自己从统治角色变成引导角色。
比如说,把“再不收拾玩具,我就扔了!”改成:“玩具迷路了,好可怜呀,咱们一起来帮它找到回家的箱子,行吗?”
比如说,把“再不吃饭,就不准看动画片!”改成:“看来小肚还不饿呀。那妈妈先把饭收起来,等你肚子‘咕咕叫’了,咱们再热了吃。”
比如说,把“现在赶紧写作业!”改成:“咱们的计划表上,接下来是学习时间了,你是想先搞定数学,还是先搞定语文?”
你肯定会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说实话,第一次尝试不用威胁,是挺难的,你会不习惯,孩子也会试探你的底线。
就说我自己吧,我第一次不威胁儿子,而是蹲下来抱着发脾气的他,跟他说:“爸爸知道你很生气,可打人不对,你可以一起想个更好的办法”,我真的惊喜地发现,他紧绷的身体慢慢软下来了,然后趴在我肩上一顿哭。
那一刻,我也差点就哭了,因为我发现:赢得合作,比赢得服从,感觉要好一万倍。
尊重,是 不用吼叫、威胁,也能传进心里的教育。
你学会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把“你必须”换成“你觉得”,你不再用命令,而用商量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爱,更是一种深植于心的力量。
相信我,他会在以后的人际关系里,自然复制这份平等和包容。
这份教养,才是你能给他的、谁也抢不走的财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