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是我抽出来的,你闻闻怎么了?”
如果你也在公共场合听过类似的口吻,这是过去烟民喊得最理直气壮的“贡献论”。
靠高额烟草税自封功勋,顺便让别人忍着二手烟,仿佛他们抽的不只是烟,而是荣耀勋章。
![]()
深圳卫健委日前直接发文,不仅正面开怼这套荒诞逻辑,更拿出了一连串实打实的数据,把“买航母论”的底裤扒了个干净。
深圳卫健委这波操作是重锤出击。如果我们放任“贡献比伤害大就可以作恶”的逻辑盛行,那真不是抽烟那么简单,而是全社会价值观的崩塌。
咱们就说这个歪理:“我交税高,我有权利让别人吸我的烟。”
那照这个思路走,是不是捐了款就可以随便偷拍路人、教书育人多年就可以动手动脚、男人扛战火大旗,抢个钱包就不许说他,要真信了这些荒唐逻辑,那我们离清朝也没多远了,毕竟封建时代也还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这不是烟民的问题,这是错乱的“道德补偿机制”。烟民把交烟税当成“免责通行证”,而社会某些默许和沉默,反而放纵了这类霸凌行径。
深圳卫健委直接亮出账单:2025年的统计显示,吸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43万亿元,而烟草行业带来的财政收入仅为1.52万亿。
别说买航母,你的纳税不仅没赚,还造成了超过9000亿的实际亏空。
这些损失从哪来,医疗负担、生产力损失、慢性病延续、人口健康代价……通通都算在烟上了。
这账一对,谁欠谁清清楚楚。
![]()
更别提吸烟的“敌我误伤”几率极高。在我国,40%的儿童、33%的成年男性和35%的成年女性长期暴露在二手烟污染环境中。
你在商场抽一根烟,没多久可能影响的是一个孩子的肺部发育。
不仅是恶心,更是慢性谋杀。
最震惊的,是那些用“爱国”来掩盖违规行为的烟枪狂徒。
一边抽着烟,一边往别人脸上喷,一旦有人反感,说“不让抽烟是被境外价值观洗脑”。这逻辑别说站不住脚,简直是逻辑坍塌之后的诈尸。
公共健康的问题,扯什么西方、舶来品,纯属于耍无赖。
![]()
就像深圳这次明确喊话,“二手烟是一种霸凌行为”。这不是空口定义,而是经验、法规和医学共同认定的共识。
这几年不乏年轻人因二手烟罹患疾病。
郑州16岁女孩,因为父亲在家抽烟成痴,被确诊肺癌;11岁男孩同样因为父亲在家中“常年喷烟圈”,也被确认为肺癌。这不是孤例,而是蔓延成灾。
仅2019年,全国就有13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其中相当一部分与“被动吸烟”有关。这才是真正该警醒的战绩。
![]()
弹幕里还经常有人回怼:“我们烟民消费强,拉动GDP,让你们忍一忍怎么了!”
这些人不如自己去查查,二手烟导致的GDP损失高过你想象。
这可不是所谓唇枪舌战,而是国家账本直接打你脸。
是不是有人说,“医药、交通、基建也有争议,为何偏盯着烟民?”
因为抽烟,现在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主动侵害。
“在自己阳台点一根烟”不犯法,可“在电梯、餐厅里吞云吐雾”,就是侵犯到了别人的呼吸自由。这个边界一旦不守,那你别怪别人反手就是一记举报。
![]()
各国其实早就意识到二手烟的社会危害,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东盟部分国家已经纷纷出台禁烟令。
公共建筑、交通工具、热门商圈,几乎是全球共识“无烟区”。
咱们推进也不少,比如室内禁烟立法、无烟单位创建都在提速,但总有泥鳅疯狂“上蹿下跳”,拿“经济贡献”做盾,继续喷烟。
国家做顶层设计,社会要齐心落地。这个系统如果任由“抽烟买航母”式的谎言营销下去,那未来,怕不是肺癌率和“自我感动癌”齐头并进了。
深圳此番强势表态,无疑要吹响新一轮“公共空间净烟战”的号角。
![]()
接下来很可能会掀起一轮全国大城市公共场所执法风暴,包括商场、地铁站、电梯间、学校周边,将逐渐真正实现“零容忍”。
平台也会跟上,比如禁止烟草软广告、清除“烟圈YY”的怂恿帖;执法层面或将辅以视频举报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公众参与。
你敢点烟,我敢录视频举报,就看谁动作快!
一个国家的法只庇护守法的人,不会对“贡献论暴怒者”有任何容忍。
![]()
交税是义务不是护身符,抽烟是生活选择不是杀伤许可。
如果某些人非要把“买航母”当盾牌当武器,那下一次,就别怪政策比你还狠。
国家需要的不是高税“二手杀手”,而是真正创造清洁与发展的公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